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啊!臣知你苦楚!那何進手握軍權,後宮又有宦官乾政,讓陛下無處施展,隻得以鬼神之言提醒臣下啊!”
“陛下莫慌,臣來了!臣來扶保陛下來了!”
兩個老人一邊高喊一邊朝著太廟奔去。
何太後自然得到了風聲,原是想去阻攔的,但想起劉辯先前所說,這二人乃是要緊的拉攏對象,也隻好仍由他們去了。
到了太廟門口,張讓也不攔著,他本就恨這兩文官之首不對頭,由著他們去觸怒龍顏,他甚至還貼心地將太廟之門打開,自己卻躲到了一邊藏著。
“王兄,這張讓居然也不阻我等,事有蹊蹺啊,難道是要是在太廟截殺我等?”
蔡邕提劍的手微微顫抖。
“蔡兄莫慌,何進已經出城了,陛下身邊隻留了張讓一個閹貨!他敢造次,我二人還敵不過這閹狗嗎?”
王允一身正氣,提劍直入太廟。
兩人剛進太廟便傻了眼。
光武帝塑像手中的窗簾,在微風的擺蕩下,這場景像極了祖爺爺在給自家孫兒哄睡一般。
倆老頭嚇得丟掉了手中的長劍,立刻跪倒在地,不敢出聲。
張讓見兩人進去了一會,掐準時間也入殿內,同樣被眼前的一幕嚇得跪倒在地。
“兩…兩位大人,你們既然有事前來,何不上前叫醒陛下?”
張讓開口說道。
“哼,你是常侍,這等事情自該你做才是。”
王允瞥了他一眼,立刻回道。
劉辯睡眼朦朧,頓感有些饑餓,“張讓何在?”
兩老頭看著張讓,擠眉弄眼,滿臉的笑意。
“臣…臣在!”
“晚膳該上了。多上兩份,彆讓兩位大漢忠臣餓著肚子!”
張讓聞言,提的是晚膳,立刻大喜,連滾帶爬地逃出了太廟。
而王允,蔡邕倆老頭聞言,立刻五體投地,“臣…臣夜闖太廟,實為大不敬……”
劉辯自然是聽到了兩老頭在太廟外的吵鬨聲,十歲孩童的午覺,說醒也就醒了,隻是他覺得這一幕足夠震撼,才將姿勢保持到了現在。
“朕罰何進的詔書都看了吧。”
劉辯正襟危坐,輕輕一拉窗簾,將光武帝塑像手中的簾子徹底拉到了自己身上。
“看了。”
兩老頭不敢抬頭,答道。
“朕給你們兩條路走,一是貶謫,二是……”
劉辯刻意拖長聲音。
“二二二!臣選二。”
如今天下紛亂,黃巾餘黨還未鏟除乾淨,各地太守權力大漲,說不得皆有不臣之心,這兩老頭名氣大,拳頭小,貶到何處都是他人魚肉的結果。
“愛卿竟如此赤誠?”
劉辯聞言,影帝附體,甩開披著的窗簾,抓住了兩老頭的手。
“陛下隻管吩咐就是。”
兩老頭麵皮一跳,尷尬一笑。
“朕,年少繼位,大漢卻是紛亂不止,天災人禍之下,朕亦知國祚有難,但!朕願學光武帝祖爺爺!勵精圖治,仁政愛民,還世間朗朗乾坤。”
劉辯說到此處,一行清淚,恰如其分地滑落下來。
倆老頭聽罷,愣在了原地,心中暗想,“這是咱們十歲陛下能說出來的話?難道傳聞光武帝夜授陛下治國之道,都是真的?”
劉辯見狀立刻繼續說道,“可是朕,心有餘而力不足啊!光武帝祖爺爺有雲台二十八將,有鄉紳世族支持,可朕總不能靠宦官和屠戶舅舅挽天下將傾吧?”
“陛下!陛下啊!臣亦知陛下之苦啊!”
王允聞言,看著劉辯的熱淚,心頭一暖,雙手緊握,掩麵哭泣。
而一旁的蔡邕也是熱淚盈眶,“想不到陛下小小年紀,竟有如此見識,我大漢有救啦!”
“我去,你們感動個鬼啊!我話裡話外要錢要人的意思不明顯嗎?”劉辯心中想著,計上心頭,“哎,隻能用強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