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的神明埋骨地裡,時不時湧動的潮汐,居然跟千年前的長夜有關嗎?
考慮到那段曆史裡倒下的眾多神祇,倒也不是太讓付前意外。
現在神奇的地方是,明明自己位階還要高出一層,但對於蘇糕描述的潮汐,感受竟是很不明顯。
感知強到這種程度嗎,還是另有特彆原因?
原本前麵一路追逐下來,是想一窺千年之奧秘。
而之所以沒有阻止蘇糕最後的冒險,一方麵是尊重她的原則,另一方麵也考慮過她的特殊體質。
長夜裡的回響,說不定有特彆的好處。
當然也將是個完美的觀察對象,幫助理解長夜裡的真實。
沒錯,蘇糕同學的誌願者角色還在繼續。
不過居然真的有如此鮮明的對比,多少還是讓人意外的。
蘇糕提到的混亂,付前倒是能感受到一些。
這個夜晚遠沒有表麵上那麼平和寂靜,甚至小朋友夢裡麵的景象雖然看著浮誇,但論不友善程度,明顯還是這裡高得多。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僅僅坐在這裡片刻,付前已經發現了不止一塊夜空的“碎片”。
當然不是真的碎成一塊塊,而是不同區域的星星,似乎在遵循完全不同的運行規則。
所有東西全亂了。
比喻一下的話,就像布滿浮冰的一缸水伸進去攪了攪,看似依舊通透,實際一塊塊碎冰早已經把表麵切割,並各自旋轉。
如果有占星師之類的話,怕是撐不住三秒就要吐血而亡。
相比之下,“潮汐”的描述就有些抽象了——但似乎是真實存在的。
此刻源自蘇糕手心的裂痕,已經是在以驚人的速度蔓延,並且比以往要細碎得多,也淩亂得多。
剛才關於浮冰的比喻,竟是眨眼間在她身上得到了完美體現。
體表片片細碎白瓷碰撞旋轉,彙聚成團團渦流,仿佛以此對抗潮汐的拍打。
不僅如此,痛楚,錯位,脆弱……付前並不是什麼抽象派大師,但那一刻還是在這種律動裡解讀出了眾多負麵概念。
不隻是比自己感受到更多,她還在遭受更多。
甚至這些激蕩的碎片,正繼續推動著身體的徹底崩潰,比如說雙眼。
蘇糕低頭凝視的動作依舊不變,付前卻已經看到滴滴鮮血落入手心。
“我好像看到了更多。”
但付前還是沒有嘗試去幫忙。
蘇糕同學確實給自己帶來了新的收獲,與此同時,她的收獲好像也不止這些。
身體的異變下,她整個人竟是進入了一種特殊的平靜,從那已經有些異樣的嗓音裡就能聽出來。
“描述一下。”
下一刻付前隨口示意,一如前麵對誌願者的要求。
……
“無所不在,風暴之潮充斥所有地方,我可以聽到眾多的和聲……
“星空,心靈,深淵,各種不可思議的所在……沒有事物可以幸免,沒有東西不會破碎……”
而蘇糕永遠都是如此配合,甚至低沉訴說同時,另一隻已經鮮血淋漓的手抬起來,跟破碎的肢體握在一起。
“這是真正的末日,但所有的意誌都在掙紮……我想這就是為什麼長夜還是會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