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南宋!
南宋紹興十四年十一月,祐川縣南城坊前,這裡僅存下了十餘戶民房。因著與南城門隔著五百來步,期間還得跨過一條臭水溝,瞅著也沒燒的多爛,形象還算可以,所以在秋裡整修時縣老爺大手一揮放過了它們。
就在這十幾戶民房最後一排的破屋子裡,趙家大郎趙大狗正蜷縮在一堆稻草垛子中。自進了深秋連下了幾場大雨後,外麵是一天冷過一天。不過躲在這乾草垛子裡,還是有些暖和的!
從昨天一早,在南城門口看見經常邊乞討邊胡咧咧的張癩子那具凍的發青的屍體時,自己就留了個心眼。
娘曾經說過“天冷了就要穿厚衣服,不然狗都會被凍死!”自己叫狗兒,但真不是隻會搖尾乞食的狗畜牲!雖然也曾為了一口吃的有“搖搖尾,扮狗叫”的時候,但是爹也說過“手段不重要,隻要能活下去完成傳宗接代的任務那就行!人是要懂得變通的。”
雖然自己沒錢買棉衣,但是咱腦袋聰明啊!這不昨兒尋摸了一天,就找到了這堆乾草垛,打跑了占據在這裡的野狗!昨夜就睡在了這裡。味雖然不咋好聞,但是後半夜刮起來的寒風,人躲在著乾草垛裡居然丁點都感受不到。摸摸這厚厚的草垛,呸、這狗畜牲還真特麼聰明!
推開堵洞口的木板,腦袋剛伸出去,一股涼風打著旋的就吹在了臉上!一聲洪亮“啊嚏”兩條鼻涕蟲就痛快的流了出來。瞅瞅身上的破單衣,補丁再多也擋不住這寒風啊。還是得想法搞身棉衣,不然得了傷寒就得和張癩子一樣,破草席一卷埋進亂墳崗裡去了。
瞅瞅天色,顧不得拍打衣服上的草屑,急匆匆的跑到旁邊的破屋裡,拿起台階上的碗筷就往縣衙方向跑去!剛剛想起,今天是衙門最後一次放粥,聽說去的早的還有菜饅頭領!想想菜饅頭的香味,好久都沒吃過了。不能想,一想口水就會不受控製的流下來!
雖然才十一歲,但自己的那雙腳丫子長的卻是足夠大,跑起來飛快。輕鬆越過臭水溝,瞅著近路三拐兩拐的就到了衙門口前。看著周圍冷冷清清一個人都沒有,難道記錯日子了?剛蹲下準備算算,衙門裡就走出個頭戴襆頭,身穿圓領衫袍,腳蹬著麻鞋的衙役,後麵還跟著幾個民壯。
“嘿,你這小乞丐倒是好狗膽,居然敢趁爺不在,趁機窺探衙門!”
一聲爆嗬,慌的自己趕緊站起來,誰知起的匆忙不但沒起來反而一屁股爬到了地上!惹得那衙役哈哈哈大笑。
張狗兒趁機賣慘回道“差爺,小子隻是想去領粥,結果走到衙門口便餓的沒了力氣!哪裡敢窺探衙門啊!歇口氣馬上就走。”
那衙役笑了一通,大手一揮“諒你小子也不敢,歇完了趕緊滾!今日粥棚設在了北城土地廟前。天天的在這衙門口亂哄哄像什麼事!”說完也不看狗兒,出了衙門嘟囔著就往東而去。
“呸!這狗衙役!咒你出門踩狗屎。”
拍拍屁股,不敢再多待,快快的往土地廟跑去。
土地廟,一座一尺高低的小房子。在古代幾乎村村都會修一座。在那時的人們迷信思想極其嚴重,甚至家裡有人受了小病小災,先到土地廟裡燒上一柱香,乞求保佑全家平安,有的還會從香爐裡取回一些香灰,當藥服下。饒幸歪打正著奇跡般的全愈了。就會再拿上些香燭紙錢去廟裡燒,曰“還願”。不然下次土地神就不會再保佑自己了!
傳說中的土地神,是最基層的鄉土社謖保護神,保一方鄉土平安,撫慰百姓心頭傷痛,保佑人們豐衣足食,是老百姓的精神寄托所在。哪怕是現在的文明社會,有些鄉村還有些存在。
人還沒跑到土地廟前,就聽到遠遠的傳來“阿郎阿郎”的呼喊聲,扭頭看去原來是同村劉大伯家的四郎,小名狗剩。
“狗剩,你也趕早來領菜包子的嗎?”
“是的,阿郎哥。”
狗剩,大名劉四郎。比自己小一歲,上麵有兩個哥哥,一個阿姐。他小時候不但長得白嫩還有一身肥肉,那小白臉笑起來時更是露著一對酒窩!所以在滿村黑瘦皮猴般的娃娃堆裡,博得了全村父老鄉親的喜愛!甚至連狗都鐘愛他,以至於在他八歲那年,鄰家的大黃狗狠狠的在他屁股上親了一口!
這貨是個記吃不記打的家夥,當初若不是去搶狗嘴裡的骨頭,也不會被大黃狗咬。不過他後來說“挨一口咬,換一條狗腿吃!還是很劃算的!”
倆人見了麵開心的聊了兩句,狗兒便道
“狗剩,你還和張村的張大郎、張二郎一起住嗎?”
“是啊,阿郎哥!”
“莫要和他們住一起了,他們不是好人,昨兒看到他們居然讓劉大傻去偷王寡婦的炊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