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半仙!
董明迎來了泰山中學的第一天訓練,雖然地點差了一些——教學樓的一樓樓梯間,但環境還算舒適,首先,一樓樓梯間的空間足夠大,並不比羽毛球場小,在這裡他的變速可以充分發揮,其次,教學樓是正規建築,挑高不錯、外牆厚實,在這裡訓練變速,不會感受到難以忍受的高溫,這也是讓董明最開心的地方。
變速的精髓,在於啟動步,啟動需要爆發力,爆發力強則變速快,而爆發力恰是董明的短板,將三股力量聚為一股,等於利用變通手段增強自身爆發力!
如果沒有功法,董明根本不可能想到,力量也可以這般彙集,如果沒有功法的監測,想把幾股力量彙集一處,他也根本做不到,功法具備內視能力,董明可以清晰“看”到力量的流動時間及方向,這才使得他的這種操作具備了可行性。
調節力量的手段隻有一個,是通過對技術動作細節進行微調,來促成這些力量媾和,除此之外沒有更加有效手段。
即便如此,對董明來說足夠了!
董明甚至在想,那些爆發力強的選手,他們實際上是否同樣實現了力量彙集,隻是他們不自知罷了?
是不是這個原因,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董明已經擁有了增加爆發力的手段,儘管將其實現還需要付出大量的汗水與努力!
訓練之中,董明的心裡已經有些暗爽,儘管實現三股力量彙聚成一非常困難,但在多次的嘗試之中,已經偶爾可以成功,哪怕成功率極低,卻已經證明了他方向的正確。
接下來,董明隻需要有足夠的耐心,細致分析成功時的經驗,然後再慢慢將動作還原,最終達成三力合一還是問題嗎?
上午的訓練,由董明獨自完成,而中午兩小時的場地訓練,卻需要有湯老師的指導及喂球。
因場地緣故,師徒二人,早早用過午飯,頂著太陽來到了球館。
潘大媽顯然非常重視湯老師這對師徒,不僅早早預留了場地,當二人走進球館時,小山般的大媽特意從值班室裡跑出來迎接,表示出了超出常規的熱情,雖然大媽的笑容看起來比較違和。
目前董明的場地訓練有兩個項目,其一進攻、其二防守,董明的進攻早已實現了三力合一,訓練內容是變速進攻,而防守,同樣是適應變速條件下的防守,實際上,兩項訓練均圍繞著變速進行。
變速是基礎,進攻與防守則是應用。
進攻與防守前的熱身,需要嚴格遵守訓練規程,這兩項技術都存在力量爆發過程,哪怕董明對熱身再如何懈怠,此事他做起來仍然比較認真。
進攻訓練前的熱身,球員需要完成幾組無球進攻動作,速度可以不快,強度也不需要多大,但這些動作卻很好地將肌肉進行拉伸,不僅可以更大程度上避免受傷,也可以使進攻發揮出更強的威力。
防守熱身也很簡單,是左右摸邊折返跑,這種摸邊跑也是有要求的,需要球員每次正常啟動步法,然後使用執拍手,將手摸到單打邊線。
對董明來說,他是右手執拍,那麼在摸邊跑時,需要使用右手接觸邊線。
董明首先進行的是防守訓練,湯老師站在網前,左臂拿著一疊羽球,喂球時,拋起一隻,然後隨機打向董明的左側或右側邊線,這是在模擬進攻。
董明則按照要求,將攻來的羽球,擋至對麵前後左右四個點位。
防守的要點是反應速度,隻有反應足夠快,才可以做到正常發力,才可以減少失誤、保證接球質量,否則,哪怕勉強將球救起,大概率也會形成死球,可以被對手輕易擊殺。
變速能力是反應速度的保證,董明的變速,經過假期前的探索,加上假期期間不間斷的練習,已經獲得了一些心得,他在做防守訓練之時,會時常有速度爆發,這讓董明小有得意。
因此,訓練之時,董明經常會想,假如,他能夠做到穩定變速,那麼,他的全場都不會存在弱點,到時,便可以在場上肆意發揮,拉打隨心,縱橫馳騁!
想像是想像,現實仍是現實,董明想像中的三力合一,非但遠沒達到穩定發揮,甚至成功的幾率還比較低下,能否出現三力合一全憑運氣,說明了他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也是因為董明變速的嚴重不穩定,他接殺球訓練,進展相對緩慢。
隻有在董明的變速爆發時刻,訓練才會出現閃光點,也隻有這個時候,董明才能感受到接殺球時的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