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
一封封前線奏報,不時向殿內送來。
葉洵大軍雖然在雲盧城休整,但斥候一支未停,不斷向嶺南深入,搜查著晉軍情報。
葉洵用完膳後,放下碗筷,將奏報一封封拆開。
“夫君,晉軍現在反抗不激烈,妾身感覺他們是不是有什麼陰謀?晉國國師尚修正可不是一個容易對付的人。”
穆淩霜喝著葡萄酒,緩緩開口。
葉洵點點頭,“娘子所言不錯,前方幾百裡路,幾乎都已沒有晉軍的身影。”
穆淩霜一滯,柳眉緊皺,“看來,他們知道扼守嶺南每一個關口沒有任何意義,看來是想集結兵力乾點什麼了。”
葉洵風輕雲淡,“無妨,在絕對的力量麵前,一切陰謀詭計都是虛妄的,今晚將兄弟們好好休息休息,明日再議。”
隨後,他將奏報都收了起來。
接著奏樂。
接著舞。
......
翌日。
清晨。
皇宮,議事廳。
休息一晚後,一眾將領生龍活虎。
三軍將士們繼續休整。
他們這些將領們,得提前研究好作戰計劃。
議事廳正前方的牆上懸掛著一副巨大地圖,山山水水一目了然。
葉洵站在地圖前,緩緩道:“現如今,閔國正南幾百裡路段中,所有晉軍正在搶奪物資,帶領部分嶺南軍一路南撤。”
“本宮估計,他們最開始的目的是想堅守各個城關,顯然經過鎖龍關事件後,他們感覺用嶺南百姓當肉盾之事,並不十分穩妥。”
“所以,他們現在想的是,集結重兵,跟我大夏聯軍打一場硬碰硬的死仗,而且這場仗一定是即可以拖延時間,還可以限製我聯軍火器發揮的。”
“本宮昨晚觀察了嶺南地圖,發現潼江是一個好地方。”
說著,他拿起木棍指向地圖一點,“這是我們南下晉國的必經之路,這裡的河道寬近八裡,而且現在是雨季,潼江水流湍急,是可以守天險,又可以限製我軍火器的好地方。”
聽著葉洵的話。
所有人的目關,全都落到了地圖上,那東西橫貫嶺南的潼江之上。
潼江極為險要,兩側皆是懸崖峭壁,高約百丈,南側有一,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險要關口,名為潼江關,關下便是潼江,江流滿急,切穀穿峽。
若是沒有火器。
他們想要橫渡潼江,攻下潼江關,不知要付出多麼慘重的代價。
好在他們有無堅不摧的火器,所以潼江關那一道天險並不用管,隻要想辦法橫渡潼江就好了。
他們也都清楚。
晉軍如此大規模撤軍,想法肯定正如葉洵所言,他們要集結重兵,打防禦戰。
俞風眉頭一皺,沉吟道:“若是如此,潼江河岸兩側的舟船不用想了,肯定全都被晉軍摧毀了。”
“我們想要將重兩千斤的紅夷大炮運到河對岸,可是有點費勁,更彆提在河中開炮了。”
“這若是一開炮,船都得被強大的後坐力掀翻了不可。”
俞風所言,是他們即將麵臨最現實的問題。
也是葉洵一直考慮的問題。
八裡寬的江麵,江水湍急,又沒有船,這一仗還真是有些困難了。
葉洵想了想,看向喬鬆,“喬兄,給你一個任務,你嶺南軍先行出發,一路走一路砍竹子向潼江前進。”
“潼江我們是無論如何也要強渡的,但造船肯定來不及,我們能造的隻有竹筏,所以必須用竹子。”
喬鬆應聲道:“好,砍竹子的任務包在我身上,如果要強渡潼江,我們確實隻能造竹筏。”
葉洵點點頭,繼續道:“剩下的事,等我們趕到潼江江畔再議,彆說八裡,就是八百裡江麵,我們也要攻入晉國,砍了晉皇的腦袋。”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