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本曆史上,這個時候,日軍第11集團軍見主力方麵不斷遭到伏擊、側擊和夾擊,贛北方麵第106師處境不妙,意識到態勢日益不利,遂於29日下令撤退,同時命令第33師團經渣津東攻修水,接應第106師團。
到了10月1日,進至永安市的日軍首先向撈刀河以北撤退。2日,第15集團軍各部開始追擊,當日克複上杉市。3日,第25、第195師團師追擊到達福臨鋪、金井附近。4日、又克複汨羅、新市等處。至9日,第195師進占鹿角、新牆、楊林街之線,日軍全部退回新牆河以北地區。
不過,在贛北的時候,10月5日,日軍第33師團東竄修水城。10月6日,日軍第106師團在第33師團策應下,開始由沙窩裡分向奉新、靖安、武寧撤退。守軍各部開始反擊.
當日,第15師攻克郭城市,向沙窩裡挺進。第51師攻克桐木石,向九仙湯挺進。9日,第30集團軍克複修水,15日克複三都,並繼續追擊,逐步恢複原陣地。
如今,因為贛北的持續戰敗,日軍的整體處境更加不利,已經加速撤退,崗村寧次這個時候如果不撤,處境會越來越危險。至少,比其原本曆史上,會危險得多。
換言之,他在這個時候停止撤退,轉而迎擊林一凡,是絕對要付出慘痛代價的,但他心裡燒著的那把怒火,早已把理智燒得屍骨無存。
放在平時,岡村寧次這個老鬼子有個最好的品質,就是務實,他不像之前台兒莊的磯穀廉介那樣傲慢自大,好大喜功,他擅長權衡輕重,就算冒著承擔戰敗罪名的巨大危險,也會讓部隊全部後撤。
而且,就算日軍在長沙附近沒有遭遇毀滅性失敗,還要向北撤退100多公裡,這一路全部是國軍控製區,必將傷亡慘重。
所以他斷不會為了麵子不撤退,若是將來在和國軍作戰中大敗,也一樣要撤退,更會損失慘重,兩害相比,取其輕。
這在一向以前進作為唯一的目標,而且從來不把戰鬥力虛弱的國軍放在眼裡的日軍中,崗村寧次是謹慎而精明的,可這次他實在是太生氣了,“林一凡”這三個字幾乎成了他的逆鱗,這個人總是能毀了他完美的計劃,他真的恨不得親手殺了這個人。
崗村寧次雖然沒有說什麼,隻是讓其他人繼續說,但他手下的那些人精早就有人察覺到了他的意圖,開始支持他留下來阻擊的計劃。
畢竟,崗村寧次的地位相當穩固,而他們也不相信國軍可以在陣地戰擊敗他們,如此一來,支持這個司令官,就相當於為自己的前途,鋪好了路。反正,失敗的概率並不算大。
而崗村寧次也抓住時機,打算在嶽陽臨湘羊樓一帶,組成一個相互配合的三角結構,再和海軍一起,阻擊國軍,並乘機反擊回去,他給的理由也毋庸置疑:陣地戰,國軍打不過大日本帝國的軍隊。
.
薛嶽站在野外的指揮帳篷前,皺著眉頭,幾位參謀和師長們分散在周圍,一片緊張的氛圍籠罩著。遠處,一輪殘月懸掛在天際,仿佛也在靜靜思考著這個緊要的決定。
師長趙明摩挺了挺胸膛,第一個開口道:“薛司令,如果我們現在追擊上去,可能會陷入日軍的陷阱。他們已經表現出極度的退讓,這種情況下,他們不會輕易罷休。”
薛嶽默然片刻,然後沉聲說:“你說得對,這很有可能是日軍的圈套。但我們也不能束手待斃,如果我們不上去,日軍可能會對林一凡他們發起更加猛烈的攻勢,同時鞏固陣地,進一步擴大他們在北麵的優勢。”
此話一出,其他人一時間都不說話了,他們都很清楚,這是不冒險的後果——犧牲掉一直奮戰在一線的特戰隊。
“現在情況是愈發不妙了,”薛嶽若有所思地說道,他的聲音低沉而堅定,透露出決斷的氣質。“我們必須要麵對這個問題,而且是立刻做出決斷——繼續追擊,還是見好就收?”
一位師長遲疑地說:“司令,如果是日軍的圈套,我們這樣進攻可能會落入他們的陷阱。畢竟,日軍在裝備和火力上有絕對優勢。”
這個時候,另外一個參謀長吳明誠也插話道:“司令,我們的裝備和兵力都相對不足,尤其是麵對日軍的空軍和海軍。如果硬拚,恐怕很難打得過。”
參謀長的話音剛落,師長李寧也隨即補充說:“此外,崗村寧次的謀略深不可測,他並不是一個輕易被激怒的人。也許,他已經有了更深層的計劃,我們需要慎重考慮。”
薛嶽點點頭,他明白這位師長的擔憂,但沒有多言。
另一位參謀見狀,也接著說:“李師長說得沒錯,日軍的航空力量和海軍優勢也不可小覷。如果我們進攻,恐怕一定會讓自己陷入被動局麵。”
薛嶽深吸了一口氣,雙眼緊閉片刻後睜開,猶如冷電,直視眾人,言辭堅決:
“這是一場賭局,但我認為,這場賭局我們必須參與。日軍現在已經被激怒,我們必須趁他們狼狽不堪之際,將其徹底擊潰。不要忘了,我們現在的目標是湖南全境的收複。”
另一位師長猶豫著說:“可是,司令,如果我們進攻,是否能打得過?”
薛嶽微微一笑,看向遠方的洞庭湖:“這個問題,我有信心。”他的聲音堅定而自信。
“還有一點,”薛嶽繼續說道,“我相信,崗村寧次的主要目標是林一凡。他已經嗅到了勝利的味道,但他不知道我們會在他的計劃中橫空出世。隻要我們能拖住他,等待羅卓英和王耀武從贛北趕來,我們就可以完成對日軍的合圍。將他們徹底消滅,這是我們的機會。”
參謀們沉默了片刻,明白薛嶽的意圖。他們都知道,薛嶽雖然表麵上看起來從容不迫,但內心早已為這場戰鬥準備好了。這是一場曠日持久的較量,也是一場慘烈的戰鬥,不是一時之間就能決出勝負的。
薛嶽繼續說道:“我們的確麵臨裝備和兵力的不足,但我們有地利,我們熟悉這片土地的每一寸土地,這將是我們的有力支持。此外,日軍的實力已經受損,如果我們能夠巧妙運用策略,或許還能夠製造一些奇跡。”
師長李寧點了點頭:“司令說得對,我們不能輕言放棄。我們將竭儘全力,守住這一線,拖住日軍,等待援軍的到來。”
薛嶽轉身麵向指揮帳篷,眼神堅定,又略帶沉思,仿佛在對未來的戰局進行推演。這個決定,將會影響湖南的命運,也將決定著每一位士兵的生死。
此時的帳篷外,夜風輕拂,星光璀璨。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