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中的聖旨,在湯和回府之時便一同送到。
雖然已經知道自己出征的消息,可是湯和聽到了聖旨的內容,也是氣的一口老血差點噴出來。
臨危受命,是自己請來的,但好歹也是解了朱允熥的燃眉之急。
可是,這派來的監軍是幾個意思。
兩人都是持了皇令,打不得罵不得不說,連自己動兵都要先問過監軍才能行令。
若隻是監視他湯和,倒也能理解。
他老骨頭一把,不跟小孩子一般見識。
可是這兩人在軍中,等同於朱允熥給他脖子上上的枷鎖。
做起什麼事來都會束手束腳。
這朱允熥,當真不是個玩意兒。
難怪朱元璋當初看不上朱允熥。
湯和恨不能現在就卸了盔甲,撂攤子給朱允熥為難。
可是話都說出去了,兵符也領了,他當然沒有後悔的餘地。
朱允熥是個廢物不說,竟然不分時候的給他上眼藥。
也不知道這孩子的腦子到底是咋長得。
“呸!混賬宵小!若不是為了北境的百姓,咱管他死活?”
湯和握著聖旨的手,氣的忍不住哆嗦起來。
一道聖旨,賦予了他權利,也等同於要了他的老命。
“爹,這朱允熥真不是東西,爹去替他分憂解難,守護北境,他不但一點感恩之心都沒有,還憋著害人。”
“若是北境失守,他真以為他那皇位還能坐的安穩嗎。”
湯軏憤憤的替父親鳴不平道。
“軏兒,不得放肆!”
湯和雖然心中也憤怒,可是
朱允熥現在到底是皇上,湯軏的話,很可能傳到朱允熥的耳朵裡,引起朱允熥的殺心。
他們湯家,雖然不問朝事,可是到底還是樹大根深,引人忌憚。
此番若不是北境有難,湯和也不願意站出來。
“黃口小兒,何必跟他一般見識。”
“我們原本就不是為了讓湯家重獲恩寵,又何必計較這些。”
“隻要北境守住,擊退外敵,咱老湯家,也算沒有愧對先皇了。”
湯和歎了口氣,默默的將手中的聖旨放在了身邊的桌案上。
“可是!他欺人太甚!”
湯軏還想說什麼,卻被湯和厲聲打斷:“軏兒!”
“我們護的是大明百姓,衛得是大明國土。”
“隻管做好你自己的事情。”
“他的心思擺在明麵上,倒也是好事。”
“總比像對待雄英那般,背地裡插刀要好得很。”
湯和眼中綻出一絲憐憫。
可惜了朱雄英那個孩子。
若沒有朱允熥這麼折騰,大明何至於會落到如此境地。
見湯軏仍舊心有不甘,湯和才拍了拍湯軏的肩頭說道:“走吧,備程,你跟老子一同,咱爺倆重回戰場大殺四方。”
湯軏一怔,神思仿佛又回到了以前馳騁戰場的時光。
眼中一亮,壓低了心中的興奮,沉聲道:“是!”
為了及時支援北境,避免戰事擴展,湯家父子當然義不容辭,不過隻用了兩日的時間準備,便踏上了征程。
而此時,朱允熥要麵對的另外一個問題,便是卷
土重來的蒙古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