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了這一點,才會明白,無間道3裡,劉建明手持著槍,大聲喊道,“劉建明,你被捕了!”
然後,錄音帶裡,放出的是他自己罪證。
很多人覺得這種曝光和反轉有點無厘頭,事實上,這才是他必然的歸宿,明白了他內心的渴求,就會明白他那一場戲,究竟在表現何等的瘋狂,渴望,執著,和精神分裂。
有人認為,劉建明瘋在那一顆打進他頭骨的子彈。
不,事實上,他早就瘋在了第一部。
在他所處在那樣的環境裡,日複一日,渴望洗白自己,又步步小心謹慎。
他是一個惡人,又是一個十足的可憐人。
divcass=”ntentadv”這是他身在無間地獄裡的必然歸宿,他走不出自己的心魔。
而與之對比的陳永仁呢,他是個癲狂的痞子,是個好狠鬥惡的狠人,是連警察看了都要皺眉的瘋子。
所以才會有那麼多的台詞,“你說,你光是故意傷人就已經好幾次了,我千方百計跟律政司的人說你心理有問題,叫你去看心理醫生。”
“你還到處打人。”
“你是不是真的心理變態啊?”
為什麼呢?因為他心理高壓,他的心理狀況處境一點沒比劉建明好到哪裡去。
所以在心理醫生那,他才能終於睡穩一個安穩覺。
他才能吐露自己的心聲,撕開自己惡臭的表麵,露出其下的光輝。
“我其實,是個警察。”
在街上,遇見自己的曾經相愛的前女友,如今已經帶上一個孩子了,在這一刻,也許陳永仁會為自己此刻的身份而感到逃避和羞恥。
他轉身的刹那,內心在想些什麼,是我們無從去考量的。
一直到全劇的最終,劉建明渴望洗白上岸,陳永仁也渴望收網上岸,堂堂正正的做人,他們太渴望清白,因為他們有太多的事,需要清白之後才能去做,兩人都有自己瘋狂的理由。
於是,這兩個可憐人,就這樣命運交織在了一起。
這就是為什麼韓琛死了,這劇卻遠沒完結的原因,有些人會覺得,這不就是個抓大哥的警匪片嗎,大哥都死了,有必要為了一個小間諜,還大費周章的繼續往下拍那麼多?
因為至少在1,韓琛死不死的從來不是重點,兩個可憐人的命運交織,能否上岸才是重點。
所以,無間道宏觀來看,它是一部細膩無聲,傳遞出兩個陷入瘋癲,日複一日焦灼的兩段人生。
警匪片的劇情為表,無間地獄的感覺為內裡,這就是無間道被閹割掉的另外一半。
這就好像,霸王彆姬這部劇,它本質上是披著戲劇的皮,但它內核貫穿的情緒其實是個男男苦情劇吧。
程蝶衣的性格扭曲,愛而不得的味道,才是這部戲想闡明的東西,一切時代的背景更迭,隻是加重這個悲劇的推動力。
很顯然,無間道也是這個層次的,一切劇情的推動力,隻是最終推導向兩個命運交織的可憐人,碰撞到一起的推動力罷了。
它一切努力想展示給你看,想讓你知道的,是兩人分分秒秒,不斷遞進的崩潰內心。
這一點,甚至從整個劇情的走向上可以看出。
陳永仁想上岸,上司死了,資料調不出來。
終於要上岸了,資料被刪了!
劉建明想上岸,費儘周折,殺上司,殺老大,結果自己的把柄又被攥到了,那種折磨和崩潰感,無間道希望觀眾感受到的,其實這種情緒。
而不是隻是當個警匪片在看。
像是劉建明最後,槍殺他的同事,何也,因為他壓根不想當什麼內鬼的老大,這壓根不是他想的,因為他恐懼。
他恐懼一切知道他身份的人,他迫切的需要洗白,徹徹底底的洗白。
他需要守護他現在擁有的一切。
警隊的明日之星,同事眼裡的可靠同事,上司眼裡的得力下屬,下屬眼裡的完美上司,以及相愛的完美妻子。
他要守護這些,他隻想乾乾淨淨的做人!
所以,他槍殺掉了同為內鬼的對方,他不需要任何一個人知道他的身份。
這兩人求而不得,一輩子活在分分秒秒內心煎熬裡的感覺,才恰恰應了電影的名字。
無間道。
八大地獄之最,無間地獄,為無間斷遭受大苦之意。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