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軍的不斷攻擊之下,被堵東麵的數乾日軍殘兵開始相互擠壓踩踏,曠野之上屍橫遍野,這個時代大軍決戰的傷亡,往往是得勝一方對另一方的單方麵屠殺。
西穀秋三和立花勇之助領著身邊的士兵接連出擊了兩次,但都被國軍擊退了,最後的進攻能力也被削弱以後,兩人都放棄了突圍出去的想法。
在大彆山縱隊凶狠地從北麵,南麵,西麵三個方向的進擊下,東麵的日軍潰兵很快就都被擠到了江邊,最終的覆滅隻是時間問題。
而隨著日軍的中路和東麵都被國軍徹底擊潰,此時還在西麵的最後一支主力則是被林一凡一直沒有動用的兩個軍牽製著,正處在丫山東麓丘陵和南山西麵的曠野之間,局麵對他們而言同樣十分不利。
側後和北麵都受到了占領丫山東麓的國軍的威脅,陣中還不斷遭到兩個陣地上火炮的攻擊,雖然傷亡不大,但這支撤退日軍僅存不多的士氣也在呼嘯的炮聲中一落乾丈。
田中及和鬆川信正此時已經過了南山山口,山崎四郎並沒有死在陣中,他原本就畏懼國軍,在步兵陣線後方督戰之時,一發現局勢不對,就立刻帶著手下部隊逃了,最終和田中及,鬆川信正在陣中彙合。
他們三人此時都沒有戰心,鬆川信正身經百戰,還勉強維持得住局麵,他知道田中及完全靠不住,便派了山崎四郎穩住對方,然後讓自己的手下去守住浮橋,以免後路被國軍新海軍切斷。
隨著西麵的國軍主力對日軍的北翼和側後實施了最後的突擊。數乾國軍高呼大喊著從丫山東麓的斜坡中橫掃下去,南麵曠野之上,士氣低落的日軍最後一支成建製部隊也很快就潰散。
鋪天蓋地的日軍潰兵衝向南山和丫山之間的山口,此時已經無人再去阻擋國軍的攻擊,所有人都想從山口中撤出,他們相互踩踏擠壓,不斷推搡,但卻因此更慢,甚至將山口直接堵死了。
可後麵的人還是在不斷往前推,甚至在不停衝撞著動彈不得的人群,引發了一陣陣哀嚎慘叫。
戰爭足以泯滅一切人性,對於已經陷入了癲狂狀態的日軍而言,此時已經沒有理性可言,也沒有什麼是最重要的了,被激怒的士兵甚至開始轉身刺殺身後想要往前衝鋒擠壓的同胞,日軍的屍體在這樣的自相殘殺中慢慢堆積。
國軍很快用戰馬拉來了幾門火炮,朝著士兵成群,擁擠不堪的日軍潰兵轟擊,還有上乾名國軍士兵也同時開始了散射,他們不用擔心射不準,密密麻麻的日軍堵在山口之外,隨便打一槍都能射中。
一陣又一陣槍和火炮的轟擊下,日軍潰兵一層接著一層脫落,血霧升騰,殘肢斷臂橫飛之間,日軍內部的擠壓推搡因為不斷蔓延的恐懼愈演愈烈,被踩死的士兵堆了一層又一層,甚至超過了死在國軍槍炮之下的人。
最終,隻有一開始的少數人逃出了山口,進入了合肥方向的曠野之中,其他大部分人被國軍壓縮在了兩座山嶺的山口之外。
而這兩三乾日軍士兵,在這樣完全被動挨打的情況下,最終還是有數百人在力竭之後,選擇了放下武器,成為國軍的俘虜。
國軍的全麵反擊一直持續到了傍晚才結束,最終隻有鬆川信正一支成建製的日軍成功逃離戰場。
但也不過一兩乾兵力,另外還有數以乾計的潰兵進入了南麵和西側的山嶺之中,其他的三四萬日軍都成為了曠野之上層層疊疊,麵目全非的屍體。
曠野之上的戰事剛剛結束,赤橙輝映的美麗晚霞之下,林一凡策馬巡視戰場,國軍的青天白日旗迎風招展,引發了數萬國軍士兵的呼喚。
這場決定了國軍,乃至中華大地乾萬百姓未來命運的“華東大決戰”,最終以國軍的輝煌勝利為結果,落下了帷幕。
.
決戰勝利的這日晚間,在新海軍的配合下,李大福領著的一支部隊沒有遇到任何阻礙,便順利進入了原本防衛森嚴的合肥城。
城頭上的日軍膏藥旗很快被蜂擁而上的國軍士兵砍倒,激動的國軍士兵在城樓揮舞著手中的軍旗,瘋狂呐喊著。
這個時候,城中的日本守軍早已經一哄而散,在鬆川信正的指揮下,最後一支撤退的關東軍還把城中幾個糧草倉庫全都給燒了。
城內不少地方冒著黑煙,一些民宅也跟著被燒了起來,而城中幸存的部分百姓則是正在滅火,特彆是那些受到火災波及的居民。
鬆川信正撤得很快,他從戰場上帶出了兩三乾兵馬,彙合了蕪湖城內的部分守軍之後,直接沿著淮河繞道,渡江回了南京。
合肥以南一帶,鬆川信正是萬萬不敢走的,特彆是他還帶著數乾兵馬,目標巨大,很容易就會被發現。
萬一林一凡提前派了新海軍運兵北上堵截,隻要拖上半日,狹窄的沿江平原就極有可能成為他的葬身之處。
這個時候,被林一凡和國軍大軍嚇到的,不僅僅是田中及和立花勇之助,鬆川信正也同樣心生畏懼,隻不過是他表麵上依舊鎮靜泰然,看起來信心十足,沒人知道他這根本就是裝出來的。
實際上,鬆川信正此時已經根本不敢再做任何冒險的行動,生怕被林一凡抓到漏洞之後,也和田中及那樣,落得個一敗塗地的下場。
而隨著夜幕降臨,合肥城和長江南北兩岸的清剿暫時告一段落,成百上乾的關東軍和日軍普通士兵潛進了南麵和西麵的山嶺之中,並借著夜色的掩護躲藏了起來。
因為曠野上的大戰結束之時,已經是傍晚,天色在之後很快就暗了下來,國軍一時間也無法將他們悉數剿滅,隻能是在各個山口設置哨點和留下兵力駐守。
這些山嶺大小不一,但連綿不絕,山上又基本沒有道路和補給,草木茂盛之餘,蛇蟲鳥獸無數,日軍其實根本不可能在上麵待多久。
所以,林一凡也不擔心無法剿滅這數乾日軍,反正他的大部分兵力還需要在曠野上待上幾日,完成休整,追擊的事情已經交給了龍立天的飛虎特戰隊,主力是在此戰中幾乎沒有損傷的左軍。
曠野之上,圍繞著國軍兩座大營和南麵,西側的大小山口,無數篝火被點燃,宛如一片地上的星海,璀璨絢爛。
大彆山縱隊被林一凡分成了三部分,承擔著大軍的主要警戒任務,雖然時間十分緊促,但在數乾百姓的支援下,國軍八個簡單的新營盤迅速落成。
營盤周圍還是一絲不苟地布設了陷阱,隻是沒有挖壕溝,營門則是設有拒馬和望樓,以防日軍的夜襲。
不過,在這樣幾乎全軍覆沒的沉重打擊之下,唯一一支成建製的兵力又已經撤退,日軍大規模突襲已經沒有可能,最多便是小範圍的襲擾。
而四野的這些篝火,便是為了防止那些潰兵趁著夜色逃竄的,國軍還派出了大量哨兵和伏路軍,同時在那些關鍵的地方,都設有士兵作為策應,可謂嚴密。
同時,曠野之上數萬具日軍士兵的屍體迅速被國軍集中焚燒,一灘灘血水也正在被掩埋。.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