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不作不死_宋桓帝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宋桓帝 > 第22章 不作不死

第22章 不作不死(1 / 2)

宋桓帝!

大宋延興元年正月初五,夜漏二更時分,內東門司值房外麵,一名身著金紫章服、腰係紅鋥金帶的朝廷大員,正在花崗岩堆砌而成的門台上焦躁地踱著步子。

借助門廊下麵懸掛的白紗八角宮燈,梁師成一眼就認出來了,正是理直氣壯要引咎辭官的兵部尚書李綱李伯紀。

實話實說,梁大官一點都不喜歡這位聖眷正隆的李尚書,方才之所以鼓弄口舌竭力替他說好話,歸根結底,還不是因為此人深受皇上寵信嘛一一孰不知,投其所好正是梁大閹人屢試不爽的拿手好戲,想當年道君皇帝就是被他這招給忽悠瘸了。

此時梁師成板著枯皮瘦臉傳達完官家的幾道旨意,抄起手冷冷地盯著李大忠臣,看看他做何反應。

果然不出官家所料,李綱聽說擅離職守、驕橫不法的曹曚已經被邏卒秘密通緝,殿帥王宗濋正在緊急調集禦前諸班直的一千射士,當即二話不說,跪在地上咚咚咚叩著響頭,與此同時“我主聖明”喊得山響,然而絕口不提引咎辭官之事。

正所謂君知臣心,臣解君意,君臣二人心有靈犀一點通啊。

梁師成看罷多時,後槽牙都快酸掉了,嘴上卻不動聲色道“李尚書,官家此前再三叮囑你的那些話,不會都忘了吧?”

響鼓不用重錘敲,這話語氣雖輕,卻不啻於在李綱心中炸起一聲驚雷。

他猛然意識到延興皇帝破例沒有召見自己,隻讓內侍過來傳旨,此舉除了婉言提醒之外,似乎還隱含了責備甚至生分之意!

這一驚非同小可,李綱額頭上的冷汗刷地就下來了。

他辭官的理由無非是才疏德薄,在其位卻無法謀其政,說直白點就是屍位素餐。

與其占著茅坑不拉屎,何不抱著公忠體國之心,乞請皇帝開了自己的闕,把位置讓給能夠力挽狂瀾於既倒的有力人士?

李綱當然知道自己這個借口有多牽強,但總比眼睜睜地看著社稷垂危卻無能為力要好受一些吧!

其實不管說得多麼冠冕堂皇,乞請辭官並非根本目的,隻是以退為進的手段而已,李大忠臣真正想得到的是與其職責相匹配的實際權力。

這個要求過分嗎?按理說一點都不過分。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延興皇帝已經讓他得償所願了驕橫不法的本司都統製曹太尉即將落馬;一千皇宮衛士作為牙軍親兵隨時保駕護航;皇帝欽賜了先斬後奏的王命旗牌,守禦副使正式擁有生殺予奪的大權……

是不是既解氣,又威風,還霸氣十足?

可惜這種泡沫幻象隻維持了數個彈指,就被梁師成輕輕一句話給戳破了

官家此前再三叮囑你的那些話,不會都忘了吧?

在禦筆親擢李綱為守禦副使之前的那個晚上,趙桓曾在福寧殿語重心長地和李大忠臣深談過一次。

趙桓的意思是東京守禦使司責任重大,一定要分工明確並且責任到人,知院吳敏相當於一麵招風大旗,以正使的名義代表東京守禦使司對外公乾,本司日常庶務由守禦副使李綱全權負責。

之所以這麼安排,主要出於兩方麵的考慮,一是吳敏和李綱私交甚篤,配合起來會比較默契;二是李綱資曆太淺,性情又過剛,不僅難以服眾,甚至有可能在某些問題上會激化矛盾。

樞相吳敏就不同了,他是新派權門的核心成員,又是軍國重臣,可以隨時撐起大傘為李綱遮風擋雨。

正因如此,趙桓再三叮囑李綱,凡事一定要和吳敏私下多溝通,必要時請他出麵協調上上下下、裡裡外外的關係,千萬不可獨斷專行,剛愎自用!

最擔心的事情,往往最有可能發生。

李綱上任之後果斷把上司兼好友吳敏踢到一邊,獨自揮舞起東京守禦使司的權力大棒,一頓操作猛作虎,結果處處碰壁,不隻是撞得鼻青臉腫,還氣得心肝亂顫。

不聽皇帝言,吃虧在眼前啊。

李綱至少犯了兩個明顯錯誤,首先是繞開知樞密院事兼守禦正使吳敏,直接向朝廷各級衙署下達指令,最終自取其辱。

其次是命令酸棗門守將開城放人遭拒,應當速速請旨定奪,而不是跑到皇帝麵前賭氣辭官,結果好像都一樣,性質完全是兩碼事兒。

此時梁師成一語點醒了夢中人,李綱心懷忐忑之餘,顧不得考慮個人得失榮辱,趕緊借此機會亡羊補牢“何老將軍麾下萬眾連日勞頓,人疲馬憊,虜軍一旦兵臨城下,必成分崩離析之勢。本司中軍統製兼京城北壁提舉官辛康宗拒不受命,馬軍太尉、都統製曹曚又下落不明,下官懇請梁都知,儘速麵見陛下,請旨定奪!”

豈料梁師成黑臉陡然一沉“官家已經出宮而去,咱家到哪裡去替李尚書討要旨意?”

“出宮?”


最新小说: 樓上房客 特種兵:軍中女閻王 穿書後爆紅,帶崽勇闖娛樂圈 反派模擬:開局被挖走至尊帝骨 被修仙外室逼死?我提劍殺上九霄 秘影絕殺 薄情為刃 萬法同源,成就大道 我獨享卡池 全能瘋批大佬殺瘋了,全宗火葬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