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帝國雄風錄!
待張榮這一走,李雲怒極而笑。
想去年這個時候的他,位極人臣,聲威顯赫,跺跺腳,也可令長安地震。
卻不想,才清閒了一年時間,他這堂堂車騎將軍,武威侯便成了他人眼中的肥肉了。
他自是清楚,自己的財力早已被某些人所垂涎,寓公的日子,也是有煩惱啊。
不過,李雲自認為,當今朝堂上,敢指著他鼻子大罵的人,除了老狐狸竇嬰和田汾,其餘人等,怕是還不夠格。
氣烘烘的步入內堂中,已臨近生產的劉閡見了,便關心的問道“夫君何事如此生氣?”
李雲握著妻子的手,安慰道“沒什麼事,無非一隻阿貓阿狗,便欲學人走路而已,待為夫去教習“教習”它,免的它以為,得了主人的歡心,便把自己當了”
劉閡自是聰明,從話語中聞出了硝煙味道,便勸道“夫君,倘若是阿貓阿狗,那麼夫君又何須動怒?小貓小狗犯了錯,自有主人懲戒!”
李雲開懷大笑,摟著劉閡點頭道“夫人所言甚是,為夫受教了!”
劉閡羞道“你這壞人,老不正經!”
李雲本想就此揭過,反正朝堂上的事情,現在他已不想多管,修修水利,看看球賽,可是他之所愛。
卻不料,第二日早朝,司徒張榮門下的官員當庭彈劾李雲四宗大罪。奢侈浪費,與民爭利,持功自傲,私營商業,更列舉出罪證無數,在那瞬間,整個朝堂一下子安靜了。
許多中間派官員,都以為天子想要過河拆橋,就此除了李雲的影響,因此大都不敢做聲。
而大將軍竇嬰當日正好請假去了城外莊園休養,唯一一個重量級的大人物叢相田汾非但不出來製止司徒的荒誕行為,反而火上澆油,對這個彈劫案不予絲毫阻止。
這便更增加了天子要動手的信號,滿朝官吏。無人敢聲張半聲。
留下端坐在龍椅上的天子鐵青著臉色,一臉殺氣的盯著那些帶頭的官員。
寂靜良久之後,天子才道“速速宣車騎將軍來見朕!”
“再詔。傳旨長樂宮,恭請太皇太後前來商議!”
一連兩詔之後,朝堂上大部分官員霎時糊塗了,請太皇太後老人家上朝?這事情未免有點古怪了,要知道,太皇太後可已有半年未來朝堂上聽政了,他老人家的身體,已大不如前。承受不了高負荷的政治事務。
難道說,要罷議李雲,還要經過太皇太後同意?
其實,天子劉徹請太皇太後過來商議,完全是因為看到滿朝文武居然無一人出來幫李雲說話,而大漢國的政治結構中。即使是天子,也不可能用自己的權利來強行推動或者阻止一個彈劫案。
更何況此事已涉及到皇室內部的家務,需要請她這個當家人來作最後的決斷。
旨意傳到李雲府上時。李雲正和臨邛幾位故人飲茶,聽了相熟的中官敘述,他微微笑道“一群豎子,爾敢動我分毫?”
便穿上久未穿著的朝服,隨中官入宮去。
剛步入大殿外,太皇太後已先一步到了,在殿外,李雲都可清楚的聽到中官女強人發威的聲音。
“看來哀家久未上朝理政,你們便以為哀家死了不是?”
李雲微微一笑,這個老人家,發起威來,還真是不減當年啊。
便步入殿中拜道“臣車騎將軍,武威侯李雲覲見吾皇萬歲,太皇太後千歲。”
坐在天子身後的老太皇太後站起身來,掛著拐杖道“李卿,都是一家人,無須多禮,來,坐哀家身邊來!”
劉徹也道“卿一彆數月,好象有點發福了,怪想朕的,前日,太子學語,皇後言道“何人為吾子太傅?”朕便說了,李卿文武雙全,當可為太傅人選!”
李雲看了看已臉色發青的司徒張榮,對上拜道“臣惶恐!”
又道“臣本不欲理政,安心在家為夫人準備待產,但是,既然今日臣來了,那麼有些話,臣便不得不說!”
聞得此言,滿朝文武,相互一看,都道“看來,這個車騎將軍,還是很得聖寵,如此談話,與和親戚家的閒話家常差不多!”
劉徹點頭道“卿有事便說!”
李雲謝道“臣謝吾皇,臣今日來,為彈劫一人,為三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