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農耕文明的真正成因朱高煦不曉得張天師此時的大腿有多腫,他撓了撓自己的大胡子,猜測地問道。
“至少四種?”
“說說看。”薑星火鼓勵道。
“東南風、西南風、東北風、西北風。”
“我覺得有八種。”李景隆一本正經道,“還得加上東西南北風。”
薑星火莞爾一笑,他繼續在自己的文字地圖上畫了兩條線。
\\西域丨沙漠丨草原丨遼東
隴西丨河套丨山西丨河北
漢中丨關中丨河南丨山東
蜀地丨南陽丨淮西丨淮東巴地丨荊襄丨江西丨江南\雲南丨廣西丨廣東丨福建\薑星火開口道。
“你們說的其實並沒有錯,確實日常生活中有八種風。”
“但是,我這裡所指的【風】,不是你們平常感知到的風,而是‘季風’。”
“正是季風的風向,造成了華夏大地上不同的氣候和不同的降水量。”
在這裡,薑星火沒有給他們講解更為複雜的氣壓帶和風帶的概念,隻是講了對華夏大地影響最大的季風。
但即便如此,也足夠讓隔壁張天師掐紫兩條大腿了!
“果真是風水學!”
跟之前的淡定完全不同,現在的張天師目露難以遏製的興奮。
之所以張宇初張天師的表現跟大皇子朱高熾和戶部尚書夏原吉截然不同,便是因為,小冰河期導致大明滅亡,不關他的事啊!
從曹魏至今,都滅亡了不知道多少個朝代了,龍虎山還是那個龍虎山,天師府還是那個天師府,你大明滅亡了跟我有啥關係?
所以朱高熾和夏原吉感到擔憂、凝重的時候,張天師最多跟著裝一下。
但是“風水學”這東西,對於張天師來說,那可就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了!畢竟,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不傳之秘啊!如果自己掌握了這門學問,哪怕隻能掌握一點點,也足夠改變整個道門的曆史了吧?從此以後,自己的身份將不僅僅是龍虎山正一派第四十三代天師,而是能夠靠著這門學問,就能自己獨立於龍虎山開宗立派的風水學祖師爺!
對於張宇初來說,小冰河期跟他沒關係,而風水學才是他最寶貴的收獲!“風水學?”朱高熾皺了皺眉。
朱高熾總覺得,薑先生講的東西,跟風水師口中的風水,完全就不是一個概念。
見大皇子有疑惑,張宇初連忙解釋道。
“所謂風水一說,最早下定義的便是晉代的郭璞,在其名著《葬書》中有雲:葬者,乘生氣也,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
“也就是說,風水之術就是相地之術。”
“當然了,這也僅僅是‘術’這個層麵的東西而已風水術、風水學,是完全不同的概念,風水學是‘道’。”
朱高熾似懂非懂,胖胖的臉上看不出變化,顯然不是很明白風水術和風水學之間一字之差所蘊含的深意,但是張宇初卻知道,真正的“風水學”現世的意義絕對非比尋常!
因為正一派傳承千餘載,從祖師爺五鬥米教教主張道陵那代開始,懂得河洛圖諱的張教主就已經將他所掌握的殘缺的風水術視作絕密,隻有在每一代天師之間進行傳承,絕不能為外人知曉。
而這,還僅僅是殘缺的風水術而已。
當世有幾家道門流派,便以各自不一的風水術而立足。
風水一術,曆史悠久,玄妙莫測,更是包涵了許多極為難懂東西,這些東西,普通人根本無法理解。
但這些能養活一個門派吃飯的秘術,在薑星火所講的東西麵前。
一文不值!張宇初作為龍虎山正一派天師的嫡傳後裔,自小接觸的都是一些天師道傳承下來的風水術。
但是對風水術的其他部分,他卻了解甚少。
張宇初也曾試圖請教同樣精研風水術的幾位其他門派的長老,可惜每個人都諱忌莫深,不願與他多言,這些都是他們門派傳承的東西,怎麼可能跟外人分享。
直至今日,薑星火的出現讓張宇初看到了希望。
張天師仿佛找到了一條前路。
他的內心在狂笑。
“本天師直接學仙人的風水學了!”
“伱們這群老東西帶著老掉牙的殘缺風水術進棺材去吧!”
“道爺我馬上就要成了,哈哈哈!”
薑星火指著文字地圖說道。
“其實影響大明的【風】主要隻有兩種,一種是西北季風,一種是東南季風。”
“而這兩種風也很好分彆,因為它們出現的時間不同。”
“西北季風,出現在冬季,是從漠北吹向海洋,所以是西北走向。”
“東南季風,出現在夏季,是從南麵的海洋吹向陸地途徑大明東南。”
地圖上畫得很簡單,幾乎一眼就看懂了,但李景隆卻並不滿足,作為專業的托,他必須要把每個問題都打破砂鍋問到底。
“這兩股季風,都是怎麼來呢?”
朱高煦奇怪地看了他一眼,風就是風,當然是吹來的啊,還能怎麼來的?
他顯然沒有理解李景隆的深意。
這也是隔壁張天師正在屏住呼吸等待的答案。
風,尤其是如此大規模、有規律、能影響整個華夏大地的風,到底是怎麼形成的?風水學,需要知道的肯定不止是表麵上的那些曆史經驗,否則的話,依舊是“術”這個層次,隻有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才能稱之為“道”。
麵對這個問題,薑星火罕見地沉思了片刻。
要講,當然能照本宣科地講。
但是以他們的認知水平,百分之九十九是聽不明白的。
如果薑星火再把海陸四循環的四個壓力點一畫,估計他倆就直接蒙圈了。
所以,要講明白,但是有些東西可以省略,最好用他們日常能理解的方式去講。
而有些概念,譬如“冷高壓”,可以不是那麼較真,嚴格意義上來講,高壓或者低壓是氣壓概念,不能跟寒冷或者炎熱綁在一起,會造成誤導並不是說冷的就是高壓,熱的就是低壓。
但是薑星火決定先不講的那麼教條、刻板,先用他們能理解的方式講出來,日後等補充的知識多了,他們自然也就明白了。
所以薑星火認真地沉思後,捋了捋思路,開口說道。
“為什麼會形成風,這個問題的根本原因,其實我們剛才在講蒙古人征服世界的時候,就已經講過了。”
朱高煦遲疑地問道:“薑先生是說,那、那個‘比熱容’?”
“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