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見國,城主府內。
徐達一臉疑惑的看向李進,不明白李進所說的計劃,到底是什麼。
李進卻是微微一笑,而後說道:
“自然是建造東亞共榮圈,各國團結友好互助的計劃。”
“東亞共榮?”
徐達不明所以,問道:
“什麼意思?”
李進不慌不忙,伸手從茶杯裡沾了點茶水,隨後在桌子上,開始畫起了東亞的地圖。
“我們所處的地方,叫做亞洲。”
“而大明正處於亞洲東邊的中心地帶,因此被稱為東亞地區。”
“這裡不僅僅是包含著大明,還有蒙古,遼東,倭島以及朝鮮等地區。”
“我們現在占據石見國,相當於將建造東亞共榮圈,邁出了一大步。”
“等到日後,我們的目標應該是將這些地區以及國家,全部融入大明的領土之內。”
“畢竟我們大明身為天朝上邦,怎麼能看到周邊的兄弟國家吃苦受難呢?”
“不如把這些地方全部收入囊中,讓他們也成為大明的一份子,從而實現共同繁榮。”
徐達見李進桌子上畫的歪七豎八的地圖,一時間無法辨彆出哪裡是大明,哪裡又是倭島。
不過聽到李進的意思,好似要把蒙古以及朝鮮,倭島全部並入大明,這不禁讓徐達倒抽一口冷氣,反問道:
“朝鮮和漠北,也要納入大明嗎?”
“那是自然。”
李進點了點頭,理所當然說道:
“彆看朝鮮小國,地理位置卻是十分重要。”
“他們緊鄰著我大明東北地區,若是朝鮮不保,則大明遼東地區,亦將難保。”
“不僅如此,朝鮮南控倭島全境,若是以後想要徹底掌控倭島,朝鮮就必須要成為我大明的領土。”
“隻有從朝鮮進入倭島,距離最近,也最為方便。”
朝鮮的重要性,在未來將顯得越來越重要。
無論是倭島的侵華戰爭,還是漂亮國對華夏的打壓,都是選擇從朝鮮入手。
可以看到,朝鮮半島的區域,已經成為華夏的藩屏。
朝鮮半島北鄰遼東,南控倭島。
若是朝鮮半島失落敵手,則遼東不寧,而一旦遼東不存,則中原地區則時刻都可能陷入戰火之中。
古往今來,有多少勢力崛起於東北,而後依靠東北的鬆江平原,一步步的進攻關中,最終入主中原。
華夏的曆史告訴我們,守河北必守遼東,而守遼東就必然要保住朝鮮半島。
現在既然決定要鯨吞倭島,朝鮮半島自然一起打包帶走。
徐達愣愣的看著李進,總感覺李進實在是一個戰爭狂人。
倭島的戰爭還沒結束,而李進已經在策劃下一場戰爭,這實在是讓人匪夷所思。
“朝鮮自古以來就是華夏的藩屬國,若是驟然吞並,則可能會造成周邊小國人心惶惶。”
“而且朝鮮並沒有犯下大錯,若是悍然入侵,很可能會失去道義,讓我們大明成為口誅筆伐的暴虐之國。”
自古以來,華夏作戰講究個名正言順。
現在人家朝鮮這麼老實,明朝剛剛建立,就立刻前來朝貢。
而且可謂是年年朝貢,現在的都還有使者在鴻臚寺,常駐大明。
如果這樣的屬國都要去入侵,那麼大明周圍的小國,豈不就會人人自危?
可是李進卻是一副滿不在乎的說道:
“徐大帥彆急,這隻是一種戰略構想。”
“我們想要構建東亞共榮圈,朝鮮是極其重要的一環,可謂是核心部分。”
“再說現在的朝鮮,並沒有徐大帥想象的那麼風平浪靜,在國內同樣是烈火烹油,百姓民不聊生。”
“有時間的話,徐大帥可以讓皇上派遣錦衣衛去朝鮮國探查探查。”
“若是真的朝鮮國有變的話,我們大明大軍介入,也是理所應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