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五城兵馬司趕來救火時,茶樓已經烈火滾滾,所幸撲救及時,並未殃及周邊民居和鋪子。
高希和朱高熾死裡逃生,坐在街邊的石頭上歇息,滿臉黑黢黢的煙灰。
兄弟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笑了起來,四行淚水卻也流了下來,在臉上印出四道淚痕。
五城官馬司,還有趕來的應天府的官兵,終於認出了太子和四王爺,嚇得倒地就拜,就怕他們一個救護不力、查禁不嚴的罪過。
高希哪裡有心思和他們計較這個,隻是在可惜沒抓一個活口:“哼,倒是便宜了漢王,沒證據到父皇麵前去指證他。”
“那些刺客的家人多半也在高煦的手裡,就算我們拿住一兩個活口,也問不出什麼來,說不定這些人還會當場咬舌自儘。此事記下,我自有主意。”
高希恨恨地將手中的刀往邊上的青石板砍去,“咣”,電光火石,將站在不遠處警戒的兵馬司、應天府的幾個士兵嚇得一哆嗦。
永樂皇帝的身體,越來越不好了。
最近他常感胸脅滿悶、驚惕不安,又兼有身體困重的感覺,內心十分煩躁。
太醫說是少陽鬱熱的症候,用了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吃了幾劑,才好一些,就聽說了火燒喜慶茶樓這件事。
永樂皇帝何等聰明,立即明白是漢王朱高煦搞的鬼,卻不見高希和高熾來投訴,知道查無實證。
他的身子一天天衰弱下去,內心也越發焦慮,日日想著更立太子的事,隻是迫於文官集團的壓力,朱高熾也沒有什麼錯,且為兄長,符合祖製,一時之間要更立,沒有冠冕堂皇的理由,自然無從談起。
原本就煩躁,經“火燒喜慶茶樓”這件事一鬨,永樂皇帝知道朱高煦謀奪嫡位之心依舊不死,便更加不安,夜裡左右輾轉,不得入眠。
夫妻是緣,兒女是債,這話看來不錯。
永樂皇帝通共也就四個兒子,卻有三個為帝位明爭暗鬥幾十年,搞得他身心俱疲。
隻有小兒子朱高爔是奇葩,早前父子未相認時說“寧可為君臣、不願做皇子”。現在做了皇子,卻又對太子之位推三阻四,明擺著不肯做皇帝。
天下居然還有這樣的皇子!
永樂皇帝越想越氣悶,實在睡不著,便叫人重新點起燈光,看著燭光發呆。
篤篤篤,寢宮外有人敲門。
“什麼事?”永樂皇帝皺了一下眉,坐了起來,隨侍的小太監上來為他披了一件衣服。
皇帝都就寢了,還有人敲門,必然有大事或要事,不可拖延。
“陛下,楊閣老有要事,求見陛下。”劉公公在門外應道。
“讓他去書房稍候,朕就過去。”
永樂皇帝匆匆披了衣服起身,一走進書房,見楊士奇臉上似有欣喜之色。
楊士奇正準備行禮,永樂皇帝手一揮:“免了。閣老深夜來此,定有大事,說吧!”
“你們都退下,離得遠遠地!”楊士奇直接向劉公公等隨侍太監,還有殿前的親軍衛發號施令,這很反常。
顯然,他有大事要向皇帝彙報,絕不可以讓不相乾的人聽到。
劉公公揮揮手,太監和殿前親軍衛都退了下去,關上了房門。
“陛下,朱允炆傳來話了。”楊士奇靠近了輕聲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