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絡!
溫在恒無奈地垂下了頭,他完全可以換個說法的,一樣能達到目的。可那就不是他了,最近他的變化已讓他夠困惑的了,那種感覺就好似在大霧彌漫的山穀裡找不到出路,漸漸的也迷失了自我。他有他為人的方式,處事的原則,改變讓他很不習慣,一時難以適應。
“我再去勸一勸她吧!”雍王拍了下腿,站起身道。
“不必了。”溫在恒悶悶道,“她就是被慣壞的。”
雍王歎了口氣,心道幸虧送嫁的不是他。任誰接了這費力不討好的苦差事,都會煩悶不已。可想想,這差事也就隻有溫在恒辦得了,照溫樂那性子,他可降不住。若今時溫在恒不在,他估計已經答應下來了。溫在恒說一不二,那丫頭又懼他三分,這不,她的願望沒達成也不敢鬨,自個氣跑了。
出了大殿,溫在恒問盛煦然“你是不是覺著我特彆不近人情?”
盛煦然笑了下,道“我同大哥穿一條褲子長大的,自是不會,可架不住彆人這麼想。”
“那丫頭有時太笨,腦子一根筋!”溫在恒捏了捏眉心。
“大哥,你已經兩天兩夜沒合眼了,去睡一會兒吧!”盛煦然勸道,“剩下的事都交給我去辦,放心好了!”
溫在恒拍了下盛煦然的肩,走了兩步回過頭來,想說什麼欲言又止,眉宇間一片糾結之色。
“大哥,你做得對,無需懊惱什麼。假以時日,她會明白的,不急於一時。”盛煦然又勸道。
溫在恒點頭,轉身走了。盛煦然望著他的背影,卻搖了搖頭。
那丫頭想救鹿隱,方法過於簡單粗暴,也不想想現在是什麼時候?法門寺又是什麼地方?聖火教餘孽未清,藏在暗處伺機報複,他們和雍王的人一走,法門寺怎麼可能庇護得了鹿隱?這案子雍王已啟奏朝廷,很有可能交由雍王來督辦審理。說是收押,不過是讓鹿隱暫時呆在一個封閉、安全的地方由雍王的人看護起來,待案子審結再出來罷了。
大哥看似不近人情,內心想得比誰都周全。寧肯惹她傷心,寧肯給自己添堵,也不讓她日後為自己的決定後悔。一切後果,他來擔。
法門寺失竊的寶物尋回了大半,又重新歸置在地宮中。地宮的入口封閉之前,慧覺方丈由智藏法師扶著,顫巍巍的對溫樂公主道“公主對蔽寺有大恩,老衲殘餘之年必日日為公主誦經祈福。公主既和蔽寺有緣,寶塔地宮因公主而得以存續,公主何不施物供養於佛祖真身舍利前?”
眾人聞言神色都為之一動,這真是千載難逢的好機緣!寶塔地宮可不是誰想開啟就開啟的,大唐時規定三十年才開啟一回,迎出佛骨供世人瞻仰。地宮就那麼大,也不是誰想供奉就供奉的。尋常人隻能在外麵的大殿將供品奉於佛像前,而隻有皇族權貴、顯臣高僧才有資格將貢品奉於佛祖真身舍利前,這是何等的榮耀!
可溫樂公主沉默片刻,腦海裡想的卻是如何婉拒。慧覺方丈的好意她隻能心領了,像她這樣的人哪有資格將供品同大唐皇親國戚的供品置於一處?這不是占便宜,隻會讓自己難堪。且供奉佛祖,一顆誠心就夠了。
這時,溫在恒卻走到她身邊,道“公主可想好供奉什麼了?彆誤了封閉地宮的吉時。”
溫樂公主抬起頭詫異的看著他,他也看著她,目光中流露出的是帶著許可的鼓勵。他不是最重規矩,最講原則的嗎?不久前義正詞嚴當眾教訓她的人難道不是他嗎?怎麼感覺判若兩人了呢?
滿眼慈愛的慧覺方丈還在等溫樂公主的回複,智藏法師還以為她在糾結要供奉什麼,好心提醒她供品是其次的,心意最重要。當年武後便供奉了一條石榴裙,因這條石榴裙對她而言意義非凡。
溫樂公主想了想,叫彩墨回去取一樣東西。彩墨很快就回來了,雙手托著一隻紫檀嵌螺鈿的精美木匣,眾人都以為裡麵裝的定是從公主的嫁妝裡挑的珍寶。結果,溫樂公主打開匣子,眾人一看都愣了。
竟是一隻越窯的青瓷茶盞!這也太……普通了些吧?瞧著還沒有裝它的匣子貴重呢!
柴峻看到茶盞,頓時哭笑不得。這不是他“不經意間”用過的那隻嗎?臭丫頭的嫁妝幾十車,卻獨獨拿來這個做供品,到底幾個意思?是眼不見為淨呢還是覺得對她有特殊的意義,想留下來做個紀念?
不管她是哪個意思,柴峻都要把後者給坐實了。當溫樂公主解釋說這隻茶盞雖然樸實無華,卻是她慣用之物時,柴峻補充道“也是我同公主的定情信物,公主將此茶盞供奉於佛骨舍利前,定是希望佛祖保佑我們同心合意,白頭到老。”
此話一出,先前不解的都了悟了。先前知內情的兩個卻一個錯愕一個鄙薄。
溫樂公主瞪了瞪柴峻,柴峻卻笑得如沐春風,柔聲道“公主有心了,佛祖在上,為夫定不會教公主失望的。”
說得比唱得還好聽!這廝殺人不眨眼,殘忍暴虐,會是個信佛之人?怕是佛祖擋道,他也敢上前叫板!溫在恒麵上不顯,心中著實對柴峻花言巧語顛倒是非這一套很不忿。
在眾僧低沉莊嚴的誦經聲中,寶塔地宮之門緩緩封閉。機關重啟,密道堵嚴,那封住的不僅僅是珍寶,而是一個古老神秘的傳說、一段流傳千古的佳話、一片虔誠真摯的心意。
慧覺方丈老淚縱橫,用打著補丁的衣袖拭了拭淚痕,對溫樂公主道“公主此去,迢迢數千裡,艱難險阻重重,老衲無以為贈,唯此金剛菩提十八子念珠,是老衲離開泉州東禪寺時,師父所贈。它伴隨了師父四十載,又伴隨了老衲六十載,老衲願將它贈與公主,祈望它能助公主慧六根,淨六塵,明六識,保佑公主逢凶化吉,平安順遂。”
溫樂公主看著那串紅色念珠,心內惶恐不已,連忙擺手道“這是伴隨了兩代高僧的百年聖物,小女子怎受得起?”
“公主不僅助蔽寺尋回地宮寶藏,更一舉鏟除了邪教,拯救萬民於水火,功德無量,區區佛家常物,公主當受之。”慧覺方丈道。
溫樂公主還是不敢接,為難之際,瞄了眼溫在恒,他竟頷首示意她收下。她忐忑的收下了慧覺方丈的念珠,捧在手心裡,似有千斤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