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半仙!
吊球最常見的落點有兩處,就是左右兩個邊線附近,線路通常也是直線或斜線。
在正手區後場吊球,可以通過收吊打出直線,亦可以通過劈吊打出斜線;若在反手區,則可以通過滑拍打出斜線,或收吊打出直線,當然,還有一種攔吊,卻隻能在一些特定的場合才有機會使用。
高質量的吊球,有些時候帶給對手的威脅,甚至要超過進攻,但前提是,要在正確的時機打到正確的位置!
什麼才能稱之為正確的時機?這種時機通常有兩種,其一是對手出現空檔,其二是將落點控製在與對手運動方向相反的位置!
球場上麵的局勢是瞬息萬變的,機會通常稍縱即逝,隻有在第一時間將其抓住,才能給對手帶來最大的威脅,抓不住的機會永遠不是機會。
什麼又是高質量的吊球呢?
評價吊球質量的高低,不僅要考察吊球的球速、球路、落點及過網高度,這些內容,幾乎每一位專業球員都可以做得很好,並不容易看出明顯差異,隻有動作一致性,才是決定吊球質量的決定性因素!
一些高水平的選手,在出球前,對手幾乎無法預測接下是進攻、吊球還是高遠,憑借的就是良好的動作一致性。
殺球、吊球和高遠球,同屬羽毛球後場技術,這些球無論在準備階段還是揮拍階段,都是完全相同的,但在實際操作中,球員想做到完全一致卻相當困難,隻有通過不斷地練習與實踐,才可以將其做到基本統一。
如果球員擁有著高超的動作一致性,對手在摸不清楚接下來將麵對著什麼的時候,可能已經做好了接殺準備,卻迎來了吊球或高遠球,造成進退失矩,形成被動,甚至失分。
董明的羽毛球技術,是在完全沒有接觸過羽毛球的前提下,從一塊白板得到了湯老師的悉心培養,身上根本不存在其他球員那種所謂的固有“不良運動記憶”,加之訓練相當勤奮,他的技術動作異常標準,標準到讓其他人汗顏。
標準的技術動作是動作一致性的基石,令許多運動員頭痛,難以儘善儘美地實現動作一致性,董明掌握起來不存在任何難度!
董明的速度及進攻威力,誠然無法與燕澤相比,但動作一致性在隊裡首屈一指,良好的動作一致性,帶給他高超的吊球能力,成為了一項鋒銳的利器。
當然,任何利器都離不開速度的支持,如果速度受到對手壓製,無法獲得主動後場球,再高明的吊球手段也沒有用武之地。
董明的速度不如燕澤,想獲得主動後場球並不容易,但是此球例外,對方的目的在於試探,送出了主動後場球,他完全可以打出吊球。
出於增加迷惑性的考慮,他甚至在吊球時做出了起跳,僅在球拍即將與球接觸的刹那,才驟然減力,打出了直線收吊。
本該如尖刀般插入對方陣地的羽球,突然間以較慢的速度,向著燕澤的反手區網前飄落。
燕澤確實被此球弄得猝不及防,不是他缺乏防守意識,實在是董明的動作一致性太好!
儘管被董明弄得有些狼狽,甚至灰頭土臉,這種球也不會輕易造成燕澤失分,他僅僅遲疑片刻,便以驚人的速度衝向網前,奮力將球挑起,以斜線挑向了董明的反手後場。
如果說前一個後場球是燕澤的試探,那麼,現在的後場球,卻是不得已而為,他真的被董明晃得不輕。
見到燕澤將球救起,董明的嘴角卻露出了一絲淡淡的笑容。
這次吊球也是試探,縱然吊球質量極佳,卻因為對手已做出充分的防範,他自然不會認為能給燕澤帶去多少威脅。
但,防範的再好又能怎樣,董明已經在燕澤被動上網的過程中,察覺其啟動存在著一絲卡頓,雖然極不明顯,但也是漏洞!隻要存在漏洞,便可以加以利用,哪怕這點漏洞不足以將對手擊敗,也能在關鍵時刻給對方造成一定的麻煩!
咬不死你,總要啃下一塊肉來!
這便是董明的想法。
再次獲得了主動後場球,且燕澤因挑球匆忙,該球不算十分到位,形成了較好的進攻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