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進的話深深的震撼了在場的所有人。
尊嚴,隻在劍鋒之上。
真理永遠都在大炮的射程之內!
大炮的作用原來不是守城的,而是用來丈量國土麵積的。
這種鷹派的發言,讓周圍的人全都是熱血沸騰。
身為武將的藍玉,更是忍不住大吼一聲:
“好,說的太好了!”
“咱們就應該用大炮,讓那些狗娘養的,好好長長教訓!”
藍玉的一聲怒吼,將朱元璋從失神中,頓時驚醒過來。
瞪了一眼魯莽的藍玉,朱元璋隨後看向李進,說道:
“照你的意思,你是想把這種火炮安裝在船上嗎?”
“要不然你怎麼出海倭寇?”
李進點頭,說道:
“那是當然。”
“這種火炮如果安裝到我們造船廠造出來的寶船上麵,絕對可以橫行天下。”
“到時候彆說倭島這個蕞爾小國,就連西洋那些國家,我也要讓他們嘗嘗咱們大明火炮的厲害。”
朱元璋眉頭微皺,說道:
“倭寇敢來侵犯咱們大明,剿滅他們理所當然。”
“但是西洋那些國家,跟咱們大明一直沒有交集,就沒有必要再去招惹他們。”
李進翻了翻白眼。
他們現在沒有招惹你們,不代表以後不會招惹你們。
要知道現在的地球就是一個黑暗森林,每一個文明或者說國家,都是一個帶槍的獵人。
被彆人先發現的結果,就是等到彆人超越你的時候,就會直接開槍,將你消滅。
這老黃肯定沒讀過書,連黑暗森林都不懂。
不過李進也沒有解釋,隻是聳了聳肩。
現在的當務之急,還是先把倭寇給全部剿滅,而後乘風破浪,直抵倭島。
將倭島徹底征服,這才是李進接下來的目標。
朱元璋看李進不說話,但是想起李進剛才的言語,也沒有強硬的要將這個基地納入朝廷管轄,反而說道:
“這個基地必須處於朝廷的監控當中,皇上一定要知道這裡所發生的一切。”
“即便這種火炮不放在武庫當中,那它的使用,皇上也必須要知情。”
李進不置可否,既然他把朱元璋帶到這裡來,自然就不怕皇上知道。
他就是要讓皇上知道這個基地,隻有這樣,他的出海大計,才能順利進行。
最近他在上滬縣,能夠明顯的感受到,外界人員不斷湧來。
這些人根本就不是災民,而是一些各種各色的人,李進最終認定這些人,都是探子。
具體是哪些人的探子,李進不得而知,但是這種情況也讓李進的警惕心大起。
畢竟如果因為這些人影響了自己的出海計劃,那他就真的哭都沒地方哭了。
要知道出海,征服倭島對於李進十分重要,如果再被擱淺,李進甚至因此要付出慘重的代價。
這也是為什麼李進這次帶著老黃,來進行一場小規模的閱兵。
他就是要借老黃的嘴告訴皇上,自己完全有能力徹底解決倭寇之患。
不僅如此,對於遠在海外的倭島,自己也有能力,征服那個蠻荒之地。
即便他們人口百萬,披甲數十萬,也不可能是自己的對手。
旁邊朱元璋在聽到李進打算將火炮裝到大船上之後,不禁眼前一亮。
當初和陳友諒在洞庭湖決戰,但是朱元璋就覺得如果陳友諒那種大船,可以裝載火炮,在水戰中將會占據天大的優勢。
但是陳友諒當時並不在乎火炮,反而依仗著自己船隻高大堅固,橫衝直撞,想要將自己撞下湖中。
結果被自己利用大船的笨重,不易掉頭的缺點,大敗陳友諒。
如果陳友諒大船上有這種火炮,朱元璋甚至都不敢想像洞庭湖水戰的後果。
隻怕現在自己的墳頭上,草都一人深了。
不,可能連墳頭都沒有,而是死無葬身之地。
朱元璋情不自禁有些後怕,朝李進說道:
“你造出來的船隻上麵,可以裝填多少這種火炮?”
李進伸出一根手指頭,朱元璋欣慰的點了點頭,說道:
“十門?那也不少了,不錯。”
朱元璋猶記得當初自己小船上,隻能裝載一門火炮的尷尬場景。
現在聽說大明海軍的船隻能夠裝填十門這種威力的火炮,已經是不錯的進步。
以這種威力的火炮,對方隻要挨上一下,隻怕就是損失慘重。
但是李進卻是搖了搖頭,說道:
“不是十門,而是一百門!”
“整整一百門這種火炮,老黃,你能想象這種船隻在大海上縱橫的場景嗎?”
朱元璋人傻了,剛才他還在為十門大炮感覺到心滿意足。
現在李進竟然給他直接擴充了十倍,整整一百門。
一百門這樣的火炮,朱元璋想到一百門威力巨大的火炮,萬炮齊發的場景,不禁有些頭皮發麻。
剛才不過才十門火炮,就能將方圓兩裡的動物儘數滅絕,那一百門火炮豈不就是方圓二十裡?
這也太恐怖了。
要知道方圓二十裡至少能容得下十萬大軍。
一艘大船所攜帶的火炮,就能滅絕十萬大軍?朱元璋此刻隻覺得自己腦子有些亂。
但是隨即,朱元璋就意識到不對。
一艘船怎麼可能裝得下這麼多大炮?
隻是一層甲板的船隻,即便再大,也不可能裝得下這麼多大炮。
“李進,你敢騙咱?你當咱沒有見過巨船嗎?”
“當初洞庭湖決戰的時候,你小子還不知道在哪呢!”
“陳友諒這麼大的船,都不一定能裝得下一百門火炮,更彆說你那個小船廠造出來的船。”
“一層甲板的船隻,根本就不可能裝得下一百門火炮!”
李進卻是十分淡定,說道:
“誰說我的大船隻有一層甲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