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穀峰口一戰,穀梁家精銳儘失,已經不複往日之威。
在趙家和魏家的聯合進攻下,穀梁家節節敗退,最後隻得退守穀梁家的大本營,荷城。
眼看著穀梁家已經是強弩之末,穀梁虔孫知道大勢已去,向其餘兩家發出和書。
雖然穀梁家隻剩最後一座城池,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趙家和魏家想要啃下荷城不付出點代價是不可能。
而兩家的聯合也是貌合神離,誰也不願意自己在最後一戰中被穀梁家反撲。
既然最後穀梁虔孫已經服軟,兩家決定簽署合約。
不管最後簽訂的結果如何,此次三家大戰,穀梁家傷亡慘重,被拿下的地盤其餘兩家肯定不會歸還,那也就意味著穀梁家在這次之後,勢必會退出三大家族之列。
不是穀梁虔孫莽撞非得和兩家開戰,其實兩家在對穀梁陽伯動手的時候戰爭就已經開始了,即使他最後忍了下來,那兩家也會找到彆的借口開戰。
當穀梁陽伯在楚國打了敗仗,數萬大軍全軍覆沒的時候,穀梁虔孫就知道這個結果了。
任誰也想不到一個幾乎必勝的局麵最後變成這樣,隻能說他穀梁家氣數已儘,天意如此。
和談地點定在荷城城外與兩軍營寨的中心地帶,兩家點名讓穀梁虔孫親自前去和談,也算是給穀梁家的傳奇落幕畫上句號。
當然,其他兩家怎麼想的穀梁虔孫不清楚,但是他可沒覺得這是穀梁家的傳奇落幕。
穀梁虔孫早在心裡盤算好,隻要緩過這次危機,憑他在朝中的影響力,到時候借助朝臣的力量分化兩家的聯盟,然後挑起雙方矛盾,趁勢從中崛起。
他要把從自己手中丟失的東西逐一拿回來。
所以這次和談穀梁虔孫很有誠意,為了麻痹趙家和魏家,向兩家表明自己退出三大家族的決心,他隻身一人赴談,甚至還做好接受兩家羞辱的準備。
而效果也是很好的,趙家家主和魏家家主怎麼也沒有想到穀梁虔孫會一人前來。
害得他們之前準備了許久的地道和刀斧手都沒用上。
沒錯,兩家哪裡是想和談,他們本就準備誘騙穀梁虔孫出來然後解決掉他。
這兩家家主雖然誰也不舍得讓自己損失太多,但都是人老成精的貨,又怎麼放任穀梁家躲過這次危機。
兩家都清楚穀梁家在朝中根基深厚,若是這次逃過一劫,等穀梁家恢複過來,那就是兩家的末日。
所以他們根本就沒打算和解。
穀梁虔孫一到和談的地點,就被衝出來的死士亂刀砍死。可憐穀梁虔孫,一腔算盤打得精妙,最後卻落得個分屍碎骨的下場。
穀梁虔孫一死,荷城的穀梁家士兵沒有等來停戰的好消息,反而是更加猛烈的進攻。
趙家攻東門,魏家攻西門。
最後,在兩家合力的攻城之下,荷城終於沒挺過去,被洶湧的聯軍攻破。
荷城一破,兩家聯軍一衝進穀梁家,卻見到最為震驚的一幕。
穀梁家上上下下一百八十餘口人紛紛自縊於梁上,其貞烈如此,讓人動容。
雖然兩家合力滅了穀梁家,但是對貴族的尊重還在,最後將穀梁家的人厚葬。
自此,陳國再無穀梁家族,趙魏二家開始展開雙雄爭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