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青春!
1
我在鄉下有一座大宅子,房子是爸媽結婚時蓋的。我們在小城一直是租房子住,擠在小房子裡一擠就是五年。房東家有一個大院子,院子裡有十幾家租戶。房東一家人主要以殺羊為生,房東老婆在菜市場賣羊肉。一家人起早貪黑,為家裡積攢財富。
房東夫婦都是五十多歲,三個女兒都已陸續出嫁。家中有一個年邁的老爹,一天到晚在街上撿垃圾。一個二十七歲的兒子,一直都沒有成家立業。一家人都在為生活奔波,想方設法地多掙一點錢。他們一家人都很平易近人,從來都沒有看不起鄉下人。
在我初三的那一年,我有了自己的房間。房間裡隻有桌椅和床,一年的租金是九百五。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我有三百天會早醒。我的耳朵對聲音特彆敏感,可以聽到窗外的風吹草動。院子的租客一天到晚很吵,反正每一天都不會太平靜。
每天早晨四點,房東準時起床。他推開門來到了院子,去儲藏室裡取了外套。他在屋裡屋外來來回回,好像是在尋找什麼東西。我雖然住在院子的二樓,可以清楚聽到他的腳步。他推開了院子的大鐵門,整條巷子都是寂靜無聲。
我住在院子西側的偏房,窗戶下停著一輛摩托車。摩托車有三個輪子,車子行駛時燒柴油。車廂看上去很寬敞,裡麵鋪著一些稻草。車廂裡有個鐵籠子,房東順便也會買狗。他上午去十裡八村買羊,下午的時候就在家殺羊。
房東把車子掉過了頭,把車子推到了巷子裡。車子很破舊又很笨重,房東推的時候很賣力。車要用腳蹬才能打起火來,每天早上都要蹬上幾分鐘。車子終於被打起了火,這聲音一直都在顫抖。房東望著摩托車,不由地歎了口氣。
如果一天運氣不好,就一隻羊也買不到。如果買不到一隻羊,也就沒有羊肉售賣。如果沒有售賣羊肉,一家人就閒了下來。如果一家人閒了下來,隻有吃老本維持生活。所以房東就一個人一輛車,每天都風吹日曬風雨無阻。
房東穿上外套,騎上了摩托車。戴上頭盔整裝待發,開始調節了車的油門。車子在很顛簸地行駛著,它的噪音總是忽高忽低。我可以聽到車子行駛的很快,聲音也很快在巷子裡消失了。每次聽到這輛摩托車的聲音,都像人在拚命地掙紮和嘶吼。
巷子口就是中央大街,巷子儘頭是一棟公寓。這個巷子是個死胡同,房東家在公寓的旁邊。他靠著院牆搭了個棚,通常是在巷子裡殺羊。院子的西側有片空地,有一口燒羊血的大鍋。房東老爹喜歡曬垃圾,那裡被弄的一片狼藉。
自從我住進了大院子以後,就把我的鬨鐘給了我弟弟。我每天晚上都醒得很早,早上天還沒亮就起床了。不知道為什麼彆人都睡得很香,彆人都不受摩托車聲音的影響。為什麼房東不換一輛新的摩托車,或許是因為他是個勤儉樸素的人。
在這個巷子裡住久了,就會把這裡當成了家。但住在彆人的家裡,終究會顯得不自在。院子裡的租客來一波走一波,每一年都會有新的人住進來。我們一直都沒有搬家,沒有找到合適的房子。其實租來的房子大同小異,僅僅是一個臨時的落腳點。
很多人來到小城,隻是來做陪讀的。城裡人畢竟是少數,大部分是鄉下來的。人們閒時就住在小城裡,忙時就回鄉下收種莊稼。我和所有的鄉下人一樣,農忙的時候也要回老家。我是個土生土長的鄉下人,祖祖輩輩都是以種田為生。
小城不大,行人很多。小城內有一條護城河,河是一個正方形的河。河上有很多座橋,河兩邊種著柳樹。城河內是一座老城區,老城區裡有幾座學校。學校周圍有很多小巷子,巷子裡住著很多鄉下人。老城區並不大,卻非常的吵鬨。
我一直在寄宿學校讀書,是班級裡唯一的走讀生。我在這個學校呆了四年半,最好的時光是小學的時候。初中三年過的懵懵懂懂,那小學的一年半最難忘。難忘的同學和老師,難忘校園裡的天空。難忘自己受到的表揚,難忘自己領過的獎狀。
自從我當了走讀生,成績便是一落千丈。小學那一年半天真無邪,初中三年過的稀裡糊塗。學校的規模越來越大,這幾年蓋了很多高樓。在這個學校呆久了,讓我忘了一些東西。忘記了第一次踏入校門的感覺,忘記了和老師同學一起的時光。
我站在學校大門口,望著學校裡的大樓。四年前的事情清晰可見,學校牆上的標語沒有變。這裡是求學的理想聖地,這幾個字依然寫在牆上。還記得當初來小城的初衷,就是要好好學習奮發圖強。慢慢地發現初衷變的模糊了,而走過的時光再也回不來了。
保衛科的人都是我的熟人,我可以在學校裡出入自如。我就像是一隻被放飛的小鳥,而其他的學生還困在籠子裡。如果一切可以從頭再來,我還是相信命運的安排。我想做一隻永遠被困在牢籠的小鳥,我也想自由地飛翔在蔚藍的天空裡。
我的童年在鄉下度過,十一歲來到寄宿學校。爸爸為了送我讀書,賣掉了小麥和大豆。就為了來小城讀書,花光了家裡的積蓄。媽媽帶著弟弟在鄉下,爸爸不得不外出打工。我一個人在小城讀書,一家人從此天各一方。
一個人洗衣服和疊被子,一個人與這個世界相處。與同學一起哭一起笑,和同學一起吃一起住。一起伴著號角聲熄燈入睡,一起在宿舍樓下集合晨練。安慰那些想家而流淚的同窗,和在操場上等回家的中巴車。
我站在初中部的大樓前,準備去領初中的畢業證。這三年讓給我覺得自己幼稚,這三年讓我認識到自己無知。這三年讓我變的憂傷,這三年讓我變的自卑。我了解了外麵的世界,它告訴了我冷暖自知。人越長大就會越憂愁,再無無憂無慮的日子。
隨著我的成績不再突出了,就再也沒有被老師表揚過。我多麼渴望再領一張獎狀,我渴望了三年也沒有結果。慢慢地覺得有些事變的複雜了,老師和同學之間也沒有了感情。我覺這棟初中部大樓和我無關,這張畢業證對我來說可有可無。
學校的學生都放假回家了,部分老師留在學校裡辦事。我突然情不自禁地流了淚,眼淚是我完全控製不住的。我在我的內心打了很多問號,我到底有沒有荒廢我的學業。為什麼我小學生時名列前茅,到了初中就變的一無是處了。
我沿著一條小路,想去小學部看看。去了曾經的公廁,來到了教學大樓。走在了宿舍樓下,經過了食堂大樓。我在寄宿學校的四年半,美好的時光隻有一年半。從四二班到五二班,老師和同學都沒有換。當我來到四二班的門口,我站在走廊裡泣不成聲。
小學部的樓隻有三層,樓是一個正方形結構。中間是一個正方形的小廣場,我們以前會在那裡做課間操。樓下有一個醫務室,我陪同學一起去過。樓下有一個木工師傅,我們會找他修理板凳。樓下有一個戴眼鏡的老師,我們拿水票在那搬礦泉水。
四年一晃過去了,往事卻曆曆在目。我換了很多任同桌,換了很多個班主任。我換了很多個班級,換了很多次的座位。曾經在這裡的人都已經走遠了,也許有一天我們就互不相識了。那時我才明白學校不是囚籠,它想讓我們羽翼豐滿後飛翔。
我來到了宿舍的樓下,想去曾經的宿舍看看。一樓的大門沒有上鎖,我就靜悄悄地上了樓。整棟大樓裡沒有一個人,掉一根針都能聽見聲音。一樓二樓住的是女生,三樓四樓五樓是男生。這是小學部的宿舍樓,每層樓都有宿管老師。
我住在五零二宿舍,老師住在我們隔壁。很想念那些熟悉的聲音,很懷念老師的諄諄教誨。往事在我心裡堆積的太多,讓我的感情無法自然釋放。美好的時光一晃而過,短暫的讓人念念不忘。感情豐富的隻剩下淚水,胡思亂想也是一廂情願。
如果我不選擇做走讀生,我會不會過的更好一點。如果我住在寄宿學校,日子會不會無憂無慮。我本來有選擇的權利,但我始終都沒有答案。當我站在十字路口的時候,我沒有太多的時間去猶豫。道路總是會有成千上萬條,每條路的風景都與眾不同。
我靜悄悄地下了樓,躺在了乒乓球台上。想到了和同學打乒乓球,想到一些有趣搞笑的事。望著宿舍樓上的一個個窗戶,鐵絲網殘留著內衣和襪子。想到每一次踩在窗台上,在鐵絲網上掛滿了衣服。大風會把衣服吹的滿地,同學們就紛紛去找衣服。
我來到了食堂洗碗池子,這裡有兩長排的水龍頭。我洗了手和臉,水被曬的溫暖。想到吃完飯就刷碗,把餐具拿到教室裡。教室的窗台上都是餐具,一到放學就一起去打飯。我很喜歡那種很獨立的生活,讓自己吃苦耐勞和自力更生。
依稀記得有那麼一次,我洗碗時遇到老師。水龍頭前都擠滿了人,他在我後麵等著刷碗。我順便幫他刷了,他看上去很高興。我們走在回教學樓的路上,他讓我把他的碗帶回教室。我從小就覺得老師都很嚴肅,不會笑也一點都不平易近人。
直到我知道了去努力,我取得了很好的成績。老師們都對我刮目相看了,我在學校裡才找到了存在感。我努力取得了優秀的成績,老師誇讚我是學習的榜樣。他們說我在課上表現的不錯,讓我在班級裡好好乾。
我的老師數不勝數,印象深的寥寥無幾。有的老師教我字母,有的老師教我古詩。有的老師教我練字,有的老師教我做事。我有個不錯的語文老師,他教會了我很多的東西。時光一晃就過去了幾年,我已經忘記他的教誨。
初中三年迷茫無助,青春歲月稍縱即逝。我總是找不到存在感,很多事都不由我控製。我想走一條讓人無怨無悔的路,我想走一條讓人暢通無阻的路。我想我就是站在了十字路口上,隻是不想讓自己再慌張和迷茫。
我就要告彆了這裡,以後都不會回來了。這裡有太多的回憶,這裡有太多的故事。那些共食共宿的同窗們,都已分道揚鑣漸行漸遠。那個純真美好的時光,不知不覺已離我遠去。金閃閃的陽光總是會灑滿大地,我想上天會給我一個晴空萬裡。
寄宿學校沒有高中部,我也結束了初中考試。小城裡有兩所不錯的高中,都要通過考試才能錄取的。一所是五星中學,一所是紅旗中學。兩個學校都在老城區,坐落在護城河的邊上。等離開寄宿學校,又是個新的開始。
中考結束後就要填誌願了,五星和紅旗隻能二選一。外校生還可以選擇,五星和紅旗沒選擇。五星的優等生隻能選五星,紅旗的優等生隻能選紅旗。優秀的學生被挑選出來,差等生就被踢出了校門。他們有的去了職高,有的去了差的高中。
學校有學校的規則,它們不喜歡差等生。為了提升自己知名度,學校與學校明爭暗鬥。成績好的就留下了,成績差的就被趕走。儘管差等生並不都是壞老鼠,學校裡還是容不得一隻老鼠。老師隻拿分數來衡量學生,差等生隻是老師眼中的刺。
五星中學的實力強一點,入學的門檻也高了一點。我報了五星的誌願,而放棄了選擇紅旗。我萬萬沒有想到,自己最後落榜了。我隻能去上職高了,或者去更差的高中。我想書終究還是要讀的,回家種地是不可能的了。
家人希望我能上一個好的高中,不惜一切代價也要送我去五星。哪怕是花錢托人找關係,哪怕是低三下四去求人。鄉下人沒有關係,隻能人托人找人。賣了一年的莊稼,花掉了一大筆錢。沒有熟人和錢什麼事都難辦,有了熟人和錢什麼事都能辦。
爸爸特意從象山趕回來了,他是為我升學的事來的。因為我填了五星誌願,學校把我拒之了門外。隻有托關係走後門,這是一件很難的事。學校的領導很多勢利眼,他們通常看不起鄉下人。覺得我們是賤民,就是最底層的人。
我最恨彆人看不起我,最恨彆人一起議論我。厭惡彆人說我是鄉下人,厭惡彆人取笑我找樂子。我不偷人也不搶人,為什麼就被看不起。這個問題讓我很困惑,可能因為我穿的破舊。城裡人生來就高貴,鄉下人生來就卑微。
風扇被我輕輕一按,吹出了一陣陣涼風。我就躺在了床上,一個人想點事情。我開始胡思亂想了,不知道高中在哪上。彆人都說好的學校,裡麵的氣氛就很正。我知道學校都是大同小異的,它就是一個教書育人的地方。
記得第一次來小城念書,爸爸花光了家裡的積蓄。他對我寄予了很高厚望,那一年半我沒讓他失望。小學一畢業,我就不行了。我的黃金時代結束了,迎來的卻是煉獄時代。也許人生的起起落落,讓我變得沉默和冷笑。
爸爸一直很疼愛我,他可能沒有怪罪我。我一旦陷入自責了,自己就會難以自拔。我和家人的話也少了很多,有時覺得開口說話也很費力。家裡為我做的事情越多,我就會覺得自己很無能。家人越對我包容和諒解,我就會自卑看不起自己。
爸爸的付出和無辜,讓我的心裡很內疚。他總是會省吃儉用,而我總是無情揮霍。我想讓他好好教訓我一頓,可是他從來都沒有打過我。爸爸有一千萬種眼神,代表著他所有的心情。我們之間好像隔著一座大山,爸爸總會給我留一些鼓勵的字條。
天漸漸地黑了,黑的那麼自然。不知不覺就變天了,白天就變成了黑夜。我點著蠟燭在練習書法,燭光給了我思考的推力。我漸漸地變的奇怪,變的讓彆人不理解。不知不覺就變了,變化的那麼自然。有時候就突然很難過,一個人會憂傷地流淚。
門突然就被敲響了,我沒有一絲的慌張。我異常地安靜和平靜,感受著自己的呼吸聲。我的靈魂在湖水上沉睡,我的人在靜謐的田野裡。我在尋找著一種很奇妙的光,它可以把我帶進另一個世界。這個世界裡寂靜無聲,這個世界裡沒有悲傷。
我輕輕地開了門,爸爸站在了門前。他問“燈壞了嗎”?我說“燈太亮了,有點刺眼”。他說“說說升學的那個事”。他說話時支支吾吾的,撓了撓頭就進了房間。他看到了開關,就把燈打開了。他說“這燈光還可以”。
我就看了看燈,笑了笑沒說話。我有點畏畏縮縮,講話吞吞吐吐的。爸爸也抬頭看了看,按了開關關上了燈。在我小的時候,爸爸就溺愛我。我說什麼就是什麼,他都覺得我有道理。長大了再想想小時候,我都替爸爸覺得尷尬。
爸爸說“這燈有一點刺眼,那我把它關上了”。我說“這蠟燭的光不錯,這光是暖色調的”。爸爸說“這蠟燭的光還可以,看著讓人覺得暖和”。我說“我這個蠟燭有一點貴,睡覺的時候就吹滅了”
爸爸說“我小時候家裡沒有電,那時連蠟燭都點不起。一晃三十年過去了,人們的生活也好了。這個時代變的太快了,那時候都不敢想這些。現在有又大又亮的燈,現在蠟燭很少再用了。以前買不起蠟燭,去年我買了一車”。
爸爸說“有錢難買一寸光陰,時間過去就過去了。我讀到初中就下來了,家裡沒條件給我讀書。那時的人文化程度都不高,很多都是小學的文化水平。現在高中生一抓一把,將來大學生遍地都是。我托人找了關係,給你弄好學校去”。
我說“我們不認識什麼人,去找關係也找不到”。我說話沒有一點底氣,覺得什麼事都會難辦。爸爸不時地會撓一撓頭,他好像是在安靜地思索。爸爸說“我有一個小學時的同學,他的表哥在學校當主任”。
爸爸目光望向窗外,好像心裡有了主意。我說“托人辦事,低三下四”。他說“我想讓你上好一點的學校,我想讓你有好一點的教育”。我說“想法很好,用心良苦”。他說“他給他表哥已經打了招呼,花一點錢就能把這事辦了”。
我說“我就是怕花錢,要不我去職高。學一點手藝活,去那裡學美術”。爸爸說“你去職高了,隻能學美術。你要想乾點彆的,連個選擇都沒有”。我說“我也就隨便這麼一說,我也不是那一塊料子”。
爸爸說“這也沒什麼麻煩的,有了錢事情就好辦”。我問“這話不假,你有錢嗎”?爸爸說“我乾彆事的沒有錢,隻要你讀書就有錢”。我說“你就彆辦了,有點不好辦”。爸爸說“我感覺你好像沒信心,說話都沒有一點底氣”。
我說“我們是求人辦事,我們哪來的底氣”。爸爸說“給自己點信心,高高興興一點”。我說“我們有多大的能耐,我們就做多大的事。我們能不能不求人,我怕給人低三下四”。他說“辦事哪有不求人的,把事辦好不就行了”。
我說“我就是不想求人,打心底不想求人”。爸爸說“這個世界上沒有人不求人的,隻有忍辱有一天才能夠負重”。我說“忍忍忍,我不忍”。他說“你以後要是有權有勢了,同樣的也會有人來求你”。
我說“如果我有本事了,我就為窮人辦事”。爸爸“所以你要去好好讀書,以後為我們窮人辦事”。我說“日子過的平平淡淡就行了,我這輩子也沒想過去求誰”。他說“我這次把你升學的事儘快弄好,工地那頭還有事一直在催著我”。
爸爸說“你要清楚我是農民,我沒有一個好出身。日子過的多麼艱難,我都咬咬牙挺過了。我不得不起早貪黑,就是想能多掙點錢。我從小家裡窮,連書都讀不起。有文化對一個人太重要了,所以我想讓你有好的教育”。
爸爸說“人要有點遠大的誌向,並堅持著自己夢想。像一隻翱翔的大鷹,有自己的宏圖偉誌。彆人可以做好事情,要相信自己也可以。你要比彆人努力十倍,甚至是一百倍一千倍。隻要付出就有回報,隻要堅持就能成功”。
爸爸聽到我說的那句話,他內心一定是涼涼的。他居然沒有一絲生氣,語重心長地在講道理。他付出了那麼大的代價,就是培養我以後有本事。他比任何人都怕求人,他畏懼給人低三下四。他渴望我再努力一點,以後彆再回家種田了。
有時候我覺得爸爸很可憐,他在家裡是個很窩囊的人。在家裡軟弱無能,在外麵無堅不摧。在外麵胸懷大誌,從不向困難低頭。他身上有股不服輸的勁,從來都不會說自己不行。我見過他哭過幾次,每次都是悲痛欲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