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霸王白展堂!
隻見麵前那人麵色土黃發黑,一雙豆眼看向白展堂,微微咧開嘴角,厚唇之下是一口黃牙,訕笑拱手身形向前的時候,臉頰上兩根痣上長毛迎風飛舞。
“回稟主公,在下正是龐統龐士元,小人未曾做出什麼光宗耀祖的大事,因此聲名不顯,難為主公掛念。”
白展堂連連擺手。
當初聽說書先生口中的當世謀臣中臥龍鳳雛名號何其響亮?
得其一者,得天下。
其實穿越到這一世才知道,臥龍鳳雛二人之名雖然在書中響亮,但未必是唯二厲害的謀士。
曹操有郭嘉、荀彧。
孫策有周瑜、張昭。
劉備有諸葛亮、龐統。
呂布有陳宮。
袁術有楊宏。
袁紹有田豐、許攸等人。
就連劉勳都有個劉曄。
所以謀臣之中厲害的並非隻有臥龍鳳雛二人,但不可否認的是,水鏡先生的確所言不虛。
眼下白展堂需要的,正是龐統這樣的人才。
白展堂和張昭低聲攀談這才拿到科舉考試的榜單,此次科舉考試最終出挑的三人分彆是——
狀元郎龐統
榜眼陸遜
探花劉基
按理說,白展堂曾在考場上和陸遜匆匆一瞥,那小兒郎心氣兒高,揚言此次考試不是為了入江東孫家軍為官,而是為了名聲蓋過張昭,偏偏未能隨了他的心願。
爭過了劉繇家的小公子劉基,卻輸給了一個當世未聞其名的儒生龐統。
聽聞陸家公子可謂是又氣又惱,回到陸家府上閉門不出。
江東市集上頓時出了兩種傳言。
一者傳言是張昭有失偏頗,未能秉公判考,為了辱沒一個未曾投靠孫家軍的世家,不惜拉來一個相貌醜陋之輩,以次充好。
另一傳言卻與之大相徑庭,說張昭身為當世大儒,批改卷子時不看出身,不看長相,唯才是舉。
兩種傳言愈演愈盛,再加上自科考之後,陸遜閉門不出,一時間,將龐統簡直推到了風口浪尖上。
這個龐統到底是真才實學,還是以次充好的庸碌之輩,就要看他肚子裡到底有幾兩墨水了。
一時之間,堂上眾多將軍都默不作聲,無數雙眼睛都盯著前來軍營首次露麵的龐士元。
隻見其貌不揚的龐士元卻挺直了腰杆,沒有半點寒門出身的畏手畏腳。
“主公,各位將軍,我有一計,可破此局。”
龐統向前恭敬地拱手說道,“素聞會稽郡太守華歆和劉勳關係匪淺,二人在袁術手下做事的時候,時常把酒言歡,以我之見,如今局勢,主公非但不能攻打劉勳,反而要將計就計,揚言和劉勳結盟。”
“沒有共同的敵人,就沒有盟友,當年呂布兩麵三刀,是因為他坐擁徐州,徐州乃是兵家必爭之地,因此,呂布常有人願意拉攏,共同打袁術或者曹操,可你也說了,劉勳和華歆關係匪淺,他為何不和華歆結盟?反而來和我孫家聯手?”孫賁開口,一臉不解的問道。
龐統卻笑著上前道,“將軍有所不知,華歆雖然為會稽郡太守,但其實他並未能夠統管整個會稽,在會稽郡有個地方叫海昏縣,海昏縣中縣民並不服從華歆的統領,世家大族建起了塢堡,讓外人不得入,裡麵更是有充足的武器巨石,男的站在塢堡城樓上負責投放殺敵,女子則在後麵支援運輸,兩相配合之下,華歆也奈何不了他們。”
“你怎麼知道的如此詳細?”白展堂笑問道。
龐統卻笑得淡定,“古人有雲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和主公所說的這些地方,是在下遊學時一一用腿腳丈量過的。”
白展堂聽了不由得嘖嘖稱奇,笑道,“士元有心了,其實我倒羨慕你,若我有機會,定然去這世上各處也走上一遭,親眼去看看各地諸侯的統治下,天下究竟是何種模樣。”
“主公謬讚。”龐統畢竟是初來軍中,微微頷首恭敬道,“若我們以攻打海昏縣為名,邀請劉勳與其結盟,隻要給他足夠的利益,我想他會同意。”
白展堂點點頭。
龐統獻計完畢旋即退下,眾人開始商討起來這位龐士元究竟該如何安置。
若說給他張昭的長史職位,恐怕還不太可能。
畢竟龐統不過是一屆小民,升得太快還是不合理的。
“要我說,就得給他個官職當當,還得給他個大的。”白展堂摸著下巴思考了半天,緩緩開口道,“就給個中郎將吧。”
彆人不知曉龐統的才能,白展堂還不知道嗎?
若江東能夠一早就得到龐統的獻計獻策,隻怕結局又會大不一樣。
先站出來持反對意見的,非但不是各位老將軍,反而是在軍中初有些威望的孫仲謀。
“大哥,我認為此人難堪重用。”
比起知人善任,孫仲謀其實更會的,是帝王的平衡術。
按下葫蘆起了瓢,便是孫策撒手人寰之後,江東的真實寫照。
孫權其實最厲害的還是在淮泗派和孫堅孫策舊部中相互平衡,慢慢發展出來屬於自己的派係。
就拿朱然來說,同樣是自小長大的交情,朱然比起周瑜差的可不是一星半點,然而,在孫權執政期間,朱然卻繼任執掌符節,足可見孫權用人還是要培植自己的關係。
白展堂沉思片刻開口道,“仲謀何出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