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曆史和我學的不一樣!
柳尚書捋順了思路,勸慰道
“如今朝政方安,邊疆穩固,今上又低調守拙,隻要將來太子是實打實的順利上位,一時的變故也無所謂了。”
見蘇正一直不說話,他又笑道“我站隊一直很穩,哪怕現今這個遺孤攀扯上了雍親王殿下,尊貴無比,將來太子登基,雍親王權柄太大,還不知道會出什麼霍亂。更何況帝心不在,蘇家現在本就是個落魄戶,早點脫了乾係,日後出了亂子還不會受到牽連”
蘇正垂下視線,模棱兩可地道“太子與雍親王素聞交好,又清風霽月。此時貿然分宗,自此再無一榮俱榮,此事還需從長計議啊”
誰不知道太子與雍親王關係不錯,而且自己這一脈一旦被驅逐出去,如果沒有意外,此生都無緣回京了。此事已成定局,但是他不能就這麼走了。
柳尚書哪裡聽不出來蘇正的言下之意,明顯就是自己之前允諾的利益不夠,沒有撈夠利益他不會就這麼輕易離開的。
呸!這老狐狸,要不是他手裡握著一些絕不能見光的證據,他絕對不會丟下家裡一堆破事不管,第一時間趕到這裡來,還不是怕他魚死網破!
“哎,這事兒確實是我治家不嚴,才會讓傾城釀此大錯,是我對不起寧寧跟玲瓏。這樣,青城往北兩百裡,有我的一處私產,那裡有些許礦產,就當做賢侄的一點心意了。”
蘇正會心一笑,青城那邊的礦產他也知道一二,簡直就是個聚寶盆,如今給了自己,算得上是割肉了。
兩人又談了片刻。眼看說得差不多了,柳尚書拱了拱手,起身離開。再不走他就忍不住反悔了。
柳尚書剛走,蘇寧就急匆匆從地上爬起來,望著他“父親,您要聽他的話,咱們家就拿個破爛莊子幾個金子?”
蘇正瞪了一眼自己女兒“你當我老糊塗了嗎?”那可不是個小金礦,據他所知,那可是一個鐵礦!冒著株族的風險隱瞞的鐵礦,足以見得有多少利潤了。
蘇寧鬆了一口氣,幸而父親還沒有被迷惑。那說明柳尚書絕對是割了一大塊肉下來,剛剛兩人相談的時間裡,她想了很多東西,想的也很明白。
她現在不能再指望柳尚書半分,唯一的依靠就是她爹這麼多產生的一點寵愛,她絕對不能這個時候再影響他的利益,否則沉塘絕對不是玩笑。
其實這麼些年,蘇玲瓏都養在她爹身邊,大多數時間又在蘇家主脈那邊打轉,相處不多,她之所以這麼難以接受,不過是覺得影響了自己到手的尚書夫人之位,真不是有多深的感情。
現在,蘇玲瓏成了家裡不能說出口的醃漬事兒,成了一個汙點,成了她們這一脈被主脈除名的禍源,彆說大辦喪事了,她恨不得把那棺材隨便找個地界給埋了了事。
蘇傾城是蘇家嫡係嫡出,又是唯一的遺孤,縱然有一半他柳尚書的血統,但蘇家大小姐的稱號不是白來的,整個蘇家除了僅剩的族老,所有人絕對是低她一頭。
而四皇子雍親王的作風,可是眼裡揉不進沙子的。剛剛掌控了吏部刑部,怎麼會坐視有人影響他名聲?
而且他很清楚大小姐蘇傾城的性格,自幼被蘇氏帶在身邊教導,言傳身教,哪怕這兩年被柳尚書家裡幾個沒腦子的欺負的不行,那是沒觸及底線。
真的惹惱了她,這次的事就是例子釜底抽薪,一擊必中!
想到蘇傾城那張禍國殃民的臉,不行不行,還是趕緊離開吧,將來真的牢牢的抓住了雍親王殿下的話,怕是他柳尚書也不會有什麼好日子過。
想到這裡,蘇正突然意識到,大小姐不會是打得這個主意吧?
之前因為她娘身故,蘇家主脈接連戰死,身後無人,所以慣是溫吞的形象示人,這次若不是玲瓏犯在了她手裡,估計等她嫁人,都不會被察覺出來異常。
現在雍親王為了她,居然請了帝王親自下旨,第一時間就趁著這點風頭把自己這一脈趕了出去。
“大小姐還真是個厲害的人物”蘇寧也想到了這一點“她掀起這麼大的風浪來,在這個時候強行分宗,雖然主要是為了以解心頭之恨,也未嘗沒有試探雍親王殿下的小心思”
“什麼心頭之恨?”蘇正不以為然“若不是你的好女兒一而再再而三的惹惱了她,她也不會選擇在這個時候大動乾戈,傳出去你當她會有什麼好名聲?”
蘇寧看了他一眼,沒有說話,也沒敢提蘇玲瓏從來都是,放在她爹身邊教養的,真論起來也該是他養出來的好孫女才是。
————
蘇正出手一向利落,就在族老回去,把分宗上報宗人府備案之後的第三天。蘇傾城得到消息,蘇家的蘇玲瓏,這個可憐的娘子,因為一場風寒,病逝了。
蘇正體恤幼兒不易,怕其母蘇寧哀慟過度,直接下葬了,根本沒有帶回去好生安葬的打算。然後這一脈百十號人,就匆匆忙忙的離京了。
蘇正甚至沒有像模像樣地籌備個體麵的葬禮,就簡簡單單的葬入了墳塋,甚至至死,蘇玲瓏的名字也沒有改姓她心心念念的‘柳’。
蘇正彰顯了決心,蘇傾城暫時也沒有為難他的意思,甚至她搬回了主院,她爹最近都是避著她走,而沒有生事。
府裡最近氣氛很好,準確的說是,在她那天一刀砍斷了一個支脈的氣魄之下,在她直接把柳玲芯送進了月尼庵之後,府裡一時間風聲鶴鳴。
所有人終於想起來了,哪怕蘇傾城身後無人可依,但是他們現在住著的府邸,掛著的還是蘇氏的牌匾。如果她真的不管不顧不在意名聲,是真的可以把除了她爹柳尚書以外的所有人,都趕出去的!
她蘇傾城,居然才是這府上唯一名正言順的主人家。
想清楚這一點之後,連二房都不敢再鬨了,生怕這個大小姐順手把自己也給丟出去。
但是不久之後,這四九城裡,卻漸漸浮現了各種說法。倒不是圍繞著蘇傾城這點家事,平民百姓對一個旁支沒什麼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