啞鳳長安來!
楊丹沒有想到蕭天翼會對自己身份起疑惑,聽了這話,略頓了一會,忙搖頭。
蕭天翼拔出自己腰上的佩劍,遞給楊丹道“你不會說話,但是我知道,你會寫。我實在有些好奇,你這麼一個出眾的小女孩,怎麼會成孤女還被拐子拐走了?你就是沒有父母親兄弟姐妹,也應當有叔伯一類的家人吧?你對我說實話,你到底是濟州人還是長安人?我沒有惡意,隻想幫你。”
楊丹再次看了一下蕭天翼,見這個比自己大三歲的男孩一臉真誠,於是用劍在地上寫了幾個字,蕭天翼近前看了念道“家長安,投親濟州。”
“你是去濟州投親被拐賣的?”
蕭天翼又問道。
楊丹點點頭。
蕭天翼見楊丹師父不想告訴自己更多,隻好道“啞鳳,剛才見你練武這麼用功。我雖然隻比你大幾歲,但是大概還可以教你。你剛才的是短劍吧?我看你的那短劍隻比匕首長些,現在你還小練是可以的。若到了我現在這麼大,還是練習長劍好。長劍和短劍的招數是不同的,你要是放心我,我來教你。你跟是我來,我給你挑一把合適你的劍,教你恒山劍法。”
楊丹沒有想到,蕭天翼對自己這麼有耐心。想到曾經的深仇大恨,楊丹很快點頭,將手裡的劍還給蕭天翼,跟著蕭天翼來到旁邊放兵器的屋子。
蕭天翼給楊丹找了一把兩尺來長的劍。蕭府孩子多,所以蕭宗武特意讓人打造了適合六歲到十五歲左右練習的各種長短兵器。
蕭天翼舉起手裡的劍看著楊丹道“啞鳳,我站你前麵,你看著我。這套劍法,我師父說,女孩子防身是最好的,也容易上手。本來師父不教我的,因為我年紀小,所以師父才讓我幾個師妹一起學。”
楊丹接過劍點頭。
蕭天翼生怕楊丹學不好,所以一招一式很慢,沒有想到才教兩邊,楊丹用劍在地上寫了幾個字“我試試,求指點。”
楊丹的招式十分到位,蕭天翼更加驚訝。
“啞鳳,你是一個練武的好苗子。你要是都像今天這樣苦心練武,等你長大後,一定不會比我大姐二姐差。”
蕭天翼才說完,隻聽蕭達跑過來道“世子爺,老侯爺叫你呢。”
蕭天翼聽了,隻好對啞鳳道“啞鳳,我先去了,你自己好好練吧。”
看著蕭天翼離去的身影,楊丹才發現已經不早,於是將手裡的劍放回屋子,轉身返回。
當一輪新月高掛空中時,楊丹和荷花陪著丹麗丹霞在後院的閣樓上,遠望蕭府花園。丹霞突然提議道“大姐,我們來奏笛子,如何?這樣的好的夏日,沒有笛聲,實在有些單調。”
丹麗聽了,當即讓荷花回屋子拿笛子。
悠揚的笛聲很快響起,儘管這笛聲悠揚沉靜動聽,但是在楊丹聽來,油然而生一種悲涼。
曾經也是這樣的夜晚,身為慶王和天子的父親,也喜歡奏笛子。每當這個時候,自己可以儘情偎依在父母身邊,還有咿呀學語的弟弟。
母親不會奏笛子,但是喜歡聽。明帝奏笛子,田後給楊丹楊白說故事。
“丹兒,白兒,你們知道吧,你父皇說,他不要其他女子卻要娶我這個平民女子,就是因為這月亮裡的一個老爺爺,從我和你父皇一出生,就用紅線把我們兩個的靈魂拴住了。”
平民出身的母親,有很多關於月亮的故事,不知道是聽姥姥說的還是聽父親告訴的。
“丹兒,這月宮的嫦娥呢,太嬌氣自私了,就像皇宮裡多數的女子,父皇不喜歡。以後你長大了,不能學嫦娥。”
每當聽田後給孩子說一個故事,尤其說天上諸神的故事,明帝總會提到嫦娥。
楊丹聽了明帝說嫦娥的話,毫不猶豫地回答“父皇,兒臣知道,嫦娥嫁給了大英雄後羿,可是最終拋棄的後羿,自己一個人偷吃了後羿帶回來的全部靈藥,所以上天做了神仙,不管後羿的生來病死,太太自私了,我才不學她。”
蕭丹麗和蕭丹霞姐妹兩個連著奏了幾曲,見楊丹聽得似乎入神,不由來了教楊丹奏笛子的興頭。
丹麗又吩咐荷花道“荷花,你去書架上將另外兩支笛子取來,你一支啞鳳一支,我和丹霞教你們奏笛子。”
荷花聽了,很快轉身進屋取笛子。
楊丹學笛子並沒有學武藝那樣順手,但是丹霞教導很有耐心,一個晚上,楊丹雖然還不會奏曲子,但是指法已經大致清楚。
夜深人靜,蕭府寂靜一片,可是楊丹卻沒有睡意。她悄悄掩上屋子的門,一人端了一張椅子,坐在閣樓上,望著那彎新月,隻管發呆。
還不到半年,楊丹無法走出痛失三個至親的痛苦,尤其在耳聞目睹彆人可以何家歡樂之時。
淚水,隻有在這樣的眼神人靜之時,才能傾情發泄,隻有那輪高高在上的月亮,能洞察到楊丹深夜難眠的孤寂與苦痛。
難眠的日日夜夜,過了一天又一天。不知不覺,已經是八月中秋。
蕭丹麗和羅山的親事已經定下,由羅山的伯父送來羅山的生辰八字,還有羅山給蕭丹麗的定親禮物——那是一對產於西域的鴛鴦寶劍。但是兩人的婚期還沒有說定,因為蕭丹麗的父親還在平城,按照蕭家規矩,女子要到十六才出閣,父母要親自見過男方,才會真是議定婚期,而羅山也要準備明年春的武舉。
今年的冬天,比以往任何一年都冷。十月中旬,西關連下了五六天暴雪,厚厚的積雪,讓家家戶戶幾乎都在屋子裡度過。
十一月二十三日,蕭藍讓親信隨從蕭二虎捎回家書一封,告知說平城將士因為今年冬天的嚴寒,要大量糧草,已經給天子上過兩道奏章,但是天子沒有批複讓周邊或京城送糧草接濟,而是來了一道讓蕭藍在十二月初十前到京城述職,讓平城的一切軍務,暫時由副將掌管。
蕭宗武看過蕭藍的來信,心情沉重,忙問蕭藍何時離開平城。蕭二虎告知,自己離開平城時,蕭藍說可能還要三四天,到時順路回家一趟,現在平城常下雪,路上不好走,估計月底或月初定可以到家。
二十六日的亥時,蕭府眾人都已經進入了夢鄉,蕭藍帶著兩個親隨回來了。歐陽夫人見蕭藍一路風塵,手上腳上都生了凍瘡,兩個親隨也一樣,親自帶人備好飯菜熱水,忙到近午時才歇息。
次日的西侯府,因為蕭藍的歸來格外喜慶,蕭宗武讓府裡備了幾桌酒席,讓蕭川一家回來團聚。皇命難違,蕭藍隻能在家一天就要赴京城,還不知道天子讓蕭藍進京述職是喜還是憂。
楊丹第一次見到蕭藍,得知蕭藍奉皇命進京城,又見酒席後蕭宗武和蕭藍還有蕭川留在花廳議事,那些下人都退了出來,而丹霞也一改往日的活波開朗,猜想蕭家上下肯定為蕭藍這次進京憂心,心裡也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
在蕭家這麼久了,楊丹才明白,為什麼當初父皇讓自己投奔北辰侯或蕭家。這西侯府對朝廷對天子,確實隻有忠心。蕭府上下,都沒有人說朝廷的半句怨言,也不議論皇家。
次日一早,蕭家的早飯,比往日提前了半個時辰,因為蕭藍要前往京城。
蕭藍言語不多,吃過早飯,也來不及坐下喝茶,已經拿上歐陽夫人備好的行裝,帶著兩個親隨,向眾人告彆,匆匆踏上赴京之路。
蕭藍走後,合家上下都焦急地等待著京城來的消息,尤其歐陽夫人和蕭宗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