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林河,自以為是主角_我隻想安靜地抄書啊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隻想安靜地抄書啊 > 第354章 林河,自以為是主角

第354章 林河,自以為是主角(1 / 2)

畫麵一轉。

用偏黃的色調,來表現這是回憶、是過去的場景。

大操場上,學生們黑壓壓地一片,人群有些起哄。

喧鬨,議論紛紛。

主席台上,薑佑曦自彈自唱,老師們手忙腳亂,校長生氣地拿著話筒說:“這位同學,你趕緊下去,不要搗亂了。”

薑佑曦扮演的主角搶過話筒說:“我不是在搗亂,我是在製造一個美麗的高中回憶。這樣以後你們就能告訴身邊的人,你們曾經和大華國的音樂教父是高中同學,而音樂教父在開學典禮上給你們彈唱了一首特牛嗶的歌。這難道不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回憶麼?”

當然,很快他就被老師們扭下了主席台。

僅僅隻看了1分鐘,楊立奇已經被吸引住了。

怎麼說呢,這部電影的開頭沒有任何炫技,就是很平實地進行交代。

但是通過鏡頭運用,通過幾句關鍵對白,在1分鐘的時間裡,就已經把主角的形象刻畫得非常清晰。

而且讓人有期待感。

這個在開學典禮第一天就發出狂言要做“未來音樂教父”的少年,這個立誌要靠音樂謀生的少年,這個彆人眼中的傻子,究竟會怎樣狠狠地抽那些看不起他的人的臉?

楊立奇覺得,應該沒人會懷疑他能否做到吧。

因為他哼的那首曲子雖然並不完整,但是旋律非常棒。

從這一點來看,普通觀眾也會覺得,這個少年雖然有點狂,有點不通人情世故,有點脫線。

但他是真的有實力,隻是彆人不了解而已。

站在上帝視角的觀眾,自然地選擇了站在少年這一邊,準備去對整個世界豎起中指。

或者換句話說:代入感已經有了。

……

“代入感已經有了。”著名影評人“李三鳴”摸了摸已經長出密密麻麻胡茬的下巴,自言自語。

作為著名影評人,他當然不是什麼片都會去看。

不過收了錢,就得辦事。當然,業內都知道,他從不恰爛錢。

如果他討厭一部電影,給他10萬他都不會寫影評稱讚。

除非給100萬。

而且海明威的《百花深處》,他也看過。

圈子裡大家有共識,這部短片老牛嗶了。

僅僅用10分鐘,講了一個很短很短的故事,可是卻能深深地打動觀眾。

雖然有很大一部分因素是劇本好,立意高。

但也可以看出導演的技術很紮實。

有這樣功力的導演,真的不多。

而且,這部短片不僅僅是劇本好。

他們這些專業影評人,自然能從中看出很多東西。

額,雖然受到題材、篇幅、資金的限製,《百花深處》沒有太多炫技的東西。

但在平實之中,卻能窺見導演的“內功”不錯,基礎打得很好。

所以可以這麼說,光憑一部《百花深處》很難去判斷海明威作為導演的上限。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海明威的下限不低。

因此在圈子裡,不少影評人都對《那些年》挺感興趣的。

他們感興趣的不是《那些年》會講一個什麼故事,而是想通過篇幅更長、投資更多的《那些年》,來判斷海明威的導演功力到底能打多少分,上限在哪裡。

而且,《百花深處》終究不是商業向的。

《那些年》卻是一部商業化電影。

是要付費點播的。

商業化電影的敘事套路、風格,都和文藝向的電影有很大的區彆。

如果讓李三鳴簡單地說,文藝向的電影就是要帶著觀眾去經曆,去感受,去體悟,去思考。

而商業化的電影呢?則是利用感官刺激,讓觀眾或者大笑、或者緊張,或者爽、爽、爽到底。

從開頭這一分鐘多點來看,李三鳴覺得這部電影的開頭是成功了。

代入感,是讓觀眾乖乖地坐著看完一部電影的重要因素。

有了代入感,才會分享主角的痛苦和喜悅,才會為主角感到緊張,沉浸在劇情之中。

《那些年》的開頭這一分多鐘,塑造人物非常成功,短短的幾個鏡頭和幾句對白,就讓主角的性格鮮明起來——雖然還不夠立體,但是已經很有辨識度,足夠吸引人了。

因為主角展現出來的這個形象,非常具有代表性。

不是指主角喜歡玩音樂。

而是,比如“我以為我在彆人眼中的形象,是這樣的”、“但實際上,我在彆人眼中的形象,是這樣的。”

作為一個成年人,聽到這樣的話,一定會想起自己少年時的心情,而會心一笑。

而年輕人也會心有戚戚。

因為這是幾乎每個青少年都會經曆的,自我認知與他人對自己認知的衝突。

還有,主角喜歡音樂,有著似乎很狂妄的夢想。

雖然,表現形式有點誇張。


最新小说: 仙帝?我打的就是仙帝 太虛劍骨之劍帝歸來 全家圍著綠茶轉,薄少偷聽我心聲後殺瘋 離婚了才動心,傅總雨夜跪求複合 萬獸歸昭 和他的不正常交易 大明:洪武帝的崩潰瞬間 重生文裡的炮灰學渣路人甲 嫂子,我真是神帝 我演個九千歲,你們說我真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