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有一小撮人,一直在用各種方式挑刺。
但是依然抵擋不住更多的觀眾的觀影熱情。
時間進入國慶當天,《長津湖之水門橋》重新了前作《長津湖》的盛況。
無數觀眾笑著走進影院,紅著眼眶出來。
影迷們不吝對這部電影給予好評,儘管或許可能的確有“愛國情懷”的加持,但是那又如何?
就如同影迷觀影之後的寫下的話:“七連在任務麵前沒有如果,我們在愛國麵前,請記住,也沒有如果!”
““特彆特彆好就是...哥...我特彆特彆想你...”拚命忍住眼淚,可是在最後報數的時候還是忍不住淚崩!感謝先輩們的熱血奮戰,才有我們的幸福生活!愛自己,愛家人,愛祖國,幸福生活,就是對他們最好的回報!”
“整部電影從頭哭到尾,比第一部《長津湖》還要震撼,七連戰至最後僅剩萬裡,九連全員犧牲,淚崩!”
“誌願軍戰士一代人打了五代人的仗,換來的如今盛世,如果沒有他們,哪有如今安穩幸福的合家歡?”
提到《長津湖之水門橋》,那麼自然脫不開影片當中令人震撼的死亡瞬間!
“在如今和平的年代,如果有哪一部電影可以點燃年輕人的民族之火,那麼這部電影就絕對值得一看!”
“《長津湖之水門橋》無疑就是這樣一部電影,影片對於戰士群像的表現,充滿著豐富細膩的人物刻畫,與強烈飽滿的情感張力。
第七穿插連接到炸毀水門橋的任務之後,奮不顧身地投入戰鬥,個個慷慨赴死,以自己的生命完成戰鬥任務,那些死亡場景觸目驚心,讓人久久不能平靜。
這些戰士們也是像我們一樣,有血有肉、有親人朋友的普通人,但是為了保衛祖國與家人,他們不惜獻上自己的身家性命,為祖國人民搏一個和平的未來。
這場戰爭結束之後,部隊清點人數的時候,伍萬裡報道:七連應到157人,實到1人,這一句穿透了多少人的心,讓人禁不住哽咽。
水門橋一戰,戰爭之慘烈殘酷,戰士之奮不顧身慷慨赴死,集中體現在影片中的5個死亡瞬間。
打不死的英雄,談子為,談子為是七連出來的,以前是七連連長,後升為營長,驍勇善戰,被稱為“打不死的英雄”,伍萬裡對他崇拜得五體投地。
但談子為並不喜歡這個綽號,當一舉攻破敵軍王牌北極熊時,伍萬裡叫他“打不死的英雄”時,他語重心長地對伍萬裡說,戰場上沒有打不死的英雄,也沒有凍不死的英雄,有的隻是軍人的榮耀。
談子為給伍萬上了他軍人生涯裡重要的一課。
九連與七連都接到炸毀水門橋的任務,在七連趕到水門橋之前,談子為帶領九連率先炸橋,非但沒有成功,而且傷亡慘重。
談子為與前來的七連連長伍千裡討論炸橋的情況,商討如何部署,如何以有限的武器完成炸橋任務,沒有人知道,那時他已經身負重傷。
但他隻字不提,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談子為還在為戰鬥任務做縝密的部署,話說著說著,身體倒地不起,就這樣平靜地犧牲了。
最後的時刻,談子為臉色灰白,卻堅毅而穩如泰山,對於“死亡”他保持沉默,依然冷靜地做著戰鬥部署。
打不死的英雄,也是血肉之軀啊,也在戰友們麵前倒下了。談子為的死,是這場戰役諸多死亡場景中最為平靜的,卻是那麼的讓人動容,讓人心痛不已。
得有多深的信念,才能忍受著這巨大的痛苦,而保持頭腦冷靜地為戰友們接下來的戰鬥思考、布局?
平河,平河是個神槍手,他總是能在關鍵時候,準確地命中敵人。他沉默寡言,在戰鬥卻勇猛精進,是把好手。如果說在《長津湖》中,對平河的人物刻畫還比較單薄,那麼《水門橋》中,則向我們揭示了平河這個人物的內心世界與情感脈絡。
在炸橋行動之前,平河對伍千裡說,想跟萬裡說句話。伍千裡拍拍他的肩膀說,仗打完了再說吧。
可以看得出來,伍千裡此時並不建議平河說出那件事。
可是平河還是說了出來,最後萬裡的回答,讓他卸下了重擔,重新投入戰鬥。
平河之死,是這部影片中最慘烈的死亡瞬間之一。相信所有人都無法忘記,他的胳膊被敵軍坦克反複碾壓的時候的隔著屏幕都讓人感覺到了撕心裂肺的疼痛,那些抱著炸藥包衝向敵軍陣地的英雄們,都是承受了多大的痛苦又從何而來這樣大的勇氣?
餘從戎,這個風趣幽默,樂觀堅定戰士,有他在,七連裡永遠笑聲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