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惟庸一番話,可謂是把朱元璋說的是心花怒放。
正要開口誇讚胡惟庸時,旁邊的宋濂卻是出聲反對道:
“皇上,臣以為胡大人分明是胡說八道。”
“我大明乃是泱泱大國,豈會在意倭島的那些土地?”
“倭島與世隔絕了上千年,隻怕上麵的百姓,現在過著的還是茹毛飲血的日子。”
“再加上倭島四周都是大海,上麵的土地更加不適合耕種,咱們大明要來這些又有何用?”
“皇上,咱們決不能因為一些毛頭小利,就破壞我大明天朝上國的形象啊。”
宋濂句句泣血,看樣子今天是非要讓朱元璋收回成命。
替倭島剿平內亂,宋濂是支持的,但是趁火打劫,勒索倭島上的君主,宋濂卻是拒絕的。
因為多年的儒家思想告訴他,這樣做是可恥的,是不道義的,是不能長久的,會招來災禍的。
“無知的腐儒!!!”
朱元璋再也忍耐不住,直接怒斥道:
“平時滿口的仁義道德,卻是半點不懂國家大事。”
“你口中貧瘠的倭島土地,卻是金銀遍地。”
“你認為人家還在茹毛飲血,卻不知人家百姓的水平,都快趕上咱的大明朝了。”
“咱真不該讓你這種腐儒過來,簡直是冥頑不靈。”
朱標在一旁見朱元璋突然發怒,趕忙躬身求情道:
“父皇息怒,宋師也是為了咱們大明考慮,請父皇不要加罪於他。”
“哼,為了咱大明考慮?咱看他隻會為倭島考慮!!”
朱元璋怒氣未消,之前剛剛出來一個費清,被他滿門抄斬。
結果現在見到宋濂這副模樣,朱元璋覺得自己好像找到了問題的源頭,這禮部分明都是一丘之貉。
看樣子讀書讓這些人全都讀傻了,隻知道滿口的仁義道德,對待彆國都是如此的仁義和善。
哪怕是自己國家的利益受損,這些禮部官員好似覺得也是可以接受的。
大明跨海幫倭島平亂,勞師遠征動用的人力物力,花費的金錢無數,結果在宋濂口中,竟然是理所當然。
甚至連讓倭島賠付軍費,都是一種錯誤。
可笑,這些儒生簡直就是笑話!!
在場眾人全都沒想到,朱元璋會突然發怒,紛紛上前替宋濂說話。
不管如何,宋濂德高望重,乃是大明的文壇之首,對於大明文化事業的發展,貢獻出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朱元璋見到劉伯溫胡惟庸以及李善長紛紛開口,壓下心中怒氣,朝宋濂吩咐道:
“你們禮部出了很大的問題,咱就給你們一個將功贖罪的機會。”
“從今天開始,你們再選出幾人作為特使,咱要讓這些人出使倭島各地。”
“希望這一次,你們禮部不要再讓咱失望,要不然的話,後果你承受不起。”
宋濂張口還要再說,但是抬頭看到朱元璋冷漠的眼神,其中蘊含的殺氣,讓宋濂冷汗直冒。
不敢再廢話,宋濂沉默躬身應下。
而後朱元璋大手一揮,說道:
“你先下去吧,好好安排此次出使,咱不希望再出現叉子。”
宋濂最終還是離開了上書房,花白的頭發有些顫抖,作為儒家出身的他,還是不太能接受,朱元璋的做法。
但是朱元璋的決心,宋濂已經看到,知道再說下去,隻怕自身難保。
長歎一聲,宋濂緩步朝鴻臚寺走去,一切都來源於鴻臚寺,他倒要看看鴻臚寺的那位李進,到底有何能耐?
等到宋濂走後,朱元璋幾人繼續剛才的話題,朝劉伯溫說道:
“伯溫,難道咱不能直接拿下整個倭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