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決定從中國進口這些產品麼?”羅斯福問。
塔讀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中國政府與英國和法國達成了協議,中國欠這兩國的債務現在可以被英法兩國用來在中國購買戰爭物資。由於中國好像給的價格比較低,英法現階段都傾向於從中國購買。整體看,中國是想當大號的日本!”美國商務部長不快的說道。
羅斯福沒有回答,他直覺的認為何銳貌似不會這麼淺薄。但是羅斯福也搞不清楚何銳的具體目的。至少何銳又表達了一次中國沒有通過戰爭擴大領土或者殖民地的看法,這個態度在英法國內得到了兩國民眾的讚賞。
與商務部長談完,羅斯福又與國務卿赫爾談了一次。美國駐波蘭大使館位於華沙,雖然不知道波蘭其他地方的戰爭打的如何,但是在華沙的美國大使館已經發來電報,德軍已經在15日包圍了華沙。這足以證明,波蘭實際上已經戰敗了。
波蘭有110萬軍隊,這個數量比美國現在大擴軍後的規模還大。而且這110萬軍隊都是經過訓練的部隊,美國現在征召到兵營中的80萬軍隊,很多連基礎軍事訓練都沒有完成。如果是德國殺上了美國國土,美國軍隊隻會敗的更慘。
這天晚上,羅斯福總統和秘書們玩到半夜才沉沉睡去。總統睡的不錯,以德國的海軍力量,絕不可能登上美國的領土。能夠殲滅110萬波蘭軍隊的德軍,一定可以把歐洲攪得天翻地覆。美國機會也就來了!
就在羅斯福總統與秘書們胡天胡地的時候,莫斯科接到了德國發來的緊急電報,斯大林這幾天的注意力基本都放在了戰爭上。但德軍進展的太過於迅速,蘇聯也搞不清楚發生了什麼。
拿到電報的時候,斯大林正精疲力竭的準備休息一下,得知波蘭來了電報,斯大林立刻清醒過來,趕緊看了起來。柏林來的電報內容很客氣,“如果蘇軍再不派軍隊進入‘德國勢力範圍以東’的地區,那裡將形成政治真空……”
斯大林看完,就確定德國正在根據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中的密約部分向蘇聯發來消息,提醒蘇聯可以動手了。
這消息不僅沒有讓斯大林感到歡喜,反倒讓斯大林總書記感到了不安。現在的蘇聯紅軍即便是傾巢出動,對波蘭發動突襲,也沒辦法打出眼下德國的戰果。根據蘇聯紅軍總參謀部的推演,蘇聯的進攻打到華沙,需要至少2個月時間。
一時間,斯大林突然想到了何銳對於蘇聯與德國之間爆發戰爭的判斷,“如果蘇德接壤,爆發戰爭的概率是100%。”
原文來自於塔≈
斯大林此時隻覺得非常擔心,何銳的判斷並不稀奇。如果蘇德之間存在一個緩衝區,兩國之間爆發戰爭的幾率會大大降低。
於是斯大林就召開了政治局會議。在會議上,蘇共政治局委員們都認為搞出一個緩衝區是不錯的選擇。但是政治局委員們也提出了一個問題,“德國會接受建立一個緩衝區麼?”
斯大林沒辦法確定。德國在入侵的頭幾天曾通過駐莫斯科大使舒倫堡敦促蘇聯“發揮作用”。這次的長電報後半段,德國為莫斯科提供了詳細的出兵聲明建議。
蘇共政治局委員們並不知道密約,政治局委員們經過討論後,都認為,如果蘇聯不出兵,德國會占領整個波蘭。德國占領整個波蘭,對蘇聯很不利。
如果蘇聯此時支持在波蘭東部建立一個新的波蘭政府,這個波蘭政府就會遭到納粹德國的繼續進攻。那時候蘇聯軍隊要不要與德國軍隊交戰?
經過一番討論,斯大林發現不少蘇共政治局委員不經意間就透露出了他們心中的民族主義情緒。波蘭東部的領土原本就是蘇聯在1921年蘇波戰爭後被迫讓出來的土地,當時指揮此次戰役的就是圖哈切夫斯基與斯大林。拿回這塊土地,斯大林的失敗就能夠得以洗刷。
最後,斯大林總書記認同了蘇共政治局得出的結論。8月17日,波蘭政府和波軍統帥部已越過邊界逃往羅馬尼亞。
8月17日淩晨3點,莫洛托夫傳喚波蘭駐莫斯科大使瓦茨拉夫·格日波夫斯基,並遞交了聲明:
“波蘭和德國之間的戰爭,揭示了波蘭這個國家內部之腐敗,在十天的敵對行動中,波蘭已經失去了它所有的工業區和文化中心區。華沙作為波蘭的首都,已經不複存在。波蘭政府已經解體,不再顯示出任何存在的跡象。這意味著波蘭這個國家及其政府其實已不複存在。同樣,蘇聯和波蘭之間締結的協定也已不再有效。在失去裝備和有希望的領導下,波蘭已成為處處充滿危險和意外的地方,這些原因可能對蘇聯構成威脅,到現在為止仍然中立的蘇聯政府,麵對這些事實再也不能保持中立的態度。
蘇聯政府同樣也不能無視生活在波蘭領土上的烏克蘭和白俄羅斯人,他們正任命運擺布、手無寸鐵。
塔讀小~。說—.—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在這種情況下,蘇維埃政府指示紅軍最高司令部命令部隊越過邊界,並保護烏克蘭西部和白俄羅斯西部居民的生命和財產。
同時,蘇聯政府提議采取一切措施,讓波蘭人民擺脫他們不明智領導人強加於他們自身的戰爭,以確保他們能過上和平的生活。”
8月18日,蘇聯紅軍越過曾經的蘇波邊界,因為蘇聯此時認為波蘭已經不存在政府,所以邊界無效。蘇軍在當地親蘇人士的帶領下,開始向西快速推進。
波蘭軍隊本以為蘇聯會來幫助波蘭,所以大量軍隊逃往波蘭東部,準備與蘇軍彙合,一起反擊德軍。現在突然得知蘇聯軍隊殺進來,要接管波蘭東部。整個波蘭軍隊再無鬥誌,全麵瓦解。
蘇軍推進的極為迅猛,而此時的德軍則放慢了推進速度,留給蘇軍趕來的時間。隻有古德裡安指揮的裝甲部隊為了構建有利的防禦陣地,占領了一部分納粹德國之前許諾給蘇聯的一部分波蘭領土。
9月5日,當蘇德兩國軍人們紛紛握手交談,護送禮物後,德軍向趕來的蘇軍讓出了這些土地撤回德國分到的地區。自此,波蘭戰役即告結束。
之後的一個月,蘇德兩國因為人員問題,進行了交流。蘇聯從中得到了不少數據。此戰,波軍死亡66700人,被德軍俘虜69.4萬人,被蘇聯紅軍俘虜21.7萬人(含投降數),10萬人逃至鄰國。德軍死亡10600人,傷400餘人。
這個戰爭結果把蘇聯以及歐洲各國嚇的夠嗆。英國方麵認為,德軍首次成功地實施“閃擊戰”,顯示了坦克兵團在航空兵協同下實施大縱深快速突擊的威力,對軍事學術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而在中國,何銳則給了軍委一份評估報告……德國在實施武裝力量的動員與展開措施中,采取了先機製敵的方針。德國武裝力量對波蘭的軍事行動說明,預先組建的陸軍和空軍集團出其不意的實施密集突擊,有著顯著的作用。在戰爭過程中,坦克和空軍顯示了巨大的力量,為了突破敵軍防禦,首次使用了快速重兵集團——坦克軍、坦克師和摩托化師,與航空兵密切協同作戰。出現了以快速重兵集團在防禦縱深對敵人實施迂回和合圍的機動條件。這樣能擴大戰役進攻縱深,提高戰役速度。
在德國看來,這隻是普魯士在過去800年中最傳統的分進合擊戰術。這看法沒錯,但是實施這種戰術的技術手段已經完全不同,自此,現代工業大國的戰爭掀開了全新的篇章!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