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龍占了宜陽,卻見街上仍是一片衰敗景象,想是先前數番用兵所致。家家卻都閉門閉戶,無有一個居民出來。
而街上的居民,則都現惶恐之色,卻又不敢歸家。雲龍見了奇怪,便問那守將。那守將初時不說,後來被雲龍催逼不過,料想此時難以隱瞞,才道“我等奉大將軍將令,在城中家家戶戶布滿稻草火種。將軍之後便將詐敗西歸,將兵馬撤離此處,一旦好漢的荊州將士尾隨到了宜陽,便火種俱發,將滿城都化為焦土。為了生怕好漢生疑,是以禁止百姓逃離宜陽。”
雲龍聽了大怒道“這黃家道怎地這等歹毒!且喜是我先到此處,識破了他陰謀,不然怎生能脫!”
卻說那裡黃家道放火攻山,帶兵層層推進,截殺突圍楚軍。卻有偏將李仲諫道“神都近日屢發敕令,要教大將軍撤軍歸國。將軍反在此處大加攻伐,恐怕不好。”黃家道怒道“這等朝廷中人,知道甚麼!我等討逆,兵不貴神速,隻貴持久。本帥屢番謀劃,好容易將賊兵儘數困在此地,不消一兵一卒,隻需十天半月,伊闕關之中賊兵糧草耗儘,自然全軍潰滅。偏生要屢加催逼,讓本帥退兵,不得已才出此下策。”
黃家道家臣黃隆又道“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爵爺自領兵在這裡圍著伊闕關,又有何妨?”
黃家道搖首道“我要急急速戰,不為這詔令,隻是為了神都情況有變。先前聽聞賊兵打破神都,又聽說葷頓平叛,而如今卻又聽說聖上龍體不適,詔梁王攝政。我雖在外領兵,也知神都必然數度易主,國逢大變。我軍將士家眷多在神都,若是風聲泄露,士氣必喪。”
黃隆壓低了聲,悄聲對黃家道說道“恕小人大膽死罪。小人看神都之事,頗有蹊蹺。梁王此來,恐怕圖謀不軌。爵爺手握重兵,可要千萬自重。”
黃家道歎道“你所說的,本帥如何不知?隻是我等軍人,隻當服從上命,不可擅自乾涉國政。二來先前神都城破,固然是朱恒吉李昌道兩人大意所致,然而必然有有心之人歸罪於本帥不及早救援。如今神都情況未明,任意擅動,反落把柄,倒似我要謀反情狀。三來我軍將士大半出自洛陽,此刻家屬多在梁王控製之下,當真敵對,也未必會為本帥效命。有此三條,是以不可輕舉妄動。”
說猶未了,卻有一人飛馬來道“稟告大帥,不知何處闖出一夥反軍,奪了宜陽!”黃家道大驚道“怎會如此?”話方出口,黃家道心中已經了然,嗟然歎道“必是有一條密道自龍門山通到宜陽!先前雲龍飛奪伊闕關、前日宜陽忽逢賊亂,必然都是由此路而行。我原想龍門山岩石堅固,若要修一條密道必然大費工夫,非三年五載而不可成,故而未曾料到此節,隻道是些許賊兵殘部作亂,未曾多想。既是久有此路,那也是天助雲龍了。永寧守軍可有消息?”
黃隆道“將軍忘了,此次圍山,永寧守軍已被調來大半,剩下那些,見了宜陽失守,怎敢出戰?”黃家道本來正憂心洛陽變故,忽然計上心頭,卻道“這夥廢物,怎能指望得上!本帥一時不查,後方便即生變。說不得,神都情況未定,我軍隻得先撤了。料來龍門山中火起,賊兵也不敢追趕。”
黃家道當即傳令三軍,休要貪功趕殺,速速回兵宜陽。大軍方至宜陽郊外,早見前麵城頭之上都是楚軍旗幟。黃家道便教挑起那程平的頭顱來,向城上大罵。城上楚軍一齊鼓噪,亂箭射下。黃家道笑道“賊兵雖然抄襲我後,詐取了宜陽,然而必然兵馬無多,不敢出城交戰。三軍且一齊奮發向前,打下此城!”
三軍得令,向前衝殺。雖然城頭上也有灰瓶炮石打下,怎當得大軍衝擊?早被打破了城門,大軍湧入城中,尋覓反軍廝殺。黃家道方入城中,卻見街上屋內,滿城並無一個百姓。黃家道冷哼一聲,一麵下令洛陽先前調來的大軍入城駐紮,搜尋叛賊,一麵卻自令親信軍馬休要入城,往西而去。
行未數裡,卻聽得一聲炮響,身後宜陽滿城火起。眾將大驚,急要回軍救援時,一員大將攔住去路。銀甲白袍,白馬銀槍,眾軍卻都認得是那雲龍。雲龍喝道“你這廝定下這等歹毒奸計,卻不料竟然都燒了自家兵馬罷!”
黃家道騎在馬上,哈哈大笑道“你這廝也忒婦人之仁,要放火燒城,卻把滿城百姓都先行遣散,誰看不出來?本帥豈會中計?”
雲龍道“那城中燒的,莫不是你的兵馬?”
黃家道笑道“我的兵馬,儘數在此。城中燒的,是神都朝廷的兵馬,與我無乾!”
雲龍奇道“你這廝乃是甚麼大將軍。朝廷兵馬,如何不是你的兵馬?”
黃家道歎道“本帥乃是天朝的大將軍,豈是神都的大將軍?實不瞞你說,這支軍馬若是留著,於我不利。恰好借你之手,替我免除一個後患。”
雲龍聽了大驚,旋即大怒道“你這廝歹毒至此,竟連自家手下官軍也要下手!留你不得!”催開座下那匹驌驦玉獅子,舞起手中破陣龍膽槍,直奔黃家道而來。
黃家道不慌不忙,使動丈八蛇矛應敵。鬥了十餘合,黃家道卻從身邊摸出那柄淒月寶刀來,去砍雲龍手中長槍。“錚”的一聲,火星四濺,並無損傷。黃家道以淒月寶刀破敵兵刃從未失手,當時大驚道“你卻從何處覓得這樣一柄好槍!”
雲龍怒道“我手中這槍,專殺你這等殘忍非人之徒!”說罷把那破陣龍膽槍一抖,加力廝殺。黃家道不意這淒月刀竟砍不動雲龍長槍,猝不及防。又兼此時一手持刀,丈八蛇矛使動不開,淒月刀又是短兵,不是雲龍長槍對手,竟被打下馬來,眾將急忙搶上,救得歸陣。
卻見雲龍一聲怒喝,四周伏兵殺出。那官軍見主將戰敗,士氣已喪,怎是這些千挑萬選精兵強將對手?雖然人多,全不濟事,被殺的丟盔棄甲,狼奔兔突。雲龍殺了一陣,為是人少,不敢窮追,與幾個武師收住了兵馬,卻來看宜陽城中。
那宜陽城裡官軍,未料雲龍已然知曉火攻之事,猝不及防四麵火起,又尋不見主帥,都是大亂,隻管自家逃命。那宜陽本是一個小小縣城,塞了這許多軍馬,四麵擁擠,急切怎能脫出?亂軍之中踏死無數,又燒死無數。雄整大軍,隻有零零落落些許離城門近的團隊,冒煙突火逃出,其餘儘數死在城內。雲龍來看時,滿城都是焦味,血積成河,直沒至踝。饒是在場多是精兵強將,手上沾過性命的人,見了也無不作嘔。
雲龍歎道“也不必清理此城了。經這一場劫難,世間再無宜陽城了!”忽地省道若非僥幸,這裡死屍,本來都該是我每軍馬。便是這些官軍,難道便都是該死的麼?他們家中妻兒,此時必然也矯首以待他們歸家,豈料竟會都死在自家主帥手上?
雲龍嗟歎了一陣,卻又想道聽黃家道言語,似乎洛陽忽逢大變,以致於他以大將軍之身,竟要借我之手將所部兵馬殺儘。莫非是褚天劍與黃家道不合,如今占了洛陽要與他為難麼?
正是傳聞一戰百神愁,兩岸強兵過未休。誰道洛水總無事,近來宜陽血爭流。畢竟洛陽事體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