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本小。說首--發^站點&~為@:塔讀小說app
1939年9月14日,結束了波蘭戰役的德國主力開始從波蘭撤回德國國內。一直進攻德國齊格飛防線的三個法國軍奉命撤退。
對於這一場進攻戰,法國國防部並沒有大力宣傳。甚至儘可能的不去提及。這麼做的原因並非是十幾萬法軍作戰不努力,在一個月的戰鬥中,十幾萬法軍不僅進行了常見的步兵進攻,還進行了空軍轟炸,坦克突擊,炮彈打出去幾十萬發。
但是現代化的防線哪裡是那麼簡單就能突破的,法軍用儘了自己掌握的戰術,其中還大量使用德國一戰時候的暴風突擊隊滲透戰術,在漫長的戰線上用大量精銳小股兵力進行滲透突擊作戰。最終,法軍戰死萬人,受傷數萬,法國國防部眼見十幾萬法軍實在是打不下去了,才不得不下令這支法軍撤退。
對此,法國國防部一麵檢討進攻堅固防線的經驗,一反麵儘可能收集情報,試圖了解德軍如何取勝。法國的甘末林元帥向聯軍中的英軍司令官提出了一個建議,既然進攻現代化防線成效不大,最好能將法軍、英軍、比利時軍隊組成一個集團軍,從比利時出發,對德國本土發動進攻。
麵對這個要求,聯軍中的英國與比利時同時提出了反對意見。尤其是比利時,更是堅決反對。在比利時人看來,法國佬就是不安好心。1930年,法國修建馬奇諾防線的時候就要求比利時一起修防線,而且這條防線位於比利時南部。一旦戰爭爆發,法國佬可以躲在防線後麵應對德國的進攻,比利時就要頂在防線前麵與德國人打生打死。所以比利時當時就表示,如果法國佬這麼乾了,比利時就要和法國處於敵對關係。
當下,英法在不與比利時協商的情況下對德國宣戰,又要強拉著比利時與法軍一起對德國發動主動進攻。比利時完全找不到任何在比利時看來正當的理由。而且比利時國內親德力量很強大,尤其是國王利奧波德三世,完全不願意站在法國那邊與德國開戰。
法國政府眼見沒辦法組織進攻德國,隻能選擇被動應戰。也隻能在國內大規模征兵,軍工企業產能全開,生產各種武器裝備。到了1940年1月,法國女性就業率已經達到了前所未見的51%,兵工廠裡都隨處可見身穿工人製服的女性正在接受培訓。..
馬賽港,12艘懸掛著中國國旗的郵輪船隊在1940年1月14日進港,大量法國青年下了船,立刻前往征兵處報到。這些年中法貿易十分熱絡,兩國國民往來越來越多,在中國有近10萬法國人,超過一半的在華法國人都是青年與技術人員。這批人在中國接到入伍通知書後立刻選擇歸國效力,正好乘坐中國撤僑的船隊返回法國。
等法國人都下了船,已經等在馬賽港的中國商人、留學生、僑民們立刻登船。歐洲人的戰爭對在法的中國人是無妄之災,在戰爭的威脅下,大部分在法的中國人選擇了歸國。
最近半個月中,中國駐法大使館以及領事館接到了近千件中法婚姻認證的請求,不少中國人孤身到的法國。一些人就娶了法國老婆,或者有了法國未婚妻。沒有爆發戰爭之前,這些中國人都希望能夠安穩的在法國長期生活。戰爭爆發,大家立刻覺得還是中國安全,準備先回國等待戰爭結束。
原文≈~更多.免費好書請下載塔~讀-小說app。
以中國的傳統,老婆和未婚妻不能扔下,自然要帶走。即便法國老丈人未必願意看到女兒去萬裡之外的中國,但大部分法國老丈人卻意外的沒有反對。
這下,法國教堂也在這突如其來的跨國結婚申請中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如果法國不是歐洲革命老區,對於結婚中的一方並非基督徒的事情容忍度很高,很多法國女孩隻怕就無法得到神父的祝福了。
與船隊一起到的還有3個中國空軍大隊,中國政府計劃派遣的5個護航的空軍大隊中,有3個是陸軍航空兵大隊,另外2個空軍大隊是中國航母編隊的戰鬥機。現在已經下水的兩艘航母正在加班加點的進行舾裝,最早的遠航也得到1940年2月下旬。中國航母的吃水和寬度無法通過蘇伊士運河與巴拿馬運河,隻能繞過非洲好望角進入南大西洋,再從南大西洋一路北上抵達北大西洋。沿途需要2個月的時間,最早也是在4月下旬才能抵達法國附近。
便是如此,法國政府也熱情的歡迎了中國航空兵部隊。並且將中國路基航空兵安排在馬賽為中心的空軍基地。
這個消息不僅引發了不少法國報紙的注意,更引發了大量法國民眾的好奇。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早期,俄國還是協約國成員,在法國出現過一個傳聞,說是數十萬俄軍將抵達法國。法國民眾信以為真,就到了火車站準備歡迎俄國盟軍,隻要見到來的軍列,就揮舞俄國國旗表示歡迎。結果到戰爭結束,也沒能盼來俄國盟軍。
最初,法國報紙都不太相信中國竟然派了飛機前來。直到記者們在懸掛了法國國旗與中國空軍軍旗的空軍基地見到了中國飛行員與地勤,並且采訪了中國空軍後,這消息震動了法國。
即便法國報紙上明明白白寫著“中國空軍是來給撤僑的船隊護航”,法國民眾也很自然的忽略了這些。法國人民認為,中國空軍就是以護航的名義前來參戰的,法國的中國盟軍可算是來了!
納粹德國政府也得到了這個消息,而且納粹德國政府的看法與法國民眾差不多,他們相信中國空軍來法國絕不是單純的走走過場,一定會和德國爆發空戰。但是納粹德國的情報網全力運行,確定中國真的隻派來300架左右的戰鬥機,也就沒說什麼。
法國到現在也就900架新式飛機,加上英國的500架,總數1400架。為了進攻法國,德軍準備了近4000架戰鬥機。對於英法聯軍來說,00架中國戰鬥機會是一個對手,卻是完全居於劣勢的對手。
1月27日,在阿登森林方向出現了一輛德國普通汽車。雖然是戰爭時期,但是邊境線上依舊允許民間人士通過。邊境哨卡的比利時士兵檢查完兩人的證件,又從已經打開的車窗看進去。就見汽車後排坐著兩個穿著便服的男人,一個身材消瘦,一個身體雖然結實,卻也很瘦。
本書~.首發:塔讀小@說-app&——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車子已經檢查過,並沒有攜帶武器,比利時士兵就讓車子通過了。車輛還沒開遠,一位軍官走了出來,詢問經過了什麼人。士兵們趕緊舉手敬禮,“報告長官,是兩名德國工程師。”
“工程師?”軍官倒不是很訝異。德國工程師水平很不錯,價格也便宜,比利時不少企業都雇傭了或者雇傭過德國工程師。
士兵答道:“是的。我從一個人身上聞到很重的機油味道。那人洗過澡,身上還是有那種味道。”
比利時軍官放心了。在他看來,間諜和德國將軍們都不會整天和機械在一起,而且現在德國將軍們應該正在司令部裡麵,怎麼可能在這大冬天跑來比利時。
與比利時軍官的猜測不同,汽車裡的兩人一個是曼施坦因,一個是古德裡安。經過了邊境哨卡後,車子不快不慢的沿著阿登森林的公路向著比利首都方向進發。兩位將軍透過車窗看著阿登森林的地形,過了一陣,車子停下,兩人在路邊噓噓。完事後,古德裡安走到路中間,用拳頭捶了幾下公路,又從公路上扣了扣,扣下些鋪路材料。
曼施坦因則跳下公路,檢查了一下路基厚度。之後兩人又上了車,繼續一路行進。這一路,兩人不是停下,看地形,看道路。兩人都認為,比利時的公路修的不錯,不過兩人都不認為隻是這麼幾條通過阿登森林的公路可以為曼施坦因的計劃提供充足的交通。
這兩人都是軍事家,乘車進入比利時與法國的邊境後換路折返,通過不斷查看地形,結合當下德國裝甲部隊的越野能力,等兩人再次回到德國境內。立刻換成火車返回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