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中英經濟與中英戰爭(十二)_文明破曉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遊戲競技 > 文明破曉 > 第452章 中英經濟與中英戰爭(十二)

第452章 中英經濟與中英戰爭(十二)(1 / 1)

莫裡循是澳大利亞人,談到審判澳新軍團的時候神色自若,這份涵養讓吳有平很是佩服。聽聞吳有平提起要在媒體戰中夾帶點‘宣傳’,莫裡循甚至很欣賞這個看法。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app,&~更多.免費好書請下載塔~讀小說app。

與會的不僅有莫裡循,還有農業部負責特色經濟作物的一位呂司長。呂司長負責的就是西南地區特色經濟作物,聽到要為廣西白棕繩做宣傳,神色中全是歡喜。

等莫裡循說完,呂司長立刻介紹起此事,“主席對經濟作物太了解了……”

“彆亂說話!”吳有平不客氣的打斷了呂司長的發言。

呂司長一愣,不明白吳有平這是何意。不少特色經濟作物的安排都是何銳安排的,反饋的信息也都是好消息。就在呂司長不知所措的時候,吳有平正色說道:“不要什麼事都往何主席身上扯。種植劍麻是中央的安排,由當地同誌們辛辛苦苦工作,研究,完成了種植。若是種得好,就往何主席身上扯。那麼種的不好,又該找誰負責任?呂司長,科學就是科學!”

被吳有平這麼講,呂司長當然不服氣。但呂司長也不得不承認,吳有平的態度更合理。此時莫裡循打起了圓場,“在廣西推行的如何?”

呂司長儘快平複一下心情,才情緒不高的說道:“從23年開始,就在南方嘗試規模化種植。24年後,隨著我們進入西南,開始在廣西一些土地貧瘠的地區開始種植。除了種植之外,也開設了研究所。比較起來,廣西種植的劍麻生長的非常好。劍麻這種植物耐貧瘠,雖然需要的雨水多,卻不耐浸泡。廣西很多貧瘠地區恰恰符合這種條件。除了廣西,我們也在緬甸有類似地理環境的地區開始推廣種植,那些地區本就人口稀少,推行起來難度很小。”

聽了這話,吳有平腦海中不禁浮現出鐘義府有點得意的神色。在能夠指揮戰區的將領中,徐乘風沉穩,鄭四郎激烈,胡秀山細致,程若凡聰明,鐘義府屬於綜合型,相當圓融。

在緬甸推廣劍麻,鐘義府明顯是想為以後做準備。而且這麼做也不是沒有道理,戰爭需要大量物資,如果能夠就地取材,的確可以大大緩解前線壓力。在就地取材的同時,還能拉動經濟。但吳有平覺得鐘義府有其他想法,隻是吳有平現在還不想戳破。

讓農業部就廣西貧瘠地區發展劍麻產業的前景做個評估報告,吳有平詢問莫裡循,“莫部長,你認為此事好宣傳麼?”

莫裡循很是自信,“我們商務部裡麵不缺乏這樣的人,即便沒有擅長宣傳的,可以從江南雇個團隊。把白棕繩給宣傳出去。”

點&~為:塔讀小說app

鐘義府正準備散會,低頭看到了手上的電報,就問道:“部隊裡誰對三國比較了解?”

同誌們互相對視,大家或多或少都知道些三國的故事。但誰也不敢說自己真的了解三國演義,想了一陣,有人說道:“於岑師長好像挺懂三國。”

“對,我見過他平日裡就帶了本三國演義在看。”

“請於師長到我這裡來。”鐘義府命道。

於岑指揮的師參加了兩次進攻西孟加拉地區的戰鬥,損失雖然不大,但體力消耗很大。此時他和其他參加了激烈戰鬥的部隊一起回到昆明修整。接到命令,當即趕到了鐘義府的辦公室。一見到鐘義府,就舉手敬禮,“司令,於岑前來報到。”

“於師長,我看過你的報告。你在報告裡認為如果下一次進攻西孟加拉地區,最好能夠繞路尼泊爾。不知你為何這麼考慮?”

於岑心中一喜,原來自己的報告真的被鐘義府看到了,便果斷答道:“司令,尼泊爾已經被英國控製,但該國始終想擺脫受控製的地位。現在英國在進入西孟加拉地區構築了很堅固的野戰工事,我們可以走尼泊爾,繞到英軍後方發動進攻。”

“我們可以派輕步兵走尼泊爾,但是英軍陣地上都是重火力,你想讓輕步兵衝擊英軍的堅固陣地麼?”

“我認為,我們的目標應該是英軍的交通線和柴明達爾稅收體係。根據戰俘營的吳佩孚將軍送來的審問情報,印度本地人對柴明達爾十分痛恨。尤其是印度低種姓百姓。我們之前兩次進軍西孟加拉地區,在摧毀這些稅收係統的時候,當地百姓完全沒有任何參與到與我們對抗的行動中。而且被俘的印度士兵們聽到這些,不是高種姓出身的士兵都很高興。”

柴明達爾是英國人在印度構建的‘包稅人’製度,包稅人的工作是完成英國分派下去的稅收額度。隻要完成了這個額度,英國統治者並不在意包稅人乾了點啥。鐘義府看到的報告中說,這幫柴明達爾已經開始收水稅。以至於激發了印度人民的極大仇恨。

本書~.首發:塔讀小說app&——免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明白了。你先回去吧。”鐘義府命道。

等於岑離開,鐘義府稍加思考,就確定了吳有平那封莫名其妙的電報是什麼意思。

打仗靠的是物資,也就是農耕階段說的‘錢糧’。緬甸盛產柚木等高級木材以及紅寶石,阿薩姆地區則盛產茶葉。商務部,農業部,對此自然有看法。

隻要把道路修通,非常多的商品就能通過滇緬公路運到中國來。茶葉是高利潤產業,自不用說。負責經濟的部門自有人前來帶話,後勤部門向鐘義府彙報,鐘義府當時就表示‘不想聽’。隨即有告訴後勤部門的同誌,“我們隻用管有沒有超出預算。”

經濟工作本就是吳有平負責,吳有平應該知道這些事。那麼這句話的意思就相當值得玩味,鐘義府個人並沒有說過他並不想在戰爭結束後把緬甸作為籌碼,交還給英國。

這不僅僅是因為中國為了緬甸付出太多,更因為鐘義府在緬甸視察過後發現,與緬甸接壤的雲南省在中國都屬於窮困省份。與雲南比,緬甸還要再窮些。如果把緬甸交還給英國,等於親手把緬甸人民送回到火坑裡。不占領印度,鐘義府還能接受。因為到現在為止,國防軍並沒有在印度建立起新政府。但上緬甸地區已經阿薩姆地區已經建立起了新的管理當局,除非將這些人帶回中國,否則國防軍一旦撤出,加入管理當局的緬甸本地革命者就會被英國人屠殺。

吳有平的電報隻怕是在很有分寸的在提醒鐘義府。即便知道這些,鐘義府卻還是不肯放棄。背信棄義,把革命者推入火坑,鐘義府無法接受自己做出這樣的事情。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


最新小说: 聽書客:茶館誌怪 九霄無根客 鴉咒 關東詭事異聞錄,我是出馬仙兒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故事 漢末烽煙,特種兵王的爭霸之路 重生楊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 浮世離歌 三國:無冕之相 曆史奇人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