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一夢!
第一章《亂世前生夢初醒將門有子蘇雲瑾》
月色漸入,風色如虎。
漫天黃沙綿延百裡,蕭瑟之景渺無人煙。
大唐的邊疆要塞之地,自古以來,此地發生的戰事不計其數。
黃沙之下不知道埋葬多少熱血男兒,刺鼻的空氣之中還殘留著一股血腥味。
半輩沙場埋忠骨,舉兵三萬複疆土。
這個險惡之地,又被世人冠上一個邪氣的名字將軍穀。
遠處又傳來馬啼聲,揚起漫天塵埃,一隻軍隊正飛馳在山穀之中。蒼穹之上,胡鷹振翅翱翔;嘹亮的嘶鳴,在軍隊之中低回盤旋。
仔細觀瞧,不過百人,身披黑甲,臉蒙黑布。行跡匆急,陣型卻有條不紊。看著天色暗淡,每個人心裡不由得急了起來,連忙催促胯下戰馬。
無疑所有人都受傷了,在此之前他們曾經曆了一場殘酷的戰鬥。包紮傷口的布已然被血染成了紅布,但每個人的眼神又透露出無比堅毅,似乎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過。
軍隊以“申”字向前開拔,中心之處有著一輛馬車。
想必馬車之中定是位極其重要之人物。
軍隊最前方,白馬之上。一人扛著墨紅的將旗;赫然寫著一個“蘇”字,這隻軍隊正是大唐神威將軍蘇振的護衛營。
與外麵呼呼作響相比,顛簸的馬車之中卻出奇的安靜。
空氣中充滿了擔憂,讓人大氣都不敢出。隻見一花白山羊胡,白眉方臉,挽著發髻道士模樣之人重重的歎了一口氣。用桑麻布擦乾淨手上沾染的猩紅,原本純青道袍上也染上了斑駁血跡,看著躺在麵前的呼吸一進一出的男子,眼神充滿了一絲無奈又有一絲劫後餘生。
“玄道長,少主傷勢如何?”
低沉的聲音打破了空氣中的僵持,循著聲音望去。聲音的主人,胸前包紮白布,赤身上身的魁梧男子。滿臉胡茬凶神惡煞的模樣,聲音之中卻充滿柔情實在是相貌不為匹配。不過從側麵看,他倒是忠心護主。自己都滿身傷口,還惦念著躺在那裡即將昏迷不醒的少主。
“少主被弩箭貫穿胸膛,傷及心臟。弩箭又塗上西夏鴆毒,此時毒素已經沁入五臟六腑。這一路顛簸又遇伏擊即遭追殺,救治條件實在有限。”玄機子說到此時,看著麵前的魁梧男子,不禁想起這些天的困境,若是沒有這位的舍命相保,恐怕大家都得葬身在這黃沙之下。
“老道已經給少主服下我龍虎山的續命金丹”玄機子又歎了口氣“不過明日寅時還未趕到江南,怕是大羅金仙來了,也回天無力。”
“某是一介莽夫不懂岐黃,但你是天下第一神醫,一定有辦法。今日你就拿某這條命來救少主,以命換命,某也絕無二話。”話音未落魁梧男子就跪在了地上。
“段護衛,老道這條命又值幾錢?莫說你願意,老道我也願意,哪裡有這樣的奇技淫巧。少主吉人自有天相,事到如今隻有聽天由命,隻希望我等能儘快趕止江南。”言罷,玄機子又轉身翻著包裹中的醫術,看看是否還有何辦法可以抑製少主身上的鴆毒。
蘇振臨終托孤給他,如今少主卻重傷昏迷不知生死,這讓他如何有何臉麵去見九泉之下的主公。
段三刀跪在地上,一言不發。
窗外黃沙作響聲呼嘯而過,誰能想到那個身經百戰,讓敵人聽見名號就聞風喪膽的段三刀,此時已老淚縱橫。
蘇畫做了一個很長很長的夢,仿佛鏡花水月又如夢初醒。
鐵騎嘶鳴中浴血沙場,轉眼就是屍橫遍野的荒蕪之地。
萬人空曠的城池之中,轉瞬即逝迎來車水馬龍紙醉金迷的喧囂都市。
現代記憶和古代戰場就像電影片段一樣,在他腦子交織。麵前的一幕幕又那麼真實又那麼虛假,讓他如同掉入了一個泥濘的沼澤。
能聽到外界的一舉一動,可是想睜眼一看,卻發現怎麼也使不上一點力氣。
他本是二十一世紀的人,某個監獄剛刑滿釋放的囚犯。
就在出獄之後,他漫無目的走在街上。
看著那街角其樂融融的一家人,那份羨慕溢於言表。
如果沒有拋棄,他或者也會有機會拉著父母親,炫耀著手裡的玩具。
他記恨過嗎?理由是肯定的,他耳根子極軟,久而久之就恨不起來了。
看著那突如其來的卡車,他來不及猶豫。
這算是臨死的救贖吧,回顧他的一生,不堪回首。
他的記憶中,生命大部分的時間都交托給了困住自由的牢籠。
一個從小就被父母遺棄的孩子,在底層俗世中顯而易見的走上歧途。就連苛刻的法官都不免評價他,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犯罪天才。如果能有人管教,說不定現在也是人中龍鳳。
他這一生扮演過無數角色,為了融入每個角色,他都用心學習了必備的技能。
有的人寒窗苦讀,鶴立雞群天下皆知。
有的人無師自通,鋃鐺入獄寂寂無名。
山巔低穀皆有天才之命,世間萬物皆有陰陽兩麵。
天才是獨一的,天才也是極其矛盾的。
他一直處在一個矛盾的極端,他不知道走到哪,也不知道該如何停下。
他直到死那一刻,才明白活著的理由。
可悲也好,可笑也罷。
突然想起黃霑在電影《南海十三郎》中的橋段。
蹲在牢裡指著眾人,道“真正的天才隻有兩個結局,一是早死,像唐滌生那樣,一是早瘋,像南海十三郎。”
此時遠離江南的京都,長安朝堂之上,卻開展了一場爾虞我詐的爭鬥。
偌大的金鑾殿鴉雀無聲,當今天子仁宗皇帝趙語看著麵前的奏折,不由得怒火中燒。
幽州太守林彥州勾結西夏,壟斷蘇振軍隊糧草補給。沒有糧草的蘇振隻能退紮雲州,隨即向幽州四方發送救援急報。可是沒有一隻軍隊回應,導致雲州被破蘇振戰死雲州。
文臣武將位列兩旁,低頭扶手噤若寒蟬,生怕觸碰了龍威。
良久之久,仁宗威嚴的聲音才傳遍整個金鑾殿。
“幽州太守監守自盜,暗害朕的神威將軍。真有意思”仁宗滿臉平靜語氣甚至帶著一絲笑意,但是誰都了解此時的陛下恐怕已是在爆發邊緣。
看似平靜的大唐,背地裡卻早就暗潮湧動。大唐多年的平安,正是由蘇振戎馬一生抵禦外敵換來的。
提起神威將軍蘇振,在大唐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建國之初就跟隨大唐高祖,南征北戰立下了汗馬功勞。高祖駕崩仁宗登基,蘇家亦是忠心護國,未避功高蓋主之言,蘇振又辭去太師一職,遠離長安退居江南,堅守大唐邊疆之地。
說是勾結暗害,仁宗一點都不信。甚至懷疑,真的是碰巧還是有人密謀已久。
他最大的靠山蘇振已死,眼下又無可用之才。各路諸侯還穩坐城中虎視眈眈,仁宗趙語自登基以來就立誓一定要做一個好皇帝。
二十年來的執政,說不上是一代明君,但大唐起碼四海升平,國泰民安。
朝堂之上,文臣武將分為兩大派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