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之前的經驗教訓,這一次,劉備就打算帶三個營入蜀。
之前大費周章的進入川蜀,結果成了炸魚局,一波流把敵人全部摧毀,根本沒有儘興,完全是鑽石打青銅,大材小用。
這種浪費錢的事情,劉備雖然很有錢,涼州雖然很有錢,也不能總是做。
於是這一次劉備的兵馬不帶多,就三個營,但是這一次不帶新兵,都帶精銳。
這一次的敵人不一樣。
上一次的敵人是烏合之眾,這一次的敵人卻是戰鬥民族。
賨人被漢人稱為板楯蠻,這個民族很早以前就生活在巴郡一帶,非常強悍且善於戰鬥。
在傳說中,武王伐紂時,賨人就已經為周王朝力戰建功,據說他們在牧野之戰中前歌後舞,衝向商人,將商人打得大敗,為武王伐紂取得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
到了兩漢,賨人以效忠朝廷著稱,為朝廷大量提供兵源,也屢次享受減免稅賦的優待,還有不少漢化賨人因為建立戰功而得以在朝廷做官。
劉備沒有親眼目睹過賨人作戰,但是在朝中的時候略有耳聞。
他聽說賨人的作戰方式是注重格鬥技巧,進攻與防護並重,攻擊力強悍而又輕便敏捷,且比起一般的山地民族,板楯蠻紀律性較強,更擅長結陣作戰,有專業軍人的風采。
隻這一點,就能體現出賨人和一般對手的不同。
他們能陣戰,能列軍陣作戰,這是多少軍隊都辦不到的事情,至少一般的農民起義軍起事一兩年內都很難辦到這一點,而賨人可以。
陣列就是紀律,紀律就是戰鬥力。
更何況劉備還聽說在裝備方麵,賨人也有著相當不錯的冶煉技術,善於使用刀劍等格鬥兵器,且多為鐵製。
而在防禦手段上,他們為了山地作戰的輕便,大多身著皮甲,但擅長使用木盾給他們提高了防護能力。
而且據說這個族群也有善射的優點,他們每年還會舉辦狩獵活動,互相之間切磋射術。
這樣一群善於戰鬥的敵人,一般的新兵是不能應付的,新兵還是要稍微經曆和一些弱小敵人的對戰,一點點的增強實力,積累經驗,循序漸進。
一上來就對付強大的敵人,損失會比較大,不值得。
劉備訓練新兵是下了苦功夫的,各種投入大的令人咋舌,是那些把大頭兵當炮灰的家夥們無法想象的,所以他非常珍惜每一個士兵的性命。
這一次劉備就沒有動用新兵,直接出動精銳部隊,並且親自統兵再臨蜀中,打算用最短的時間和這群賨人好好的打一場,把他們徹底打服。
然後,收為己用。
沒錯,劉備初次決定在這一戰之後,就要在蜀中建立軍隊了。
既然劉宏那麼希望他在蜀中鎮守,那麼他在蜀中建立軍隊也是理所當然正常的事情,沒兵怎麼能鎮守地方呢?
至於費用……
劉備打算去漢中和梁鵠好好的聊一聊,爭取把這個事情給敲定了,讓梁鵠動用川蜀的資金協助自己養兵並且辦理一些事務,然後趁這個機會打通蜀中和涼州的商貿往來。
既然劉宏那麼大方,那麼想要把川蜀完全交給自己來管理,那劉備感覺自己絕對也不能辜負他的期待。
蟲豸們在雒陽亂舞,爭權奪利,為了一己之私而傾儘所有,完全不在乎他們即將把一個國度給拉入深淵。
既然他們毫不客氣,劉備覺得自己也沒有客氣的必要,跟他們客氣,就是在給自己挖墳。
中平五年八月初,劉備整頓三個營的兵力,留下閻忠、簡雍代管州府政務,帶著上一次征戰的團隊再度南下益州,走祁山道抵達武都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