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_登遼風雲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五節(2 / 2)

王進賢突然心中一動“我們此次乘船而來,沒有帶戰馬,可否借我們十匹,如有情況,我們也可給些助力。”

很快,6匹戰馬送到了水師右營在南岸的陣地。

五、

王進賢正在遠遠的看那6匹馬,突然他覺得有人在桶他。王進賢回頭一看,是霍世剛,順著霍世剛手指的方向——一片煙塵,似乎也能隱約聽到馬蹄的聲音——後金的軍隊來了!本來歡愉、輕鬆的氣氛立即變化了,時間仿佛凝固了,連空氣也沉重了起來。北岸的軍隊也知道大戰將至,一掃弛態,開始緊張的列隊。

煙塵越來越大,馬蹄聲越來越重,一袋煙的功夫,已經有後金的騎兵到達陣前。王進賢拿著望遠鏡,仔細觀看來的應該是正紅旗的騎兵,他們頭戴圓盔,身著紅色的長袍馬掛,馬褂外穿著鱗甲,鱗甲外是棉甲,最外麵還罩了一層紮甲,他們手持的兵器各異,盔甲也不儘相同。他們看到明軍後,立即開始整隊,一俟成型,不做休整,立即向明軍發動衝擊,這令王進賢大吃一驚不待大軍齊至,不做仔細地停頓收拾整理,不觀察敵情,一進入戰場就立即發動進攻,這——這也太托大了。

而轉向明軍這一邊,王進賢就更為吃驚了隻見明軍排列成3排,每排列了10個三角形的陣列,其餘的明軍就分布在這30個三角形的周圍,成為散兵。

還沒等王進賢再仔細的看一看,衝陣已經開始了。數百匹戰馬挾裹著煙塵飛衝明陣,明軍第一排中間的一個三角形的頂角首當其衝。在這個頂角隻有一個戰士,他身著重鎧,手持長槍,耀武揚威,做著各種侮辱性的動作。

眼見得後金騎兵開始加速,埋伏在草叢間的零散兵士,借助著淺溝、灌木等遮掩,端起手弩,射出弩箭。在這麼遠的距離上,弩箭是無法射穿後金騎兵的三層鎧甲的,但是卻能對馬造成傷害,幾匹後金前排的戰馬中箭,稀溜溜一聲嚎叫,吃痛倒地,把馬上的戰士掀下馬背。這給後金的騎兵的飛速衝陣造成了一定的混亂,但是並沒有阻礙其前進的腳步。

看到後金騎兵吃了癟,三角形頂角的明軍士兵一聲怪叫,提起長槍,迎著後金的騎兵飛奔而去。在他的帶動下,他身後的三角形開始向前飛快向前移動,第一排其他的三角形也開始向後金的騎兵奔去。

直到此時,後金騎兵叢中才開始飛出羽箭。隻見幾個後金的騎士,左手持弓,右手握著一把箭,撚出一支,搭弓就射,一眨眼的功夫,已經射出好幾支箭。王進賢這時才發現,後金騎士也並不都是罩著三層盔甲,靠後麵的騎士有很多隻有兩層鎧甲,再往後甚至有的隻有一層兩截甲,但是他們的主要任務似乎是騎射,隻帶了一把佩刀。

這些後金士兵射出的羽箭像長了眼睛一樣飛向明軍。三角形頂角的那個明軍士兵,還沒有接近後金騎兵,麵門上已經中了三支箭,他大叫一聲,晃悠了幾下,兀自不甘的倒在了地上。隨著一陣羽箭射出,三角形前排的士兵、以及一些弩箭手中了箭。由於他們都身著盔甲,外罩棉甲,因此隻要不是正中麵門,傷及不到要害。即使如此,還是有一些人,捂著麵門倒下了,有的人扭曲著身軀,有的人就再也不動了。

王進賢心想這些後金士兵的箭射的也太準了,在馬上高速飛奔,幾乎是不加瞄準的快速拉弓放箭,居然有這麼高的準確率!但是,已經沒有時間讓他們放更多的箭了,兩軍相對而衝,眨眼的功夫,雙方已經開始貼身肉搏。

六、

騎兵在高速衝陣時,是很難保持緊湊而平齊的隊形的。而且馬是畜生,不是人,他們沒有視死如歸的精神,麵對著一杆杆閃耀著寒光的長槍,他們本能的反應是躲。因此,後金的騎兵很自然的跑入三角形的空白地帶。數百名騎兵被幾個三角形楔入分割,由於長槍兵在側翼的打擊和乾擾,迫使馬匹將一部分能量去做他們不擅長的橫向運動,騎兵漸漸失去了速度的優勢,很多人被顛簸的戰馬掀下馬背,數百名騎兵很快彌散在幾個三角形之中,雙方進入了最為血腥的肉搏。

後金騎兵雖然重甲在身,依然矯健異常,在數個明軍士兵的夾擊下,居然還能走上幾個回合,抽空還能桶上明軍一槍。一個後金士兵,在落馬後,打了一個滾,立即翻起身來用長槍一掃,明軍盔甲也是極厚,除非正中麵門,否則極難傷到。即使如此,還是將周圍的明軍逼出數步。後金騎士人尚未站定,借著翻滾之勢擰身就是一槍,一下子刺中一個明軍的左眼。這個明軍痛徹心脾,丟下手中的長槍,捂住眼睛在地上扭動,口中大喊大叫。旁邊一個明軍見狀,氣上心頭,大叫一聲,擰槍便刺。後金士兵閃身躲過,探身送槍上前,刺中明兵的麵門。於此同時,另一個明兵趁他探身之際,腳踝外露,從後麵猛地刺了後金士兵一槍,正中腳踝。二人幾乎是同時發出痛苦的呐喊,明兵倒地,而後金士兵單膝跪地,依然要麵對4個明軍士兵。4個明兵忌憚他的勇武,一時不敢上前。不久又有一個明軍加入戰團,他們幾個眼神一碰,手中的長槍同時刺出,前麵的刺臉,左右刺手,後麵的刺腳。後金士兵抖擻精神,忍痛將長槍刺出,怎奈麵前的明軍早有防備,身形一閃,加上左側的明軍用長槍刺中了後金士兵的左手腕,後金士兵的長槍一歪沒有刺中,他的手腕、腳踝也同時中槍,特彆是手腕被刺中動脈,鮮血噴射而出。幾個明軍向後一跳,跳出戰圈,他們知道這個後金士兵已經完了,用不著再豁上自己的性命。後金士兵自知不免一死,奮起餘勇,暴長身形,用右手提起長槍向一個明軍擲去。那個明軍用手中長槍一撥,躲開了,手中長槍被震得反彈開來。那支長槍兀自飛了丈餘,刺在草叢中,槍杆猶在顫動。幾個明軍待見到這個後金士兵已經不行了,齊齊上槍,結果了他的性命。

明軍很快掌握了要點幾個人合力,刺其沒有重甲防護的腿腳、手和麵門。明軍士兵5個、6個,甚至是7個、8個對陣後金一個士兵。後金士兵縱有天大的本事也難逃厄運,一個接一個倒在血泊之中。

餘下不多的還有戰馬的後金騎士,見勢不妙,翻身就跑,又被弩箭手射下幾人,最終隻有幾人幾騎逃回了本陣。

王進賢不由震驚了天啊!這後金士兵的戰鬥力也太強大了。不但箭射的準、射的快,肉搏能力還如此之強勁。要知道他們麵對的是大明最精銳的部隊,而且裝備精良。在一對多的情況下,還能搞偷襲,要是——王進賢簡直不敢想下去。隻是他們太托大了。大概他們對於明軍的一衝就潰已經習以為常了,以為一衝之下,這支明軍就會土崩瓦解,他們就可以輕輕鬆鬆搶個頭功。誰知道,遇到的這支明軍不但敢戰,而且裝備精良,蠻勇異常,絲毫不比他們差。幾百人的紅色滴入數千人的紅色之中,很快就消失的一乾二淨。

王進賢心中一動難道是巴牙喇!

根據史料記載後金的戰法是重步兵在前,輕步兵在後,率先與敵人進行肉搏。最為精銳的巴牙喇在一旁掠陣,一俟有機會就進行最為堅決果斷的衝擊,以取得最後的勝利。巴牙喇是一個牛錄中最為強壯的10多個人,而且這種選擇從兒童時代就開始了。也就是說從一個牛錄近千人的男丁中,從小選拔10多個人從小進行最為殘酷的軍事訓練。這些巴牙喇一般都擁有10個以上的包衣奴隸,不從事生產,是徹底的軍事貴族。最好的物質條件、最嚴苛的軍事訓練、最精良的武器裝備、最嚴格的遴選條件,是後金部隊中王牌中的王牌。難道剛才衝陣的是正紅旗的巴牙喇?正紅旗的旗主是代善,這一下子幾乎把全旗的巴牙喇都搭了進去,代善還不給心痛死。彆說代善了,估計哈赤都會心痛萬分。不過這也正印證了為什麼這些騎兵如此目空一切,以及為什麼具有極其強悍的戰鬥力。1

明軍士兵一片歡呼,他們紛紛抽出腰刀,一個個割下後金士兵的首級。明軍軍官急忙招呼各部回去布陣。可是已經來不及了。

1正紅旗巴牙喇在此戰中不待其他人到達率先衝陣是《滿文老檔》記載的,有較高的可信度

七、

後金的大隊人馬已經抵達,逐步在明軍對麵列好了陣勢。而且正白旗正在向明軍的右翼移動,正黃旗正在向明軍的左翼移動。隨著一陣低沉的號角聲響起,正白旗的步兵出擊了。這才是王進賢所認知的後金部隊他們的裝備顯然不如剛才那些正紅旗的騎兵好,前兩排的士兵頭戴圓盔,內有鱗甲,外罩棉甲,手中的兵刃各異,長槍、短刀、盾牌都有,王進賢甚至找到一個使雙刀的。而後麵的士兵則多數隻有棉甲和暖帽,手持弓箭。後金早期由於生產力水平較低,不可能大規模製造鎧甲,也沒有這樣的工藝水平,因此其鎧甲大多數是在戰鬥中從敵人手中奪取或購買而來,總量不會很多。史料記載哈赤以13副遺甲起兵。這個記載說明兩件事一是哈赤起兵時盔甲很少,隻有13副,甚至不知道其中包不包含皮甲、紙甲;二是說明他們對鎧甲很重視,單獨拿出來說事,以顯示其起兵時的艱難。哈赤所處的時代,正是建州女真人處於原始社會走向瓦解、奴隸社會初建的時期。因此,和中世紀的歐洲一樣,鎧甲、兵器、馬匹等武備都是自備的,或說是私有的,很難做到標準化、統一化。甚至連固山(旗)都是私有的財產,從理論上講,各旗的旗主,也就是貝勒,和哈赤都是平等的。哈赤是靠著汗權和父權、以及多年征戰形成的權威在進行統治。他死後,皇太極雖然奪得了汗權,卻沒有父權,使得其威望大大低於哈赤,對很多旗的使用都如有掣肘。

這些後金士兵的服飾甚至也不完全是純白色,由於長時間的使用,他們長袍馬掛的顏色說是青灰色更為合適。這一支青灰色的部隊比起之前衝陣的正紅旗騎兵人數多了很多,粗略估算給有小一萬人。他們像一堵牆一樣緩慢而堅定的走向明軍。王進賢望向他們身後,在他們身後,還有一排用棉布覆蓋的車輛——這大概就是所謂的楯車了吧!在楯車的周圍也有一些身著棉甲的士兵在守衛,數量大概也有數百人。在楯車的後麵,似乎還有馬影在晃動,但是實在看不清了。在楯車的兩邊,各有一支身著白色旗袍馬褂的士兵,身著重甲,騎著戰馬,正在掠陣。1

由於剛剛取得勝利,明軍士氣高漲,初步打掃完戰場的明軍士兵匆匆列陣,不待陣容齊整,就淩亂的、不顧一切的衝向正白旗的那堵堅牆。

正如王進賢所料,並不是所有的後金部隊都有剛才的那支騎兵那樣凶悍的戰鬥力。

與騎兵衝陣的方法相類似。正白旗的步兵,由重甲步兵在前,抵擋住了明軍弩兵的弩箭,雖然有少數重步兵被射中麵門,但是數量極少,不妨礙整體的推進。大約進入50步之內,躲在重步兵身後的後金弓箭手開始放箭,他們的箭同樣射得很準,幾乎箭箭都是朝著明軍的麵門而去,搞得明軍不得不壓低頭盔,加快向金軍跑去。明軍本來大致還保持了三角形的陣型,但是後金準確的弓箭射擊,使得走在前排的士兵多數都被射中,一個個歪倒在陣前,整個明軍的三角形陣型顯得沒有當初那麼犀利了。

兩支洪流終於碰撞到一起,和剛才與紅旗巴牙喇的戰鬥不同。由於雙方都排列著密集的隊形,使得戰士們根本沒有騰挪的餘地,隻有被攜裹在洪流中,刀砍槍刺,在槍刀白刃叢中將生命交到命運手中。前麵的戰士倒下,後麵的士兵被推動著繼續向前,死神將一個又一個年輕的生命帶走。明軍的傷亡明顯增加了,因為後金的弓箭手更為容易而準確的將羽箭射向他們的麵門,而明軍也無暇顧及羽箭,因為他們首要擔心的是麵前的刀槍叢林。

一直在後麵沒有出動的明軍三角形開始運動,右邊的大概10個三角形開始向正白旗前進的方向移動。另外約10個三角形還留在原地,應該是為了防備其餘後金的部隊。每一個三角形頂角的戰士都是最勇猛、最強壯的鬥士,他們尋找著突破口,帶動整個三角形向正白旗猛衝。由於正白旗的弓箭手被麵前的明軍牽製,因此無暇向新衝過來的明軍放箭。一個鬥士手持長刀,率先衝向這堵灰白色堅牆,他在奔跑之中,就用長刀蕩開了刺向自己刀槍,其勢大力沉,使得碰到其長刀的後金士兵都差點一個趔趄。緊接著這個鬥士用長刀左右猛擊,砸在兩個後金重甲士兵的頭上,兩個後金士兵聲音都不吭一下,一頭栽倒在地。這個鬥士勇冠三軍,左突右殺,像一顆釘子穿透了正白旗陣線最為厚實的外皮——重甲步兵。後麵尾隨他的士兵像楔子一樣跟著楔了進去,不斷擴大著突破口。正白旗步兵的陣型如此被楔入幾個三角形,開始淩亂,缺少前麵重甲步兵的掩護。後麵的弓箭手沒有重甲防護,在肉搏上吃了大虧,但是仍舊兀自血戰。明軍士兵則不管前後,一水的鐵甲罩棉甲,在肉搏上大占便宜,眼看就要穿透正白旗的堅牆。

1明代史料記載,四川明軍先敗白標兵,後敗黃標兵。而《滿文老檔》記載,此時後金出動的是右翼四旗,其中並不包括正白旗和鑲白旗,這白標兵是否是正白或鑲白旗,值得商榷。但是《滿文老檔》在此戰的後麵又提到了左翼四旗,因此可以認為此戰八旗實際上都出動了,正白旗出戰不算為過

八、

“黃標兵來了。”順著周道明所指,王進賢看到,幾個身穿黃色長袍馬掛,甲厚盔明的後金士兵正騎馬馳來。離王進賢要求修築的預設陣地100步的地方停了下來。駐馬觀望,並不再行前進。正黃旗,這是哈赤親領的正黃旗!

王進賢判斷道“應該是來監視我們的哨兵。繼續觀察,加緊築壘。保持距離。”

王進賢同時還注意到,另一支人數多得多的正黃旗騎兵,正急速從明軍側翼繞過,繞到明軍背後,占據了渾河上唯一的橋梁——渾河橋。甫一到橋頭,他們立即下馬,開始築壘。王進賢此時不能不敬佩哈赤高明的指揮藝術果斷、堅決、靈活、集中優勢兵力、雷厲風行、滴水不漏。在觀察萬形勢後,立即對明軍實施包圍,還要斷其退路,哈赤——你也太狠了!這對於明軍其實有著巨大的心理暗示作用,在不知不覺中,又增加了一個對明軍的作戰方向——明軍,對於後路被斷,你是在意呢還是不在意呢?管還是不管呢?分兵不分兵呢?甚至對於王進賢這樣的小股明軍都派出偵查哨,防止其異動。

與此同時,身著黃色長袍馬掛的正黃旗步兵大隊人馬開始向戰場推進。明軍留下的約10個三角形也注意到了這一點,開始準備迎戰,將幾個三角形的頂角移向西麵,隻留下2個三角形對於後金正中的正紅旗步兵予以防範。很快,戰鬥在西麵打響了。正黃旗步兵和幾個三角形廝殺在一起。

正當王進賢全神貫注地觀察西麵的廝殺時,正白旗本陣中的號角響了,本來已經支撐不住的正白旗,開始潰敗。伴隨著號角聲,正白旗的巴牙喇開始出動,他們無意和明軍搏鬥,從左右兩翼遏製明軍的追擊。他們騎在馬上,輕騎而進,高速中飛羽連連,很快在明軍和潰敗的正白旗步兵中間清理出一個相對的空白緩衝地帶。而明軍也不得不防備正中的其他後金軍隊,需要從右翼抽調兵力,隻留兩個三角形應付正紅旗實在太少了,因此也敲響了後退的金聲。東麵的明軍,經過惡戰,疲倦不已,緩慢的走回中間布陣,以防禦後金正中的部隊出擊。看到大部隊已經回位,尚未經戰陣的2個三角形轉向西麵,支援正在與正黃旗激戰的明軍。新生力量的投入,使得戰鬥優勢的天平開始向明軍一方傾斜,正黃旗有點吃不消了。

果然,就在正黃旗和明軍在西麵交戰正酣之際,正紅旗的步兵出動了。已經經過血戰的約20個三角形已經殘破而疲憊。但是麵對強敵,他們抖擻精神,開始做最後的列陣、動員和準備工作。10個三角形又開始向正紅旗的方向前進。

正黃旗敗退了,但是所有人都清楚,這種局部的敗退並不意味著全麵的敗退。明軍已經無力追逐正黃旗,因為正白旗步兵已經重整旗鼓,又一次出動了。正白旗的步兵和明軍剛剛接觸,正黃旗步兵稍微整飾,又一次返身向著明軍壓來。麵對著正黃旗、正紅旗、正白旗三個旗在三個方向的猛攻,明軍已經沒有初戰那種一往無前、舍我其誰的氣魄了。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他們經過激戰已經又疲又累,三麵受敵的局勢誰都看得清楚。此刻,隻有咬緊牙關,頂住後金的猛攻而已。

後金的部隊步步逼迫,一步步壓縮著包圍圈。正在此時,明軍陣中出現一陣混亂。

戚柞國“怎麼回事?”

唐文焞“建奴在放炮。”他用手指著正北方向。

王進賢心中明白這是李永芳在搗鬼。據《明史紀事本末補遺》記載明撫順降將李永芳,將從沈陽剛剛繳獲的大炮和俘虜的炮手用之,“親釋其縛,人賞千金,即用以攻川兵,無不立碎者。”

其實,當時明軍並沒有紅衣大炮,裝備的火炮多為佛郎機,射程並不很遠。而且要越過後金的部隊,使用的隻可能是實心炮彈,一顆實心彈的殺傷並不大,要實現準確的打擊大量聚集的人群,更是難上加難。但是它給明軍士兵帶來的恐慌是不言而喻的。正是這幾發炮彈,成為壓垮明軍的最後一根稻草。隨著炮彈的逐一落下,明軍最後的堅戰意誌被摧毀了——明軍崩潰了。

在冷兵器時代,兩軍激戰,這種相互的肉搏殺傷相差並不會太多,多數時候是一個換一個。真正可怕的是失敗的一方失去了戰場的控製權——傷員得不到救治,非主戰兵種得不到保護;失去了有組織的抵抗——在逃命中輕易的被殺死。在這場戰鬥中,明軍和後金的相互殺傷相差不會很多,各有2、3000人傷亡。相反,明軍由於在一開始包了正紅旗巴牙喇一個餃子,以及其後兩次追殺正白旗和正黃旗,在殺傷上有可能比起後金還要多一些。但是,他們一旦崩潰,就會成為後金輕易屠殺的對象。

九、

後金士兵像趕豬一樣驅役著明軍的士兵,明軍士兵則像潮水一樣跑向渾河北岸。渾河上唯一的橋梁卻已被後金占領,麵對著蜂擁而至的明軍,後金守軍臨危不亂,張弓搭箭,一一射殺,引起了明軍更大的混亂中間的士兵想躲箭,兩邊的士兵想過橋,造成更大的踐踏。好在想過橋的士兵遠多於想躲箭的士兵,在他們的簇擁之下,一部分明軍在後軍的擁推下,居然擠過了渾河橋。守橋的幾個金兵雖然手持刀箭,拚死砍殺,但是完全擋不住逃命的洪流,被洪流所挾裹,或被踩踏而死,或者掉下渾河橋。1

然而,渾河橋狹窄,能夠渡橋逃生的士兵,畢竟是少數,大多數明軍則被擁擠著被動的到達了渾河北岸,不少人都被擠下了渾河,由於身上沉重的盔甲,被擠下河的士兵很快就沉入水中。少數明軍見到逃生無望,翻過身做垂死一搏,他們麵目猙獰地衝向後金的銅牆鐵壁,由於沒有有效的組織,這些零星的反衝擊被輕易的瓦解了。後金的部隊繼續保持著強大的壓迫力,直到把大多數明軍殺死或趕下河。

王進賢本來在渾河北岸預築了陣地,他了解曆史,知道明軍會有此敗。因此,他本意是想救出一部分逃逸的明軍的。但是願望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一看到大明的潰兵鋪天蓋地而來,王進賢心中大叫不好,急忙組織人將北岸的本部士兵全部撤到了船上。

看到明軍像煮餃子一樣被趕下河,哭喊聲振徹天地,船上的人無不悲從中來。

盧國仕帶著哭腔“王進賢,你還在等什麼,快去救救他們吧!”

王進賢的心像被一層冰霜包裹的火山,每一次跳動都仿佛要噴薄而出,他紅著眼睛怒吼道“我在北岸預築陣地,本來就是想救他們的。但是你看看他們!你看看他們!兵敗如山倒!組織性紀律性對於一支軍隊是多麼重要,你們現在看到了吧!你們看到了吧!這些明軍如果能咬緊牙關,繼續與建奴奮戰,至少還能擊殺與他們等量的建奴。如果有得力的組織,一麵抵抗建奴,一麵奪取渾河橋,並組織有效的撤退,他們其中的大多數人都能生還。哪怕在我們已經構築的預設陣地上進行有組織的抵抗,我們開船過去,也能救出不少人。”

王進賢越說越冷靜“但是——你們看——兵敗如山倒——如果我們此時過去施救。首先,將徹底動搖他們抵抗的決心,將會有更多的人跳河逃生。置之死地而後生——麵對死亡他們或許還能燃起自己最後的血性,如果真的出現有組織的抵抗,我絕對會不顧安危,親自前去相救;其次,如果我們去救跳河的士兵,他們人數眾多,逃生心切,定會將我們前去營救的船隻傾覆。到時候彆說救他們了,連我們自己也要搭進去!”

盧國仕的眼中冒出火光“那你就什麼也不做?”

王進賢看了看周圍“你們說呢?”

所有人都默然不語。

盧國仕“你們真是冷血!”

王進賢“盧參謀!你已經是軍人了!請注意你的語言!注意你的態度!我們身處戰場,我現在的身份是你的長官!”

王進賢歎了口氣“盧國仕,今後你也會成為指揮官,作為指揮官最重要的品質是冷靜——做出合理、有利的決定,而不是感情用事。我們是來觀戰的,我們的任務是總結經驗,為今後更好的作戰打好基礎,而不是現在就冒死輕生。這些人都是水師右營的核心,一旦有失,今後誰去指揮水師右營和建奴作戰。作戰可以冒險,但不能蠻乾。現在,北岸的一切都不可挽回了。一會兒看浙軍的表現吧。”

盧國仕欲言又止,終於不再說話了。

戚柞國堅決地道“浙軍——他們絕對不會這樣!”

王進賢望了望他,意味深長的點了點頭。

1根據記載,後金派人先期守住了渾河橋;而明軍袁起龍、袁見龍是奪橋而走的。


最新小说: 網戀對象是清冷校花,她私下兩副麵孔! 吾與皇座之上,萬年又萬年 韓娛之全職丈夫 豪門盛宴之婚約伴我成長 偷聽心聲後,女帝愛我如命 鑒寶:開局覺醒黃金瞳 躺平修仙:道侶修煉我變強 重生九零霸王花 願照九天 瘋批暴君讀我心,寵上鳳位他超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