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章 活著不如死了痛快_悍卒斬天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綜合其他 > 悍卒斬天 > 第五百七十章 活著不如死了痛快

第五百七十章 活著不如死了痛快(1 / 2)

泰平學院乃大蘇建國三年,由蘇翰林親自操持創建,並擔任學院第一任院長,故而又稱大禹皇家學院。

學院裡有東西兩座九層聖塔。

一塔名為文。

一塔名為武。

文塔藏納書籍十萬八千冊,農織耕種、四時節氣、天文地理、星羅萬象,無所不包,無所不含。

武塔藏武技功法九千冊。

張屠夫等開國元帥,征戰天下時所搶掠搜刮的武功武技,全都在這裡。

曾有人言,若能參透武塔九千武學,成聖可期。

文武雙塔為泰平學院立根之本。

塔分文武,學也分文武。

以學院南北中央大道為界,大道東為文學院,大道西為武學院。

當然,此界線僅為文武學院建築之界,而非學子求學之界。

學子們習文亦可修武,修武亦可習文,隻要能按時完成先生和教習布置的功課,學什麼都可以。

泰平學院建院至今已有五十五年,向帝國輸送了一批又一批可用之才,有許多如今已然是國之重臣,其中不乏朝堂上的一二品大臣,亦不乏馳騁沙場的百戰將軍。

泰平學院已然成了大蘇帝國的國之重器。

近幾年,朝堂上文武大臣呼聲一片,請求蘇翰林擴建學院,但都被蘇翰林拒絕。

蘇翰林不是不想擴建學院,恰恰相反,他太想了,做夢都想。

可他想的擴建和文武大臣想的擴建截然不同。

文武大臣想的擴建,隻是擴建泰平學院的規模麵積,擴大泰平學院的師資力量,從而招收更多學子,培養更多人才。

而他想的擴建,是要把學院擴建到每一州,再到府、縣,甚至是村。

他要讓大蘇帝國的子民人人都有機會讀書,人人都有機會習武,他要把每一個人所擅長的,或是與生俱來的天賦,全都挖掘出來,讓他們全都為帝國所用。

若達成此舉,非但大蘇帝國全體子民的整體素質會發生質的飛躍,且帝國將會擁有用之不竭的各方各麵的傑出人才。

雙管齊下,大蘇帝國必將一飛衝天,達到曆朝曆代都無法企及的高度。

可是這個計劃實行起來實在太難太難。

首先,必須要有極其雄厚的財力支持。

而大蘇建國之初,整個疆土一片斷壁殘垣,老百姓哀嚎遍野,無瓦遮身,無食果腹,國庫窮得甚至都掏不出一千兩銀子,連老百姓急需的糧種錢都拿不出。

整整緩了二十多年,才算勉強緩過一口氣,國庫漸漸充盈起來。

如今,國庫已然富足,有了足夠雄厚的財力,但還需解決另外一個難題,而此難題才是真正阻礙蘇翰林實施學院擴建計劃的攔路虎。

不過蘇翰林已經在動手鏟除這隻攔路虎,一場大蘇建國至今從未有過的血雨腥風即將掀起。

但是就算死再多人,蘇翰林的決心也不曾半點動搖過,他堅信這將是一場利在千秋的變革。

……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泰平學院的人很多,師生加在一起足有三萬多人。

這是一方不大,卻也不小的江湖。

有江湖,就有恩怨。

有恩怨,就要有解決恩怨的方法,否則江湖就亂了。

江湖不能亂。

泰平學院更不能亂。

文生文鬥,武生武鬥,這便是泰平學院解決恩怨糾紛的辦法。

簡單粗暴,但很有成效。

當然也可以去戒律院,找掌管教條的監察大人為自己主持公道。

鐵麵無私的監察大人,會秉持公正公平的原則,把一切都查的明明白白,然後賞罰分明,斷不會徇私。

隻不過去戒律院通常會被同窗們嘲笑鄙視,所以一般很少有人去。

李安作為武學院的學生,對去戒律院找監察大人做主的行為向來不恥,所以他從未去過。

即便經常被人找茬欺負,也不屑為之。

他喜歡用自己的拳頭讓對方閉嘴、認錯、道歉,若是拳頭做不到,那就咬牙忍著,忍到拳頭足夠強硬時,再把丟到的尊嚴找回來。

不過彆看他喜歡用拳頭說話,可他並非易衝動的人,恰恰相反,他性格沉穩,懂克製,知隱忍,心智遠比同齡人成熟。

可是今天他卻衝動了,隻因有人指著他的鼻子罵:

南境的兵都是軟腳蝦,被叛軍和大牙狗一打就廢。

南境的百姓都活該餓死,誰讓他們平日裡隻會遊手好閒,不知辛勤勞作。

不然家有屯糧,區區旱災,何懼之有?

餓死人簡直是天大的笑話!

李安一聽就怒了,怒不可遏,因為他正是南境人,他的雙親就是因為旱災而活活餓死的,而他雙親皆為勤懇百姓,決然不是遊手好閒之徒。

甚至直至斷氣那一刻,他的父親還死死攥著家裡僅剩的一把糧種,期盼老天爺快點下雨。



最新小说: 都不寵女兒是吧?我寵! 青梅是病嬌我以前怎麼沒發現? 震撼全球,我的鬼屋通地府 來到異世界做領主 重生2013橫掃全球股市 開局祖墳冒青煙,女扮男裝科舉忙 開局覺醒雙靈竅的我,直接爽了! 快穿!我在小世界裡撩黑無常 我能隱身我怕誰 沙雕春風吹滿地,惡毒公主逆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