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我的夥伴!
二十七學算術和寫字
第二天,我們的算術課也開了,是大菊花老師教的,我們學校就兩個老師,一個是劉老師,負責我們一二三年級,教我們語文,另一位是女老師,叫張大菊,是鄰村人,三十多歲,人長得高高大大,臉也長得很漂亮,所以人們都叫她大菊花,學生私下裡都叫她大菊花老師,她負責四五年級,在另一孔窯洞,也教我們算術。那時侯,教師資源奇缺,學校的兩位老師都是零時聘請的,都是半農半教的。
大菊花老師教我們寫數字“1”,我還是一樣,一張紙隻畫一個“1”。
我的這個寫大字的毛病,一連幾日都無法改正,我自己也很急,看著來望寫得像模像樣,就連坐在我後麵的,來的比較晚的找水爺的侄孫女,喬喜梅都比我寫得好,我的心裡十分難受。
直到我們學完了十個阿拉伯數字,開始教加減法了,我還沒有改正過來,而新的困難還在等著我。那就是我不知道1+1?,無論大菊花老師怎麼教,我就是不明白,那天放學後,我悶悶不樂地回到家裡,第一次給媽媽說了我的困惑,我不識字的媽媽,把我拉到門邊坐下,拽著我的一隻手問
“幾隻手?”
“一隻。”我答。
“一共幾隻?”媽媽又拽著我的另一隻手,把兩隻手都攤在我的麵前。
“兩隻。”我說,“我也知道我還有兩條腿,兩隻腳,兩隻眼睛,兩隻耳朵和兩個鼻孔,但我還是不明白1+1?”
媽媽起身關上一扇門,問我
“幾扇門?”
“一扇。”我說。
“一共是幾扇門?”媽媽又關上另一扇門。
“兩扇!”我忽然明白了,那門不就是是數字“1”嘛,這一點撥,我瞬間醍醐灌頂,我無法清楚的說明我是怎麼忽然明白這個道理的,就像是海倫凱勒當年知道ater和水的關係一樣,從此創造了二十世紀的奇跡,我翻越了1+1的高山,數學從此走上了開掛的步伐,再也不是那個七歲還不知道1+1?的笨小孩。
第二天,大菊花老師又在黑板上寫出1+1?,然後回頭問大家
“等於幾?”
“等於2。”同學們答道。
“等於幾?”她又問。
“等於3。”
在她第三遍發問的時候,甚至還有人說等於4。
但是隻有我堅定不移地答道
“等於2。”
大菊花老師這樣的教學方法,在我多年後回憶起的時候,知道這不是科學的教學方法,但在那個知識幾乎斷層的年代,能有人給我們教授知識,已經很不錯了,對於彆的,更不敢奢望。
大菊花老師表揚了我,我這個在彆人眼中壞透了的黃毛,在學校裡第一次受到了老師的表揚,彆提我臉上的光彩了,我想可與九月的驕陽媲美。
這一次的表揚,大大的激勵了我,代價就是爺爺新栽的大掃帚,事情是這樣的,那天上課時,大菊花老師讓我們回去準備一些小木棒,以供算術課上用,我一回到家,飯都顧不上吃,就開始準備上課器材,找來找去,那些小木棍,要不是太長就是太短,要不就是太粗糙,我後來發現爺爺的掃帚不錯,這是陝北一種特有的植物,簇生、高杆,粗細均勻,還很光滑,於是我開始折爺爺的掃帚,不知不覺,竟折了半書包,爺爺的掃帚也像禿了尾巴的孔雀,披頭散發的,當爺爺拿起他的掃帚的時候,一時還沒反應過來,掂量了半天,忽然開口大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