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打我手背上了嗎?”
把第一張答完的試卷,放入最下麵,映入趙小甲眼簾的,是第二部分試卷的題目,主要考的是雜學,比如算學、格物等等。
作為理科出身,且成績優異的趙小甲來說,看到這些題目,那簡直就好比一個清華北大的大學生,去做小學生的題目差不多。
南國的學子對於雜學,向來都不太重視,不知道今年,南皇發了什麼瘋,居然把雜學單獨拿出來,出了一輪題目。
趙小甲甚至很懷疑,出這些題目的官員,是不是在照顧自己。
不管是不是那些考官在照顧自己,趙小甲都笑納了。
提起題目就來時做了起來,算學格物一類的,對於趙小甲來說,那簡直就是在玩兒一樣。
偶爾遇到一些南國律法、曆史一類的題目,另外那份記憶就會浮現出答案。
可以看出,前身應該也是熟讀過南國律法,史書的!
現在那些記憶,還能被趙小甲拿來用,趙小甲也頗感神奇,暗道這就是老天對自己穿越的補償嗎?
不管怎麼說,這一部分的題目,趙小甲做的很順手,不到一個時辰,就全部做完了。
那些算術和格物的題目,趙小甲甚至十分有信心全對,根本就不需要檢查。
至於那些律法,史料類的題目,隻能看前身的記憶是否出錯了,這個趙小甲也檢查不了。
第二張試卷,第二部分題目隻占了一半,另一半就是第三部分的題目。
趙小甲翻了一麵試卷,第三部分的題目,隻有簡簡單單的幾十個字。
“梅,傲骨也!以“詠梅”為題,賦詩一首,賦詞一首!”
這輪題目,看似簡單,但實則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往年科考,雖然第三輪題目,大部分都是要求做一首詩和一首詞。
但都是分開給題目。
但是今年,隻給了一個題目,要求用著一個題目,作一首詩和一首詞,這難度,陡然就上去。
往年的科考情況,趙小甲並不知道,但是要作詩和作詞,趙小甲除了考抄,彆無辦法。
但好在詠梅的詩詞,還不算離經叛道,趙小甲覺得自己可以回憶回憶。
就這樣,趙小甲就那麼趴在桌子上,看著外邊的牆,一邊回憶,一邊玩著手上的筆。
恰好,這時候,巡考的考官,又從趙小甲的考房前路過,看到趙小甲趴在桌子上,一副十分無聊的表情。
兩位考官,再次搖了搖頭,這次他是不睡了,但是就這麼趴著,瞪著外邊,那題目能做出來嘛!
趙小甲已經習慣了這些考官一會兒過來一趟,也沒搭理他們,繼續在腦海中,搜索著關於“詠梅”的詩詞。
趙小甲首先想到的,就是毛爺爺的那首關於梅花的詞,因為那首詞,是在課文裡麵出現過,恰好趙小甲會背。
而且趙小甲知道關於詠梅的詞,有且就隻有那麼一首。
那麼這首詞,可以先定下來。
接下來,就是還要想一首詩。
趙小甲會背的,也隻有教科書裡麵的那些詩詞了。
於是趙小甲開始慢慢的從高中的課本開始回憶,高中關於梅花的詩,似乎沒有。
然後又是初中,發現還是沒有,最後趙小甲開始努力回憶小學課本裡麵,關於梅花的詩詞。
突然,趙小甲直起身,終於想起一首梅花的詩來。
於是趙小甲連忙拿起毛筆,蘸好墨。
這首詩,就是王安石的梅花,趙小甲覺得梅花這個題目太直白,於是乾脆把題目改成更直白,更符合題目的“詠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