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繁花,晉江論劍第一期“蔣貓淺談曆史題材小說的寫作技巧_創作交流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武俠修真 > 創作交流 > 盛世繁花,晉江論劍第一期“蔣貓淺談曆史題材小說的寫作技巧

盛世繁花,晉江論劍第一期“蔣貓淺談曆史題材小說的寫作技巧(1 / 2)

創作交流!

第一期

蔣貓淺談曆史題材小說的寫作技巧

蔣大對於初寫作者的建議

常見問題開坑難填,沒有動力。

有一種原因,是作者的設置架構過大,或者是在細節上磨得太久,而情節遲遲不見進展,以致於後續無力。

我的個人建議,作為一個新手,想要給自己一個寫作的信心,最好還是先從說好一個故事,寫完一篇小說入手,哪怕架構簡單,或者細節粗糙,至少,你已經寫完一個故事了,一個有頭有尾的故事。

有人一開篇就設置了一個類似十二國記的架構,那就是給自己設置難關。不管是什麼作家,到他(她)寫這種大架構的小說時,一定是起碼有四五六個小說磨過了的。

其次,細節的描繪技巧,可以在寫作中逐步提高。一旦隻醉心於細節而忘記故事,則不是小說的寫法了。

我之所以勸告新作者哪怕以簡單的架構,先完成一篇文再說

是因為初作者,最需要的是信心,對自己的信心能夠完成一篇文的信心

付出了心力,但是由於架構過大或者求好心切,以致於一直成坑,得不到回應,對新作者的打擊是很大的

常常看到有自薦貼或者推薦貼,推薦一些自認為付出了心力的作品,卻因為字數太少,或者不是完文而受到冷遇甚至是嘲諷

我也作過新人,我知道這種難受的滋味

我們不能強求他人非得支持自己,這很困難

那麼,至少完成一篇文,至少讓自己樹立一些信心,能夠讓你的讀者看到了篇完整文,樹立對你的信心,這是我對於晉江所有初寫者的祝願極少極少人的文法架構是一開始就很出色的,老實說,我也是一篇一篇的文章寫下來,才慢慢地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夠所以,自己的第一篇文,隻要能夠把一個故事講完,把自己想要表達的感覺能夠寫多少出來算多少

還記得小時候課本中中所說的:\”唯手熟爾\”

我也隻不過比你們寫得早一點點,寫得手熟一點點而已,你們都會比我更好

版上問答

1.踏雪查曆史的時候,感覺背景越查越多怎麼辦,然後調入曆史的洪流,忘了原來想寫什麼。或者,發現原先想發生的故事,在曆史中根本是不可能的。即,現實與虛構的矛盾。

蔣這個問題,我也遇見過。背景越查越多,與原先設想的故事發生了衝突。我是這樣處理的你決定了這個故事的架構後,就去查你所要寫人物的時間表,隻把有關的人物背景取過來,其他次要的就儘理不要再去深挖了,否則的話,就把自己淹沒了。

如果你想自己塑造一段故事的話,就用架空。如果你想描寫人物的話,就儘量把人物往原有事件的套。因為曆史的大事件是確定的,要描寫曆史題材小說,我們自己的發揮則在於一些細節故事上。

踏雪但是,說道主要人物的大事件,這裡又會有配角的問題。大事件中,總會有一些配角出現,這些配角本身也是曆史人物,如果想把他們寫活,就要發掘他們的內心,至少,在作者心裡,在曆史上,他們曾是活生生的人,也是一個世界。矛盾又出現了,能夠僅僅把配角當作道具嗎?

我想曆史背景的小說,很大程度上吸引人之處,在於不經意見出現的對社會,曆史的思考,點滴處反映的人性。哪怕那個人隻有一句台詞,大師的作品總能讓人感到一種真實的存在。

蔣配角當然不是道具,但也不是主角。描繪配角時,儘量當他們是獨立的人,但是篇幅不必給得太多,可以作為扁平人物來描繪。

象紅樓夢的焦大,隻用了幾句罵,就把人物都交待了,倒是不必拿許多篇幅用來挖掘他的內心寫一篇回憶錄了。

踏雪你寫人物的時候,有沒有感覺到人物不受自己控製的時候?

也就是說,本來設計劇情向東,卻無法控製向西。要自然,就順著劇情,要主題,就隻好掰回來。

蔣順著人物走能寫出最好的感覺來,隻要不脫線得太遠,我一般是給定一個總體的簡單大納,具體情節就順著人物走

踏雪同樣一個人物,有很多種交待方法,焦大可以讓人罵出來,但是若是放在彆人來寫,未必就有這麼活靈活現。問題人物的背景一般應該如何交待?是作者白描,內心描寫,語言動作透漏,還是其它?

(蔣jj八成要回答看劇情發展……)

還有一個最近困擾我的問題,即人物感情的描寫。

在非第一人稱的文章中,是否應該介入過多的人物內心獨白?還是通過行動和語言來表現?獨白比較有力度,清晰,但是我總覺得第三人稱的文,不應該像第一人稱那樣明明白白的都說出來,而是留有餘地,讓人去品味。很難掌握啊!

提問,大綱已經設計好,在場景和劇情之間轉換的時候,如何才能做到既不過於跳躍,也不變成流水賬?

我最近寫的一篇文,有些人看了覺得太跳躍,有些人卻覺得流水賬,我覺得可能是結構和敘事技巧的問題。寫文就像蓋房子,結構搭建好了,形就出來了,這才是根本對麼?同樣的故事好比同樣的材料,工匠依著這些材料來儘力發揮。大師的作品都有精巧和匠心獨具之處,可是自己想學起來的時候卻發現看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蔣你可能是事無巨細地都想寫出來,但是又沒有真正展開,轉折之間太生硬交待不清,人家看你不停走情節卻沒有一段吸引人的情節,而且情節之間轉換太快。

所以會有人覺得太跳躍,有人覺得象流水賬。

解決辦法是分清主次,十個場景裡著力寫好三四個場景,最好是與展現人物性格有關的,但是故事一定要交待清楚,其餘的大可以通過人物對話或者一句話交待掉。

踏雪蔣j,我不是想事無巨細的寫出來,相反,凡是和主題無關的場景,我一概跳過,而且由於第三人稱的關係,不願意太多介入人物內心,總是試圖用語言和動作來表現。但看起來我有些摸不清方向了。

人物性格的展現有深有淺,在故事裡麵,究竟是性格更重要還是情節的推動,精彩的場景更重要?

同樣一個人物,有很多種交待方法,焦大可以讓人罵出來,但是若是放在彆人來寫,未必就有這麼活靈活現。問題人物的背景一般應該如何交待?是作者白描,內心描寫,語言動作透漏,還是其它?怎樣才能即不影響文章的節奏,又交待清楚背景?

作為小說,作者想要表達的想法,是通過一些白描或者對話,暢快淋漓的說出來的好,還是埋在文中用情節來展現的好?

蔣1、你可以不介入人物內心,但是至少要把一個人物為什麼,怎麼做,結果如何這類事情,交待清楚

2、根據性格,設置場景,推進情節。

我的意見,最好是後者,不過——文無定式,靈活運用,好看就行。

踏雪蔣j,怎樣能夠抓住男性的心理?作為女……寫手,寫女性心理還是比較容易的,但是要站在男性的立場設身處地的體會角色,似乎很難。

蔣汗,這也是我的弱項。

不過,人性的心理總是相通的,總是容易站在自己這一方麵去為自己辨護的,哈哈哈!

踏雪這個……請問藏拙行得通麼?有時候自己不理解的人物,就換個角度寫,但怎樣才能藏的好,藏的妙,藏的不露馬腳?而不是乾巴巴的一個道具。

蔣藏拙是個好辦法,怎樣才能藏的好,藏的妙,藏的不露馬腳,這個就是一個慢慢學習進步的過程了。我也正在學習呢。

2.絳璃我想問關於情節的張力如何構造,關於細節的描畫還有怎樣才算是有技巧性?

蔣有情自然有張力,用心自然有細節。技巧是一步步寫出來的,看得多了,寫得多了,自然有技巧。每個人的寫法手法不同,找出最適合於自己的那一種來,最好。

我推薦每一個人去看《紅樓夢》《莎士比亞全集》和歐美的一些名著小說。寫言情的不能隻看言情,寫曆史的同樣不能隻看曆史,否則眼界會窄了。

3.揚揚曆史的話,好象單純查曆史也發現有許多矛盾呢,一般怎麼解決的?自己心裡有時候看見資料比故事更好看的感覺……

蔣曆史的矛盾問題,我想我儘量是不要強作解人,矛盾就讓它存在著,有矛盾的故事,有時候比沒矛盾的故事更好看。我是頂頂怕把主角寫成完人聖人,把主角的對立方全部抹黑的這種寫法。

4.黴玉我喜歡從小處表現主人公的性格,但是細節太多又顯得拖遝沒情節~有什麼好的辦法嗎?

蔣我一般設置情節,都不僅僅是一個過場,而是為了表現主角的某一方麵性格。可以從一個大事件的處理,表現主人公的性格;也可以從一句話,一個動作表現主人公的性格。但是這種小細節已經用過一次,用一次的效果和一百次是一樣的,就沒必要再用個不停了。倒是多設計一些事情衝突來表現主人公的性格,這樣既有性格又有情節了。

5.夭想請問,寫古代文,對白傾向使用文言文,妥當嗎?小說中寫曆史人物,如何可以虛構出他不為人知的方麵,甚而思想性格都與史實不符,卻又不會讓人覺得荒唐難以接受?

蔣你是指什麼,比如??????

虛構出他不為人知的方麵,甚而思想性格都與史實不符,卻又不會讓人覺得荒唐難以接受?這種想法粉弓雖啊,我是沒這個能力的,你能具體說一下嗎?

除非聲明是架空和戲說是可以的,否則,曆史類的東西亂寫,我怕會被人扁哦!

如果要我寫,我也寫不出來。我寫的還都是儘量與史實相符的,隻是可能與人們印象中的一些戲說野史形象不太符而而已。

6.文火關於人物形象塑造的問題,怎樣或者說怎麼寫才能算是豐滿?我每次塑造的時候都被說成單薄。還有一個問題,小說中不可能都是單純的人物,總有那麼兩個老奸巨猾之輩,這種人給jj大多數姐妹寫來,都是有些難度吃力的。有些時候可以回避這些,但回避不了了怎麼辦?怎麼描寫這類人物?

蔣如果你能夠有筆力直接描繪,那是最好不過。如果覺得有些吃力,又回避不了,那就讓他們不要直接出現,而是通過彆人的對話來描繪他們做了什麼事,這樣的效果更好。這種描寫方法,可以參見〈呂貝卡〉

7.雨落不濕有時候把文言和現代文串起來用,會顯得風格不統一,特彆是第一人稱更難處理,這個是古文風界定的問題?曆史題材怎麼寫才算有古味?

蔣儘量先把文言文翻譯成白話文,我也一般不會拿文言文直接給讀者看。但是如果要寫一個古代題材,那個有些太現代的用語就儘量避免出現。

雨落不濕曆史的發展進程基本是大家都知道的,或者隨便查一下曆史資料就能知道了,這樣如果不是言情類,而是傳奇類,故事主線的伏筆怎麼埋?

蔣如果與曆史無關,則不管什麼故事,情節的設置都是為了突出主人公的性格。

如果你想表現主人公的多情,就讓他去救人,如果你想表現主人公的智慧,就讓他去破案或者陷身陰謀,如果你想表現主人公的堅強,就讓他多災多難,如果你想表現主人公的專一,就讓他多遇上幾次豔遇考驗……

雨落不濕蔣貓大人,如果俺把幾個主角架空,曆史朝代,以及部分人物都不架空——例如,主角素皇帝的女兒,她是架空的,那皇帝沒架空,朝代也沒架空,寫的過程中又想把那朝代50年間發生的事情,濃縮到10年裡,要注意哪幾點?(蔥白滴看著~)

蔣你這個是架空文了。這50年間發生的事情有多少啊,就算真的打算寫足五十年,也未必事事寫到,也都是挑著寫的。

如果是10年的話,就愛寫幾個就幾個,但注意不要太超越時空,比如阿房宮三天就搭好了

8.朵雲之姿每個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不同的曆史人物麵目,在寫曆史小說的時候,對一些曆史事件的理解也會不同,那麼是取自己的那一種解釋好,還是用大多數人的公認理解好?

答我的作法是不給解釋,用人物的行為讓讀者自行給出解釋。

9.某飄第一人稱寫文的時候,其它人物更難表現但是第三人稱會不小心把主線落錯,偏離到配角上去,或者是配角看起來比主角更出彩(請忽略俺滴筆力問題,5555)……曆史題材的文,到底是第一人稱來寫好,還是第三人稱更容易表現?

蔣一般來說,如果是曆史題材,還是用第三人稱顯得更有曆史感一些。至於主角配角問題嗎,隻要你記得讓主角出場比配角多就行了。配角如果真的寫出彩了就讓他出彩吧。

10.青瓜關於曆史小說,我最大的問題是,曆史事件人人清楚,事件結果大家都心裡有數,那麼怎麼樣才能在已知結果的情況下,保持讀者對人物命運的關注?

蔣其實,有人說過,十八世紀以後無小說了,因為小說所有的情節變化都被人寫說了。但是十八世紀之後還是有許多好小說,關鍵在哪裡,關鍵在運用。

曆史事件就像七巧板,看你怎麼搭。雖然最後的結果已經知道,但是中間的經過你照樣可以把它編得驚險曲折,煽人淚下

11.八卦至極的馬甲蔣大好,我也有個小問題。有時候看到彆人評文章,拿出來的理論是一套套的。那麼作為作者本身,在寫一篇文章的過程中,是否是有意識地去運用一些寫作技巧呢?

蔣包子有肉不在褶子上,評點有力不在理論上。

寫文章第一是故事,第二是人物,第三是有情,技藝之類,慢慢你會找到合適自己的。

12.,你寫故事一般是先有一個提綱,然後再慢慢豐富;還是邊寫邊構思,情節的發展最後都不是作者可以掌控的呢?對於新作者,哪種方式更適合呢?

蔣前者。作為新作者,我認為還是前者。因為,新作者尤其要注意,首先能夠“寫完”一個故事。如果采用後者,功力不夠則有可能無法控製。

lily那麼蔣jj有沒有過想好提綱了,等真寫下去,會受讀者的影響,或者故事發展的需要,改掉結尾的情況呢?偶曾經聽說過倪匡幫金庸寫天龍,憤怒之下把阿紫寫瞎了,後來金大俠頗費了寫腦筋收拾殘局的事。

蔣金庸的天龍

這可以做為一個信天遊的典範文來講解,上回我和神二就談到過。把舊貼找出來參考一下吧

如何將三千字的構思擴展到三萬字

本來文章中有兩個主角——男主角和女主角

為了讓故事多一點波折,路人甲登場了。由於登場了多次,路人甲不但有了台詞,居然還有了名字。有了名字的路人甲似乎就不宜再做路人甲,於是路人甲有了自己的生活。為了讓路人甲的生活豐富起來,路人乙又登場了……

如此周而複始的結果是,兩個主角到哪裡去了?

☆☆☆神二於2004021519:00:25留言☆☆☆


最新小说: 末世:她靠作死帶飛全場 異境逆襲:我命由我,不由天 廢材小可憐逆襲,被全宗跪喊祖師奶 糊咖退圈後,靠玄學火爆全網了 娛樂圈的老實人 懟繼妹撩大佬,年代炮灰贏麻了 落城凶案 我真沒想重生啊:憨憨魚 直播養崽後,糊咖我一夜爆紅 土木堡之變後,我發動奪門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