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人心_大明國師_线上阅读小说网 
背景色:字体:[]

第443章 人心(1 / 2)

“淮粵之爭不是咱大明朝才有的事情,從宋朝開始就有了,粵商多盜販廣南鹽至京湖、江西等地以射利,隻不過到了咱大明,因為鹽產區和鹽銷區的劃分不重疊,淮粵之爭才愈發激烈。”

不消說,老朱又不是傻子,劃鹽銷區的時候,肯定是故意這麼搞的,為的就是商幫之間的內耗。

但現在這種鹽產區和鹽銷區的不重疊,無疑給薑星火整頓鹽務造成了巨大的麻煩。

工業化,哪怕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初步工業化,也是需要海量資金來推進的。

如果薑星火不想苦一苦百姓,那就隻能從農業稅以外的地方著手。

而在現有的稅收體係裡,鹽稅在這個時代,是僅次於農業稅的第二大稅種。

整頓鹽務的意義不僅是給永樂元年永樂二年的210萬兩做補充,更重要的意義是讓混亂的鹽稅重回正軌,給大明重塑正常的造血能力,國家財政這種東西,在某種意義上,跟個人財務情況是一樣的,如果欠了一筆外債,始終入不敷出,那麼再遇到點什麼事,情況就會越來越差.人會被債務壓力壓垮,國家也是如此,很多朝代的滅亡,不是亡於其他原因,正是亡於經濟的崩潰。

吳傳甲繼續說道:“以湖廣為例,朝廷規定湖南也是要吃淮鹽的,但是由於淮鹽到湖南運輸距離過遠,運到那裡十有八九是要賠錢的,所以長沙、寶慶、衡州、永州四府,以及郴、道二州,長期處於食鹽缺少的狀態。”

根據老朱的規定,在兩淮鹽銷區範圍內,不管是離兩淮鹽場幾十裡的當地,還是離著上千裡的湖廣、江西,食鹽統統一個售價!

是的,你沒看錯,官府規定統一售價,多一個銅板砍腦袋的那種。

當然了,在實際操作中,也就是市場的自我平衡狀態下,肯定是越遠離鹽銷區的地方,官鹽的實際售價就越高,雖然不符合官府的規定,但買賣一直是這麼進行的,而且由於明麵上還是官鹽,因為是在鹽銷區範圍內的運輸和銷售,官府不會阻攔,甚至還會分潤溢出的鹽價。

這種情況下,李增枝也當然不介意拉攏吳家,攜手經營以壯大自身。

因為《商君書》主張強國弱民,商鞅認為能夠戰勝強敵、稱霸天下的國家,必須控製本國的百姓,使之成為弱民。除此以外,商鞅還認為國家的強勢和百姓的強勢是對立的,隻有使百姓順從法律、樸實忠厚,百姓才不易結成強大的力量來對抗君主,這樣國家才會容易治理,君主的地位才會牢固。

精明的商人們開始選擇隻收寶鈔,這樣既可以把積壓的貨物銷售掉,又可以回籠一批寶鈔,再拿著這些寶鈔去換鹽。

這年代的人並不傻,反倒是聰明絕頂,既然朝廷不禁止民間私下交易,那麼他們完全可以玩出花來。

薑星火今晚收獲不小,想來吳家兄弟,到了這個地步也沒有隱瞞什麼,如此整頓鹽務一事,算是做到了知己知彼,不過這些回去也要好好梳理一番。

“下去看看吧。”

——————

這裡,掌櫃正坐在店內的裡間悠閒地喝茶休息,一陣敲門聲忽然響起。

如果理解了這種基於受教育程度和人生經曆而產生的思維方式不同,那麼對於仁宣時期,主動放棄大規模國土的“仁宣縮邊”,也就不難理解了。

舊時代的一切學術理論、治國策略,似乎都開始失效了,而肉眼可見的是,薑星火克服了很多的困難,把變法一步一個腳印地做了起來,並且從一個勝利走向了另一個勝利。

楊士奇到沒有垂頭喪氣,但是多少有些無奈。

因此薑星火留下了朱恒與他們聊一聊商業上的其他布局,自己就不插手了。

物質地基決定頂層結構,目前的大明,物質地基,就是以農產品為核心的自然經濟,而在農業領域,地主士紳占據了絕對的主導地位。

在古代,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真不是一句玩笑話,你不讓沿海的百姓煮鹽、捕魚、海貿,那不是逼著他們造反嗎?

捕魚倒還好說,明朝沒有清朝那麼變態,是壓根不管的;而煮鹽,尤其是煮私鹽,在明朝的統治中心也就是南直隸一代,以其為圓心進行輻射,到兩淮、福建,管的較為嚴格,而粵地百姓宗族化抱團嚴重,官府既沒有能力也沒有意願管理,所以粵地的私鹽比較泛濫,常常是整村整村地從事私鹽產業。

所以,能得到國師的賞識吳家在割讓糧食產業和納鈔中鹽所損失的,其實接下來在淮鹽產銷區重劃和鹽商洗牌裡,都將重新拿回來,如果表現好,甚至能獲得更多。

這就是成功過關的意思了,吳家兄弟大喜過望,而李增枝則是提醒道“納鈔中鹽的事情,吳家得做出個表率來。”

比如寶鈔兌換。

“食鹽,漁業,海貿走私。”

可對於原本在池水裡渾渾噩噩的魚兒來說,卻並非是什麼好事。

“大明銀行有規定,就是這個比例,貴客您看,這寫著呢。”

在大明,商人確實社會地位不高,手中的實力麵對官府,也可謂是毫無還手之力,隻能淪為待宰羔羊。

“讀過《錯法》篇和《去強》篇嗎?”

“是很厲害。”

而朱恒則是與李增枝和吳家兄弟,繼續做著推心置腹的交談。

楊士奇一語道破真相。

“其他事情,便讓朱副總裁官跟你們聊吧。”

薑星火心裡清楚,老朱的海禁政策,對於靠海吃飯的南方,從來就沒真正起效過,朝廷雖然每隔幾年就強調一遍,但作用還是有限的。

吳家雖然在揚州、淮安等地頗具影響力,甚至還開辟了淮河支流的運輸渠道,但對於偌大的大明來說,隻是滄海一粟而已,完全算不得什麼。

在這個最初的原點,如果薑星火能通過鹽法改革,控製或影響大明的主要商幫,那麼或許二十年後、三十年後,這將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薑星火的出現,對於三楊等人來說,就是徹頭徹尾的人生觀衝擊。

在儒家的治理理念確實解決不了帝國那些被掩藏起來的尖銳問題,在各種製度經過三十多年演變逐漸變得僵化且死板的時候,薑星火的變法,就像是給一潭死水裡注入了新的源泉。

但大明一旦進入初步工業化階段,隨著時間的推移,商品經濟必然會後來居上,取代自然經濟作為社會的物質地基,與之同步的是,逐漸壯大的社會階層,尤其是商人階層,必然也會覬覦頂層結構。

手裡寶鈔多的富戶,樂意多花點寶鈔,至於去兩淮鹽場取鹽的事情,自然不需要他們操心。

楊士奇輕聲道:“明君之使其臣也,用必出於其勞,賞必加於其功;功常明,則民競於功;為國而能使其儘力以竟以功,則兵必強矣。”

再往門外看去,有些身材雄壯的漢子,正在用警惕的目光,時刻注視著這裡。

楊士奇點點頭,說道:“這也是為什麼我一直不讚同太過開放和扶持商業的原因,若是朝野上下形成風氣,那百姓心中的那顆逐利之心就會無可遏製,不僅是朝廷不好管理百姓,而且朝廷控製百姓的手段,也會失效。”

正是這種差異,才導致了他們對待薑星火的政策時表現出了不同的態度。

掌櫃擺擺手示意他退下,繼續低頭喝茶,過了一會兒才走了出去。

“掌櫃,我們來做交易。”

見薑星火半晌沒說話,李增枝這時候作為中間人,也是提醒道:“國師,那您看?”

換誰是商人,誰都這麼選。

“——可是這樣朝廷能有錢。”

吳家也算是半個皇商,不論是現錢還是不動產,底蘊都極為豐厚,即便是割舍掉了糧食生意,還是出得起這個錢的,更何況朝廷也不是直接搶劫,而是讓他們用寶鈔來換鹽,換到的鹽可是實實在在的。

而曆代王朝,教導皇子皇孫,《商君書》是必讀教材。

薑星火不可能自己培養出一堆不受控的資產化身,有鑒於目前大明的商幫,因為鹽業的全國性和高利潤,基本都涉及到了其中,那麼這次手握整頓鹽業的全權,就非常有必要做一些布局了。

海貿也是同樣的道理,在這個時代,粵地農業欠發達,畝產量遠遠比不上江南,但卻有著獨特的海洋貿易區位優勢,不管是民間還是官府,想要多弄點錢,都得靠海貿走私這條路,所以上到布政使司,下到地方官府,其實都心知肚明,甚至主動幫忙。

——那就是借此徹底洗牌整個大明的整體商業格局。

隻需要鄰裡親朋信的得過的人去取鹽,大家湊一湊,自然也就成了畢竟誰也不知道這種好事還有沒有第二次,便宜鹽放自己家裡囤著,總是沒錯的。

朝廷缺錢,國師能在不造成百姓負擔的情況下搞錢,他們不能,就這麼簡單。

這裡的意思很好理解,就連朱瞻基這種小孩子都聽懂了,說的無非就是賞罰與百姓之間的關係,加重刑罰、減輕賞賜,就是君上愛護人民,人民就肯為君上死,反之亦然。

因此當寶鈔泛濫的同時,各種商業活動也越發興盛起來。

薑星火頓了頓,又道:“這次算是戴罪立功,要好好配合接下來的鹽業整頓,兩淮鹽場的產銷區不匹配的事情,一定是會調整的,調整了對誰都好,不用有那麼多的鹽稅負擔,也省的百姓吃不起官鹽。”

但是鹽法也不是隨便改的,尤其是開中法,有著食鹽銷售與軍糧運輸的雙重意義,而且很多人也不能坐視鹽業的利益嚴重受損,畢竟這裡麵牽扯到的利益是很龐大的,所以薑星火的選擇必須慎之又慎。

“重罰輕賞,則上愛民,民死上;重賞輕罰,則上不愛民,民不死上。興國行罰,民利且畏;行賞,民利且愛。”

在這種情況下,本來就不怎麼使用的寶鈔,使用頻率就更低了,相當於自己把寶鈔的流動性給弄得更差了。

淮商吳家之於安陸侯府,就是最明顯不過的例子。

問題就出在,離湖廣和江西更近的廣東,由於瀕海所以盛產海鹽,但老朱卻規定“廣東之鹽,例不出境”,這就造成了湖廣和江西吃不到、吃不起淮鹽,而與他們在地理上接壤的廣東卻呈現出鹽多的賣不出去的情況。

吳傳甲吸了一口氣道“李都督、吳副總裁官請放心。”

“自是可以的,我們店裡銅錢充裕,貴客想換多少應該都沒問題。”

鹽是國之生計,絕不容許任何人徹底掌控,哪怕是皇親國戚都不行,必須是由不同區域進行分銷的,因為它關乎社稷穩固。

而不管是哪個皇帝,不論是朱元璋,還是朱允炆,亦或者朱棣,都不會允許有一顆棋子脫離他們的控製。

吳傳甲重重頷首。

“當然不會。”

正值休沐,楊士奇受了朱高熾的委托,帶皇孫朱瞻基出來逛逛,見識見識民間的情況,看著眼前的一幕幕,楊士奇不由地喟歎道。

老朱設計的製度,為的就是讓不同地域的商幫互相內耗,這很符合他建立大農村社會的目的,但薑星火不需要商幫內耗,因為大明不僅有日趨繁榮的國內市場,更有不斷開拓的海外市場,所以內耗毫無意義。


最新小说: 夫人萬安:盛六爺要振夫綱 重生八零,胖軍嫂旺夫又旺家 與前夫和離夜,將軍在我榻上貪歡 老婆太無敵,驚得係統連連升級 竇氏孤兒 仙道傳奇,風雲天下 最強神醫混都市 閃婚後高冷江律在她懷裡哭唧唧 戰神王爺神醫妃 公子強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