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霸王白展堂!
白展堂隻在後世說書先生口中聽說過孫策和孫權兄弟得了張昭相助,未曾想,這張昭也是當世赫赫有名的大儒,張府雖不在鬨市,卻仍是人聲鼎沸。
“勞駕,這位兄弟,大家都擠在張府門口乾什麼呢?”白展堂拱手問道。
一個身穿青衫的儒生禮數周全,將手中竹簡書卷交予身側書童,這才雙手施禮,待完全起身後緩緩作答道,“這位兄台有所不知,吾等素來仰慕張公才學,聞張公亦有招賢納士之意,若能得公之薦,定憧之竣也。”
儒生回答完,對著白展堂溫和一笑。
白展堂撓著後腦勺,暗自嘀咕道,“這沒頭沒腦的說啥呢?”
白展堂雖然讀書識字,但並非窮酸秀才,官話黑話他都懂,這等繁文縟節,他可就不大明白了。
所幸,身旁熊韶鳴也是落末士族出身,在白展堂耳邊道,“他們是來當張先生的門客弟子的,想讓張先生幫忙舉薦入仕。”
“哦,原來是這個意思。”白展堂恍然大悟道。
後世早就有了科舉製度,鄉試殿試層層選拔,最終選出來一個狀元榜眼探花,隻要金榜題名,那就能入朝為官了。
而三國時期不同,還沿襲著漢朝的舉薦製度,沒有名門的身份背書,沒有望族的家世傍身,就隻能接受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這種世襲製的命運。
因此,拜師,成了當前寒門或者小門小戶的學子不二出路。
師父拜得好,大官當得早。
能夠得到一位名家的認可,就是他們最好的敲門磚。
白展堂看著門口站著等候的十多個人。
有的儒生身穿長衫,身前還是完整的布料,袖口下卻暗藏補丁。
有的武人長相駭人,似乎是特意梳洗了一番,卻忘了頭上還落著兩片昨夜棲身洞崖中的樹葉。
還有些出身好些的,衣著光鮮,帶著小廝門童,提著美酒佳肴,恭敬站在張府門前,翹首盼著與張公相見。
白展堂一時不免有些感慨。
從前他隻覺得同福客棧中的呂秀才迂腐,整天將‘三歲識千字,五歲背唐詩,七歲熟讀四書五經,八歲精通詩詞歌賦’掛在嘴邊,但人在三國反觀後世,這才驚覺能夠寒門出頭,是何等不易。
站在眾人中,白展堂自知自己此番目的,與他人不同。
他人都是想讓張公張子布的薦信文書,而白展堂想要的,是張子布這個人。
春寒料峭,學過武的尚且能扛一扛,那些弱不禁風的儒生則瑟瑟發抖,有錢的還能讓書童暖著手,沒錢的就隻能取暖全靠抖。
“熊兒啊,冷不?”白展堂問道。
熊韶鳴搖搖頭,指著前麵的張府大門道,“白大哥,門開了。”
一個小廝長得倒是憨厚,對著眾人恭敬施禮。
“讓諸位久等,我家主人今晨讀賦有感,不免要臨摹一番,因此遲了,還請諸位寬恕則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