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法國大使聽聞何銳將在8月5日結束對日本的訪問,回到京城。大使把心一橫,打電話到中國外交部,詢問他能否親自接機,並且與何銳就法國對德國宣戰的事情進行討論。
外長李時光沒有立刻答應,也沒有立刻拒絕。他告訴法國駐華大使,“中國政府已經將中德外交關係從公使級降為代辦級。而中國政府反對波蘭政府參與瓜分捷克斯洛伐克,中國政府反對德國入侵波蘭,但是中國政府不可能因為法國與波蘭的協議,就對德國宣戰。”
法國駐華大使拿著聽筒沉默不語。過去近一年時間中,歐洲民眾對何銳評價不多,卻普遍認為何銳是一個鼓動歐洲內部爆發戰爭的男人。當英法因為德國入侵波蘭而不得不向德國宣戰後,大部分歐洲人都陷入了震驚。少數表達後悔的文章,全都認為“若是去年聽何銳主席的建議,戰爭隻怕已經結束了!甚至有可能不會爆發戰爭!”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現在歐洲已經有人開始用“第二次世界大戰”來描述此次戰爭,法國人民現在非常期待中國能夠對德國宣戰。但是法國駐華大使個人感覺,作為法國準盟國的中國會給法國非常多的援助,但是在德國對華宣戰前,中國不會對德國宣戰……除非英法先與中國就戰後的利益做好劃分。
但此法國駐華大使此時被賦予了很大的責任,他不能乾等著。思前想後,法國駐華大使再次說道:“李部長,中國不會對德國宣戰,並不和我去機場迎接何銳主席衝突。”
外交部長李時光能理解法國駐華大使的感受。最後說道:“你可以去迎接何銳主席。但是其他的事情,得看何銳主席的決定。”
8月5日中午,龐大的中國京城的機場特彆候機室內坐滿了外國人。這些人要麼是記者,要麼是各國駐華大使。英國、美國、荷蘭等國的駐華大使都請求親自來迎接何銳。這些國家的大使覺得自己未必能與何銳說點什麼。但是親自來迎接何銳歸國,本就可以表達善意。
果然,何銳歸國的時候看到這麼多外國大使,向他們揮手致意。隨後在接待環節裡與他們一一握手。輪到法國駐華大使,大使上前緊緊握住何銳的手,“主席先生,中法兩國有著傳統的友誼。”
何銳聽到這裡,微笑道:“我聽說法國已經在5日上午對德國發動了進攻,不知這個消息是不是真的。”
法國駐華大使知道,這個消息是真的,他便答道:“具體情況,能否讓我專門向主席閣下講述?”
“今天一起吃個晚餐?”何銳問。
法國大使大喜過望,連忙點頭。何銳放開法國駐華大使的手,繼續與後麵的外國駐華大使們握手。
記者們看著這一切,已經有美國記者快速在小本子上寫了一句,“何銳宛如皇帝接受屬國使者問候一樣”。就準備參加接下來的記者招待會。
本小。說首--發^站點&~為@:塔讀小說app
招待會上沒太多新意,中國依舊反對侵略,但是與捷克斯洛伐克那次不同,當時中國特使表示,隻要捷克斯洛伐克向中國提出請求,中國政府願意提供軍事援助。但這次中國政府卻沒有任何這個方向的講述。
何銳結束了記者招待會,一座進車裡就問:“法國進攻的情報在哪裡?”
當即有人遞給了何銳一份報告。打開一看,地圖上的標記顯示,至少有3個軍的法國部隊離開馬奇諾防線,向著德國的齊格飛防線進發。
防線工程是1936年德國占領萊茵蘭之後開始構築的,至1939年基本建成。防線從德國靠近荷蘭邊境的克萊沃起,沿著與比利時、盧森堡、法國接壤的邊境延伸至瑞士巴塞爾,全長達630千米。
看完這些基本情況,何銳合上了資料。以法軍當下的戰鬥力,他們完全沒有能力攻破齊格飛防線。從現在開始再給法國一年時間,英法聯軍也不可能攻破齊格飛防線。更何況現在的英法聯軍正在組建,英國正在與法國組建聯軍司令部,並且運輸兵力、裝備、物資。把這些物資運過狹窄的英吉利海峽,也得一個月。..
指望英法發動反攻,至少要在一個月後了。
當晚,法國駐華大使到了何銳住處,人民路7號。晚飯已經準備好,晚餐的前半段,何銳靜靜地聽著法國駐華大使的發言。法國政府做的都是空手套白狼的打算,希望中國能夠參加英法聯軍進攻德國,卻不提任何具體好處。在承諾方麵說了非常多,卻空無一物。
聽到這裡,何銳也大概清楚了,這才說道:“中國將派遣5個戰鬥機大隊前往法國,作為撤僑進行護航,希望能夠得到法國政府的協助。如果在撤僑期間遭遇到各種威脅,這支空軍力量將對法西斯力量實施打擊。”
“5個大隊?500架戰鬥機!”法國駐華大使眼睛亮了,歡喜的強調了一下。
怕法國駐華大使太過興奮而故意曲解什麼,何銳隻能強調:“這5個航空大隊並不接受英法聯軍的指揮。”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法國駐華大使倒沒有瞎搞的意思,他連忙解釋道:“我一定會向我國政府轉達此事。另外,我國政府的商務部長即將抵達中國,他此行的目的是在中國采購軍事裝備,重點是飛機與火炮。”
“讓他找中國商務部。”何銳看似輕描淡寫的答道。但法國駐華大使很清楚,這話可一點都不輕鬆,如果德國確定中法之間的武器貿易,就完全有理由向中國宣戰。
8月15日,美國商務部長向羅斯福總統遞交了最近幾天的英國訂單。由於美國國會通過了兩洋海軍法,以及擴軍90萬的征兵法案。為了給這些美國大兵裝備上武器,即便美國的那些軍工企業滿負荷開始運行也不夠,美國總統特使霍普金斯開始整理美國的產業鏈,讓許多美國企業轉產軍工品。
英國的軍工企業從1937年,也就是前年已經開始擴大生產,但是產能依舊不足。所以一部分英國向美國下了一部分訂單。
羅斯福最希望的是戰爭趕緊擴大,削弱了英法統治,才能創造出有利於美國的戰略局麵。所以羅斯福不在乎賺到的這點錢。當他掃過統計表後,有點訝異的發現,這些進口的數量非常小。就這麼點錢,怎麼都不該被商務部長拿來給自己看。
而商務部長則說道:“總統先生,就我們所知,英國向中國下的訂單至少是給美國下單的10倍。”
羅斯福冷靜的沒有開口,他知道自己的商務部長一定會給出解釋。而且這個解釋要比現在的內容更有衝擊力。
“總統先生。到現在為止,中國官方從英國借了5億英鎊,中國民間從英國借了7-12億左右的英鎊。現在英國方麵需要的是武器生產的中間產品,而不是最終成品。譬如,英國不缺乏生產子彈的兵工廠,但是缺乏生產子彈的火藥。這幾年,洛克菲勒與中國在石油與重化工領域有很深的合作。而中國商務部從去年開始,就與英國開始談判,中國可以用這些中間品來還債。”
羅斯福已經明白中國正在搶生意。很明顯,中國從慕尼黑會議後的大半年裡著實搶到了生意。但羅斯福並不在意,中國就算是欠了英國15億英鎊,也不過60億美元。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角度,這點錢算不上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