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麵廝殺了大半日,他其實也知道日本關東軍實力強悍,便是當初崗村寧次手下的精銳,恐怕都要遜色不少,更不用說田中及還占著兵力優勢了。
獨立師那麼精銳的步兵守著緩坡都被突破了好幾次,如果田中及反應過來,把西麵的兵力調到東麵,那局勢就危險了。
這也是劉長風要親自衝陣的原因了,如今的局勢對於國軍來說,還是相當危險的。現在日軍中路鬆動,是難得的機會,而戰機轉瞬即逝,他不能因為自己惜命,貽誤了戰機。
“這個總長自然會同意,中路坐鎮的軍官,參謀總部也會立即指派。”
“可其他人,未必能勝任。”郝有誌搖了搖頭道。
劉長風坐鎮中軍,基本上就意味著他的後路穩了,但若是其他人,郝有誌可不能完全信任。
“若是此仗不能勝,中路誰來坐鎮,又有什麼意義?”劉長風語氣堅決。說完不等郝有誌說話,又忽然問道:“派出獨立師和飛虎特戰隊的四乾士兵誘敵,你覺得總長做得對嗎?”
“參謀總部都幾乎全員支持了,自然不會有錯。”郝有誌眼神中帶著疑惑:“這是什麼意思,難不成劉副隊你覺得總長決策錯了?”
“不是。”劉長風搖了搖頭,又道:
“總長洞悉全局,一直都清楚咱們處於劣勢,為了扭轉劣勢,打贏這場仗,四乾士兵都能犧牲,我去衝陣又有何不可?
還記得總長說過必要的時候,打仗需要大膽而準確的冒險嗎?老鬼子的狗頭,其他人不一定砍得下來,但如果我劉長風都砍不下來,那換其他人去了也沒用!”
“......”郝有誌一時不知道該說什麼,劉長風有說出這種話的本事,他無法反駁,更讓他無法反駁的是那種決死一戰,不成功便成仁的魄力。
而張口又閉上,最後還是張開了之後,郝有誌隻能底氣不足地勸了一句:
“或許......也不必如此!”
“必須如此!”劉長風語氣依舊堅決,他不僅需要自己衝陣,還需要郝有誌舍命抵死擋住日軍的衝鋒,這樣才能在他衝陣得手之後,完成林一凡的大戰略。
看著已經準備調整完成的大軍,又抬眼看了看南麵正在出動的日軍裝甲車和大批士兵,劉長風扭頭盯著郝有誌的眼睛,又朗聲道:
“我去砍下田中及那個老鬼子的狗頭,你擋住那幾乾鬼子兵,為了把小鬼子趕出咱們中國,為了能給父老鄉親們報仇雪恨,就是舍了這條命咱們也得衝!”
.
林一凡在陣線西麵的望台上收到了劉長風派人送來的行動彙報後,隨即下令讓張衛國去中軍指揮,留下孔森在西麵坐鎮大軍。
當前的戰局對於國軍一方來說,其實已經十分明朗,能不能把損失止在當前,便要看郝有誌能不能擋住日軍中路的第二支裝甲車隊,以及劉長風能不能在及井德太郎調集的西麵兵力補充中路之前,衝破日軍大陣,甚至真的砍了田中及的人頭。
林一凡確實隻有一支裝甲車隊,但他還有一支擁有裝甲車的獨立師一部同樣在戰場上擁有很強的機動性。
如果說戰爭需要大膽而準確的冒險,那林一凡這一次直接把孔森麾下的獨立師兩個團和旅作為誘餌,那便足夠大膽,也足夠冒險了。
至於準確,則是來自於對田中及和及井德太郎等人的預判,他有犧牲掉整支前鋒主力的魄力,可田中及和及井德太郎卻不可能願意放棄那八乾士兵。
這是林一凡仔細分析了當前的形勢,抓住了日軍的致命弱點,在戰略全局的高度上做出的判斷和決策。
他很清楚日軍最核心的軍力集中在中路,隻要那裡不調動,戰略大局便不會改變,自己也無法迅速取勝。
因此,他必須要在日軍察覺到自己早就把兩個旅調出西麵,西麵兩個山坡陣地上隻有後軍的一個營,而東麵藏著一支數乾人馬的預備軍,隨時可以反擊之前,引誘日軍派出中路的核心關東軍參戰。
然後,在田中及原本分到西麵的兵力加強到東麵戰場之前擊敗日軍,才能從根本上扭轉整體實力弱於日軍的危險局麵。
這也就是為什麼林一凡的所有行動,都是緊緊圍繞著“引誘日軍進攻”,並不惜漏出破綻了。
緩坡戰場是如此,緩坡西側的軍隊調動,也是如此,隻有打疼了日軍,後者才有可能派出核心戰力,決戰也才有可能。
而田中及盲目自信,又缺乏等待戰機的耐心,還把及井德太郎和鬆川信正架空了,以為自己在兵力上占有優勢,更以為國軍的步陣不具備進攻的實力,看著國軍露出的一個又一個破綻,自然免不了一步步擴大攻勢,最終掉進了林一凡設計的圈套之中。
相較之下,林一凡並不迷信參謀總部的計劃,更不會執拗於自己的判斷,他是通過戰場上日軍的一係列反應的調動來不斷驗證自己的猜想,參謀總部的推測和戰略,進而避免犯錯誤,並以極強的魄力,做出了讓獨立師兩個團和部分裝甲車誘敵的決定。
吩咐完孔森調整西麵的大軍,準備下一步行動之後,林一凡又舉起了望遠鏡,他看到了已經從大陣中路中衝出的日軍裝甲車群和大批士兵,不過望遠鏡中灰蒙蒙一片,看得並不清楚。
但林一凡知道,田中及和及井德太郎,已經上當了,現在是最好的時候,隻要郝有誌擋住這支衝鋒而來的日軍,劉長風成功攻上去,他們就勝了。
.
國軍的裝甲車快速穿梭在曠野上,車頂的機槍口噴出猛烈的火焰,子彈穿透空氣,劃出一道道密不可分的火線,不斷收割著日軍士兵的生命。
郝有誌需要在日軍從中路進入東麵戰場之前,在兩軍陣前的曠野上嚴陣以待,同時還要應對側後方可能出現的小股日軍突襲,處境並不樂觀。
但作為林一凡險中取勝的最重要一環,他必須完成阻擊日軍的任務,就算是拚光了大彆山縱隊,也絕不能後退。
兩支數乾士兵的軍隊都行動迅速,很快進入了戰場,萬禮為了讓大軍擁有更多的列陣時間,隻能把軍隊停在了儘可能靠東的位置。
雖然這樣一來,他的後方無虞,可以放心停靠馱馬,但東側麵就得麵臨更大的威脅了。
東麵戰場上的一些日軍散兵見狀,果然想要趁機偷襲,但很快就被早有準備的大彆山縱隊的機槍手用凶猛的火力擊退,其他那些原本正在趕來的關東軍,看到沒有便宜可占,很多都選擇了調頭。
大彆山縱隊兩翼的機槍手和迫擊炮手率先完成了部署,他們也是最開始抵達戰場的一批士兵,郝有誌希望他們手上的輕重機槍可以為隨後趕到的步兵爭取到更多的掩護時間,大彆山縱隊需要日軍的前鋒變得混亂,不能迅猛出擊,這樣才能將他們擊破。
而那些精銳的日本關東軍士兵們雖然也害怕黑洞洞的槍口,但卻不得不衝,現在是他們最後的機會。
平坦寬闊的戰場之上,中路奔馳而出的清軍前鋒在裝甲車的開路下很快便衝到了距離國軍陣地三百米的地方,然後開始一邊衝鋒,一邊火力全開,想要以此造成後者的混亂。
大彆山縱隊兩翼的機槍手和迫擊炮手隨即做出了反擊,一陣猛烈的火炮射擊聲迅速爆出,子彈如密集的雨點般落下,組成了一道堅不可摧的陣線。.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