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陽湖的另一邊。
沒有人關注鄱陽湖的另一邊。
宗澤等人在封禁剿匪的大背景下,近乎施行了‘半戒嚴’,所有州府縣都封城,一些態度曖昧,或者直接反對‘紹聖新政’的大小官吏被拿下。
還有一些,被軟禁在府城。
宗澤等人借機在掃除障礙,推行他們的體製改革,確保儘快全麵,有力的掌握江南西路的大小權力。
傍晚,鄱陽湖邊上。
趙似與童貫,李夔等人在一家民房內,聽取著方方麵麵的消息。
在宗澤,周文台等人的幫助下,征調了百艘民船,鄱陽湖上官軍的船隻來來去去,四處遊走。
剿匪,運送匪盜,贓物,兵器,後勤糧草等等,十分忙碌。
這些官船,不止遍布在鄱陽湖上,四周的河道,水域也在不斷延伸,追擊著每一處的匪盜。
李夔站在趙似身前,道“殿下,總督府正在加速組建,目前,各府已經初步建立,各縣也在不斷派人整頓。其中主力,是從虎畏軍抽調,也就是南大營。下官預計,再有個五天左右,就能可堪一用。”
童貫是領過兵的,瞥了眼李夔,沒有說話。
在他看來,哪怕有虎畏軍的底子,總督府下匆匆組建的府兵,縣兵未必能派上用,在剿匪一事上,助益不是很大。
趙似板著臉,坐直身體,他這段時間,幾乎都是這個姿勢,表情。
等李夔說完,他道“好。鄱陽湖上,還有幾天能剿滅?”
李夔道“殿下,徹底剿滅匪患,不是一天兩天,一月兩月。我們隻能大致剿滅,剩下的,還需各府縣收尾,確保這些匪盜不會死灰複燃。”
趙似倒是能懂,目光看向在場的其他人。
除了李夔,童貫外,還有一個半百的老者,看樣子五十多歲,極其的手,如同竹竿似的。
這是江南西路巡撫衙門的左參議,賴泓博。他負責協助趙似剿匪,以及後勤糧草的調度。
賴泓博見李夔說完,抬手向趙似道“殿下,下官會請巡撫衙門下文,命各府州縣協助,確保匪盜不會複來,江南西路之下無匪盜,百姓安居樂業。”
趙似嗯了一聲,道“要快。”
“是。”賴泓博道。
李夔看著這位十三殿下,漸漸有些會意。
這位是十三殿下的言談舉止,一直在模仿京裡的官家。
就在這時,李彥的人到了。
他在趙似麵前,一五一十,將李彥追剿王鐵勤的事都說了,沒有添油加醋,也沒有刻意隱瞞什麼。
他一說完,屋子裡有了少許的安靜。
眾人目光互相對視,卻沒人開口接話,打破沉默。
其實,在場的,除了趙似不太懂之外,其他人都很清楚。
所謂的皇權不下鄉,一個小村莊,就是一個小王國,最大的,可能就是祠堂,以及背後的祖宗家法。
敢於反抗官軍的極其少有,可軟對抗,不讓官差入村,那比比皆是。
最常見的情況,是花錢消罪,官軍收了錢退走,村子繼續還是那個村子。
就算有嚴重的,除了謀反等大罪,官差就算到了,總不能真的殺進去吧?
太平盛世之下,怎麼會有官軍公然屠殺平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