林玨的嘶喊之後,不等身後的騎兵們反應。
直接調轉馬頭。
保持著一騎衝鋒的姿態,直奔前方平原衝去。
他的身後。
一部分騎兵,按照背嵬軍的軍製,也接連跟上。
騎兵之中,一部分騎兵軍官,眼神冒光,神色振奮,還有一部分騎兵士卒,麵色複雜,眼神中帶著些許懷疑。
但此刻軍令如山。
他們也隻能跟隨大軍前衝。
而另一邊,嶽雲勒住戰馬韁繩。
紅鬃烈馬,前奔的速度,漸漸放緩。
嶽雲則扭頭,看著林玨離去的背影,他的呼吸急促,到現在,仍舊沒有平緩下來。
那個青年……剛剛跟自己說的那些,是真的嗎?
那些話,若是流傳出去,足夠朝堂上的禦史,上奏幾千份奏章了吧。
但是他剛剛問的那些話,又直插嶽雲的內心。
《天眷和議》,官家一意孤行,朝廷,奸佞當道,都是不爭的事實……這麼些年來,要不是嶽家軍,自己靠著“回易”經商,光靠朝廷的撥款,嶽家軍,兵卒的軍餉,都很難發放!
還有當年的靖康之恥……皇家,把開封府邸裡的女子,送去抵,要賠款金人的金銀。漢家幾千年來,何曾有過這種奇恥大辱。
這樣的朝廷,真的值得效忠嗎?
若他說的是真的,那自己,又該如何?
在自己心裡,父親,的確比朝廷重要。可父親,一生的信條,都是儘忠報國啊……
嶽雲抬手捂著臉。
他又想起,嶽家軍中,大名府老卒,對林玨的描述,那人騎馬打仗,是當之無愧的萬人敵,如惡虎出山澗,天上降魔主,但同時,他似乎,也通曉奇門異術,善於蠱惑人心,有時如流落人間的惡鬼……
而與此同時,另一邊。
林玨在黑鬃大馬上,眯縫著眼。
隨著戰馬的不斷加速,大風呼呼的從他耳邊吹過。
他在馬上弓起腰,隨時打算,一騎當先的,撞陣,和金人交戰。
目前,嶽家軍的作戰計劃,和嶽飛之前跟自己描述的基本一致。
唯一不同的,就是金軍撲殺過來的太快。
嶽家軍一萬三千人的騎兵步兵,混合隊列,要想離開軍營往前開拔,布置拒馬,長槍;步兵列陣等,都需要時間。
這種情況下,嶽飛定製的策略是,騎兵,先行開拔。到達距離郾城外十裡。
隨後分陣。
由林玨,帶領背嵬軍先鋒騎兵首先與金軍發生接觸……因金軍是全騎兵,且數量占優,初戰定然難以取得優勢……但是沒關係,隻需要為後方的嶽飛,爭取到布陣的時間就可以。
嶽飛給林玨的要求是,務必拖延金軍半個時辰……半個時辰之後,就可以撤退。帶領騎兵前鋒有序地撤退到後隊,重整隊形!
嶽雲則負責帶另一批騎兵接應!並且接替林玨的先鋒部隊,再次阻撓金軍。
邊打邊撤。
直到,嶽家軍的騎兵大隊和已經列陣好的步兵,接壤……再執行之前的作戰計劃——林玨和嶽雲帶領的兩撥騎兵交彙,列陣,迎戰金軍的拐子馬,膠著纏住他們,不讓拐子馬挑動嶽家軍軍陣型,以及後撤!讓拐子馬,無法向兩側迂回包抄嶽家軍,引導金兀術,派遣鐵浮屠壓陣,嶽家軍再壓上已經列好方陣的重甲背嵬步兵,持大斧長刀衝鋒!
這場戰役,林玨沒有改變他的必要。
因為嶽飛的指揮,安排的作戰計劃已經足夠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