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從孫策和周瑜手裡搶江東!
甘寧一聽到魯肅講到水軍的事情,他心裡又不好受了。
“如從陸路上進入,需過丹陽郡山林之地,且路途遙遠,進軍不便。我的想法是,我軍應該耐心等待,孫策死後,江東內部不和,遲早有紛爭,一旦江東有變,我軍則趁虛而入。”
“隻是不知子瑜如今如何了?”諸葛瑾去江東行離間之計,至今未歸,也沒有回報。魯肅覺得,江東是否有變,還得看諸葛瑾的成果。
“若江東有變,我軍又如何攻入江東?”
“主公可記得孫策是怎麼攻豫章的嗎?”魯肅反問道。
陳飆稍微一愣,他拿出輿圖看了一下。
“孫策兩年前攻打皖城,就是為了占據皖城,再從廬江過江,攻打豫章,被我軍擊退後,孫策在丹陽宛陵縣屯兵,籌集糧草,待時機成熟,再向豫章郡進發,一舉占了豫章。宛陵到柴桑約八百裡路,要比秣陵或曲阿到柴桑路程要短很多。”
“子敬你的意思是,我軍先攻占宛陵,然後重兵屯於此,等待時機,再進軍江東!”
“正是。在水軍無法突破長江的情況下,我軍也隻能這麼乾。”
“嗯,有道理。”
陳飆想了一下,又問步騭“子山,這事你怎麼看呢?”
“主公,江東之地,路途遙遠,一時難以攻下。以我之見,我軍剛占據柴桑,據聞豫章境內鄱陽一帶,山越人屢屢作亂,我軍應集中精力,先剿滅這些作亂之人,保豫章安全。他日江東有變,再提兵進入江東。”步騭的意思很明白,眼下應以剿匪為主,有機會再攻江東。
陳飆顯然不同意步騭的想法“攻略江東,並非一朝一夕,我軍當提前做好準備。所以,準備工作,現在就要開始做了。至於山越人,我軍至今從未與山越發生衝突,清剿就有點過了。”
“子山,我把你調到這柴桑來,就是讓你主持柴桑事務,我會給你留下七千軍隊,以劉辟和龔都為將,輔佐於你。如山越威脅到柴桑的安全,你自己率軍去剿匪,如何?”
步騭稍微猶豫了一下,他自幼飽讀各種書籍,連兵書也讀過,隻是沒率軍打過仗。這是陳飆給他的一次機會,他覺得自己必須把握,隻是他又覺得自己還年輕,心中有些膽怯起來。
“你不必緊張,子山之才,我是相信的,否則我也不會委你以重任。”
聽了這話,步騭心中感動“主公厚愛,我必不會辜負主公一片栽培之心,不負將軍之期望,必當治理好柴桑城,再率軍剿匪。”
“好!那柴桑城就交給你了。”
“謝主公!”
兩天後,陳飆率一萬八千軍隊,向宛陵方向進發。大軍先是渡過鄱陽湖,進入丹陽郡境內,通過青陽縣、涇縣等縣,向宛陵縣進發。這些地區都是地廣人稀之地,道路以山林和沼澤地為主,頗為難走。
二十多天之後,陳飆率軍來到宛陵縣境內。在距離宛陵城還有四十裡路的時候,斥候來報,說宛陵縣內有軍隊。陳飆大驚失色,莫非江東軍已經猜到他會占據宛陵?他立即下令停止進軍,再派斥候,調查宛陵城詳細情況。
又過了一天時間,他得到了更準確的消息,宛陵城內確實有軍隊,人數至少一萬人,統帥正是周瑜。陳飆這下苦惱了。
“子敬,看來,公瑾和我們想得一樣,都想占據宛陵,可如今他搶先了一步。”
“是呀,他們應該是從曲阿或秣陵出兵的,道路好走,還近,就比我們先到。以我軍現有兵力,又不帶足夠的攻城器械,恐怕是拿不下宛陵的。”
不是陳飆不想帶投石機過來,而是這道路崎嶇,實在沒法帶。大軍所過之處,都是未開發的處女地,要麼就是山林,要麼就是沼澤。約八百裡的路程,足足走了二十六天時間,一天隻走約三十裡。他沒辦法攜帶攻城器械,隻能輕裝簡行,加快速度,卻晚來一步。
“既然不能打,那乾脆彆打,悄然撤退,不能讓公瑾發現。”陳飆當機立斷,下令立即撤退。心裡感歎,唉!白來了。
回軍的路上,陳飆騎在馬上,仍想著對策,看看是否有挽救的辦法。他心中不甘,總不能真是就這麼率軍回去,浪費兩個月時間,那太憋屈了。
“主公,主公,有了!哈哈哈哈!”魯肅笑了起來。
陳飆一聽魯肅的話,也心中大喜,肯定是魯肅想到辦法了。
“怎麼?你想到什麼辦法了?”
“主公,下馬,拿出輿圖來。”兩人下了馬,找塊空地,打開輿圖。
“主公請看,我軍占據廬江、豫章,雖水軍沒有戰力,但船隻還是有的。”
“可光有船隻又有什麼用?又打不過江東水軍。”
“哎呀,主公你彆急!看輿圖,這裡,周瑜丟了豫章,江東水軍雖然在江中橫行,但兵力有限,又不敢上岸,所以江東水軍的活動範圍,應該是從蕪湖縣到秣陵這一段,但蕪湖以南以西這一段江,他們基本不會過來的。”
“蕪湖西南的江上,北岸就是我們的廬江了,我們可以讓大軍從皖城港直接過江,到達丹陽郡就行了,唯獨缺了個港口,我們乾脆不撤兵,就在這丹陽郡大江南岸,找個合適的地方,修出一個港口,然後再撤兵,下次來時就從廬江出兵,從皖城港坐船到我們修的港口。”
“如此,我們從皖城過江到丹陽郡,隻需天時間,省下不少時間。反正這段水域,江東軍又不來,我們也無須在江上與之交戰。”
陳飆看著輿圖,沉思了起來,想了老半天,他覺得魯肅這一辦法,搞不好真有成功的可能性。
“好,就依子敬所言,就這麼辦。”他終於拍板決定“那港口修在哪呢?”這港口可沒有那麼容易修,首先是選址問題,一定要隱秘,不能輕易被發現,其次是沒有足夠的材料,他們隻能就地取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