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不繼續考慮吊球嗎?不考慮,難得對手出現了身形不穩,以吊球那種緩慢的球速,不可能把握本次機會,若想抓住機會必須要快,因此,必須發動進攻!
很快,一道犀利的直線進攻,打向了燕澤的正手邊線,直到羽球襲至,他才剛剛站穩身形。
燕澤奮力側衝,形態更加狼狽,移動到位之後,已然失去發力空間,僅能實施輕擋,借用對方進攻的速度,擋出小直線,羽球落到董明的反手網前。
擋網高度略高,讓董明上網更加從容,並在高點拿球,輕鬆完成回放,放網球過網既墜,質量極高。
董明高質量的回放,使得燕澤再次強行上網時,拿球位置極低,這個位置再想將其挑起,被球網阻隔的危險大增,無奈隻得強行放網。
不得不說,他的手感著實不差,如此倉促間形成的放網,除過網略高並無大礙。
可是,對於守在網前的董明來說,此球就是天大的機會,為何?隻因燕澤上網之際,身形再次出現了不穩!
趁你病,要你命,儘管董明沒能拿到撲球點,無法實施撲殺,接球點也不算太低,立即毫不猶豫地將球推向對方的遠角,低平球!
平球不是高球,雖然最終同樣打到後場,卻因沒有高度,擊穿了對方的阻攔,下落速度很快,基本不存在多少挽救餘地。
燕澤見到形勢急轉,立即奮力折身向後,意圖救球,怎奈依舊慢了半拍,僅僅依靠反手回抽直線後場,嚴重不到位,形成了半場球。
此球被董明輕鬆收割,比分來到了一比一平。
開局後,董明與燕澤各得一分,屬於雙方相互試探的消耗,與的實力關係不大,不然,第一個球,燕澤很難贏得如此之快,第二個球,董明也不能那麼輕易占據主動。
經過了試探,燕澤有何觀感董明不清楚,董明卻發現了幾件比較重要的事情,其一,要重視燕澤的進攻,他的進攻之強,即使在自己做出充分準備的情況下,都不能輕掠其鋒芒,需要格外注意控製,儘量限製其進攻機會,尤其主動進攻機會;其二,對方的速度超出自己太多,不以道理計,雖然沒能形成碾壓,但給自己帶來了極大的壓力,他必須時刻保持高度的注意力,爭取形成預判,以緩解速度上麵的劣勢;其三,燕澤在被動加速中,容易在啟動階段,出現身體失衡,這對董明來說倒是件好事,不過,這一點可利用空間有限,能否帶來什麼臂助,不好說。
相互間形成了初步的了解,接下來,兩人不約而同地停止了試探,比賽進入了真正的較量。
燕澤曾一度瘋狂地提升速度,希望借以爭奪比賽中的機會,董明自然不甘示弱,勉力使自身的速度追趕上對方的腳步,雖然辛苦,卻沒有被對手落下太多。
或者燕澤發現以本傷人的手段,消耗實在太大,不利於對全局的統籌,速度慢慢降了下來,董明也終於得到了喘息之機,若是這種狀態一直維持下去,用不多時他將難以為繼。
當速度回歸正軌,二人的比分已經被拉開了一點差距,當然,落後的肯定是董明。
董明還發現,他的進攻很難威脅到對方,可能因為他的進攻威力偏弱,也可能是因為速度處在劣勢,較難獲得合適的進攻機會,很難發動較強的進攻。
他非常希望形成拉吊局麵,然而,這種想法極難實現,原因是燕澤的進攻欲望太強,一旦出現後場球,幾乎都會不講道理地發起猛攻,讓他鬱悶的是,哪怕燕澤在被動中進攻,同樣會帶來極大的威脅!
比賽進行得相當艱難,董明的比分也一直落後,然而,他也感受到了一點點的不同,那就是,此時麵對燕澤,居然沒有那種深深的無力感,這種感覺,在麵對那永春和錢昇時,都曾感受到了。
燕澤的實力或許不及錢昇,但應該在那永春之上,那麼,燕澤帶來的壓力不及錢昇和那永春,難道自己在國青一年的訓練期間,進步速度在隊友之上?
或許是這方麵的原因,想到了這裡,董明瞬間心中變得火熱,如果自己的進步幅度足夠,那麼,現在與那永春一戰,還會不會像蜀都賽時那般,毫無還手之力?
這個問題很難回答,他也沒有想著立即獲得答案,總之,在今天的比賽過後,待到明天,或許可以得到一個滿意的結果。
若在接下來,自己仍然可以保持這種進步速度,是不是很快有希望與燕澤一較高下?
董明對自己的進步速度很有信心,不僅因為他在訓練中不會受傷,訓練中沒有後顧之憂,也不僅因為他體能強悍,可以按質按量完成訓練任務,更重要的是,隨著一天天長大,他的身體每天都在變得強壯!
隊友們雖然同樣在成長,不過,董明的年齡偏小,隊友們比他更早拿到了年齡帶來的紅利,而他的紅利雖然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