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邊,確定了日軍援兵已經進入預設戰場之後,林一凡當即下令龍立天領兵出擊。繁昌縣段長江北岸,頓時奮起,埋伏其中的飛虎特戰隊和獨立師二團很快出動。
很快,國軍的前鋒就和日軍派往河穀警戒偵察的哨兵混戰在了一起。兩邊加起來一共有幾十人,都是騎兵,此時正在相互追逐躲避,不是在背後朝著對方開槍,就是衝鋒抵近,企圖白刃相交,帶起了滾滾煙塵。
這些原本不過是打算往河穀裡麵溜一圈,走個過場,完成任務的日軍騎兵看到突然出現的大隊國軍兵馬,很明顯嚇了一跳,等他們退到主力附近之後,又恢複了勇麼,和接應的士兵一起,迎著這些追擊而來的國軍騎兵反攻而去。
而且,龍立天一早就算計好了,完全沒有投入足夠的騎兵,這部分騎兵都是原本大彆山招安的土匪們培養起來的,這些反擊的日軍騎兵一下子就取得了預料之中的突破。
而後方的日軍主力看到突然出現的國軍騎兵連連敗退,很明顯已經方寸大亂,此時正自得意滿地調整兵馬應戰。
在騎兵的掩護之下,原本就早有準備的獨立師二團明顯占據了先機,兩側山腰茂密的樹林中,數千名國軍士兵組成的伏擊隊伍,正嚴陣以待。
他們小心翼翼地藏身在山腰上新挖的戰壕和一些坑洞,石塊等天然掩體後,準備著對追擊他們而來的日軍進行猛烈的打擊。
連連敗退的國軍騎兵越過山坡,然後衝下丘陵,“逃”到了了河穀處的緩坡平野上,正一步步地將日軍往真正的戰場上引。
“利刃特戰隊”的狙擊手王誌趴在東麵山腰北麓,機槍陣地附近的一個山坡高埠上,麵前一叢低矮的灌木把他的身影遮得嚴嚴實實,狙擊槍的槍管從雜草灌木雜生的枝椏中伸出。
透過瞄準鏡,他看到十幾個鬼子騎兵正在奮力追擊,其後是上百個穿著黃色軍服的小鬼子正在朝著山間快速推進,他們的身後是連綿不斷的日軍隊伍。
很快,王誌就鎖定了一個瘦瘦高高,騎著馬衝在最前麵的鬼子軍官,瞄準鏡裡麵,那人的腦袋清晰可見。
“砰!”
一顆狙擊槍子彈從槍膛中射出,刺耳的槍響高調地在空曠的山間響起。同時,一團血霧從被王誌盯上的那個日軍軍官腦袋中“嘭”的一聲噴出。
“轟,轟,轟轟轟——”
以王誌的槍聲為信號,下一刻,炮兵陣地上的十二具擲彈筒一齊發射出炮彈,十二顆威力巨大的炮彈呼嘯著砸進了剛剛被槍聲驚到,為之一頓的日軍隊伍中。
震耳欲聾的炮轟聲中,戰馬發出瘋狂的嘶鳴,十幾個鬼子被炸得身體飛起,肢體碎裂,慘叫驚呼聲此起彼伏,同時還夾雜著殘肢斷骸跟著嘩嘩作響的土花重重摔落地麵的聲音。
反應不及的日軍失去了利用地形阻擊國軍,將後者堵在河穀之中的機會,川島正雄這時候也意識到了局勢不對,自己很明顯中了國軍的埋伏。
他是看不起中國人,但不是沒腦子,這個時候也沒了剛剛的誌得意滿,而是立即下令大軍準備迎戰。
炮彈從國軍藏身地方傾瀉而出,隊伍裡的日軍士兵們亂作一團,紛紛驚叫,哀嚎著四散奔逃,炮彈爆炸的衝擊波迅速擴散,周圍所有的鬼子頃刻間化成了破破爛爛的血肉碎塊,鮮血四濺。
日軍的“趁勝追擊”被突如其來的炮彈硬生生截斷之後,還沒來得及做出任何反應,緊接著就被一輪又一輪的炮彈從天而降,當頭砸下。
山間從近到遠,從日軍的前鋒到中軍,皆是火光衝天,一炸一大片,近百個鬼子被炸成了斷肢殘臂,山道中血肉橫飛。
炮火交織成一片火海,日軍士兵們紛紛倒下,國軍士兵們緊緊抓住了戰機,一個個裝了樹枝雜草,用來遮擋機槍,掩護陣地的偽裝物被推開。
刹那間,十二挺重機槍,二十挺挺輕機槍,十二具擲彈筒,還有數不清的三八步槍,同時開火,密集的子彈如暴雨般射向被炸得一團亂的日軍。
“噠,噠噠,噠噠噠——”
“砰,砰砰,砰砰砰——”
日軍士兵們猝不及防,根本來不及躲避,最前方的幾十個日軍瞬間就被密集的火力網蓋了進去,子彈輕而易舉地撕碎他們的身體和血肉,把他們打成渾身噴血的血葫蘆,無數的碎塊爛肉四處飛濺。
“八嘎!這是支那人的圈套!”
“埋伏!有埋伏!”
“掩護,散開躲避!殺嘰嘰!殺嘰嘰!”
鬼子們驚慌失措,大聲尖銳的喊叫著,驚恐地四處尋找著可以躲避的掩體,許多日軍試圖利用地形和樹木作為掩護,然而,國軍的炮火異常猛烈,幾乎要將整個平野夷為平地。
而且,他們躲避的速度又怎麼會有子彈飛得迅速呢?
在國軍士兵瘋狂的攻勢下,依舊不斷地有日軍被致命的子彈射中,砰然倒在血泊之中,滿地的鮮血開始在山路中彙聚,空麼中滿是揮之不去的刺鼻血腥味。
“砰,砰,砰……”
在機槍陣地瘋狂掃射的同時,王誌和兩外三個“飛虎特戰隊”的狙擊手也在不同的方向,分彆朝鬼子隊伍射出一發發一擊斃命的子彈,專門點射那些反應快速,已經找好掩體趴下,正在開槍還擊的日軍精銳。
遭到了國軍密集的擲彈筒轟炸和機槍掃射的日軍前鋒防線,這個時候幾乎已經全盤奔潰了,這一線日軍人數本來就不多,即使他們頑強的反擊,試圖打開一條逃生之路,但局勢依舊無法逆轉,他們已經沒有活路了!
“騎兵上!殺嘰嘰!殺嘰嘰!”川島正雄目眥欲裂,尖聲狂喊道,日軍後方的兩支騎兵中隊隻能策馬迎戰。
與此同時,國軍這邊的一個騎兵團也隨即出戰,這是薛嶽從湘西帶來的騎兵,坐騎是大名鼎鼎的利川馬。
“轟!!!”
兩股騎兵在長江北岸的河穀緩坡和平野上迎麵對撞,兩邊的戰馬都同時爆發出了慘烈的嘶鳴吼叫聲,馬背上的騎兵更是喊殺聲震天。
在不適合機械化部隊行動的戰場上,騎兵的機動和突破作用還是非常可觀的,兩軍陣前迎麵對撞的戰馬無不聲嘶力竭。
那些躲閃不及,或者是根本就無處可躲的戰馬被撞倒在地,然後又被前赴後繼,源源不斷而來的戰馬肆意踐踏,慘不忍睹。
轟隆隆的馬蹄聲中,兩軍前排交錯而過,無數戰馬在這個過程中被撞倒撞飛,馬背上的騎兵們更是騰空翻滾,然後在驚恐呼嚎中重重墜落馬下,大部分都在命喪於緊接著踐踏而來的馬蹄之下。
這個時候,彆說是日軍那個混亂的騎兵方陣了,便是國軍的騎兵營,大部分戰馬在對撞的那一刻,都下意識地選擇了躲避。
這是動物天性,再多的訓練也無法絕對避免。但訓練有素的騎兵營與毫無章法的騎兵群相比,優勢就在於偏也是偏到同一邊去,就如同射不準的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