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係科技!
做人什麼最重要的?
氣質!
首先要淡定,不能慌。
比如對於王宇飛用八十分鐘就回複十道題這件事,潘文悅就保持了淡定,可惜身邊沒人,不然他還想開個玩笑“這孩子很明顯超速了,人家超速一百六,他直接三百二,能原地起飛了。”
這個評價是基於他對所出題目的理解。
不好用難易度來解釋這些題目,畢竟量子力學的題目基本上沒有簡單的。
就拿常用算符來說,投影算符、宇稱算符、平移算符、旋轉算符、湮滅算符,還要熟悉本質跟性質,本征態、本征值、是否厄米等等,非常複雜。
所以如果一定要做個評價,潘文悅可以說自己出的題目涵蓋的麵很廣,涉及到的物理知識很全麵,而且極有層次跟重點,比如其中有五道題涉及到常用的物理體係,無限深勢阱、諧振子和氫原子。
一般而言,這題給他帶的研究生來做,能用三個小時達到百分之八十的正確率,足以給個優秀的評價了。
潘文悅給王宇飛定的目標隻是第二天能把解題過程更答案發給他,並達到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正確率,就可以被稱為優秀。
畢竟王宇飛沒有係統學習過量子物理,完全靠自學能夠達到如此水準,已經可以評價為天才了。
當然給這個時間甚至代表了潘文悅能夠允許王宇飛邊答題邊翻書。
萬萬沒想到啊,雖然答案理論上的確是第二天發給他的,但隻用了短短八十分鐘。
他甚至還沒研究完一份完整的實驗報告,對麵就把題目發過來了。
好吧,作為一個嚴謹的科學工作者,先不做評論,看解題的思路跟步驟。
專注的看完十道題的解法,潘文悅開始覺得有些恍惚。
每道題的解題思路都非常清晰,最後指向的結果完全正確。
還專門手繪了一個個圖形讓解題的思路更清晰。
尤其是對於希爾伯特空間這一強概念工具的運用非常熟練。
如果不是王宇飛的年紀擺在那裡,之前也的確是在跟著自己的校友研究神經跟計算機科學,潘文悅甚至懷疑王宇飛大學主修的其實是物理,研究生階段則每天泡在華清量子科學與技術中心。
這不太科學。
然而更不科學的是,題目解完了,下方人家還附了有彆於目前主流的退火算法、rr算法、r算法等量子算法的一種全新算法,通過拓撲量子計算對應其通用量,將主流的算法融入其中,並試圖將一些經典計算機上的算法,改變形式包含到新的算法之中。
比如遺傳算法、貪婪算法等
雖然這一工作還沒完成,但卻讓潘文悅都很受啟發。
等潘文悅從王宇飛發來的文檔中回過神來,再看時間已經是夜裡兩點。
好吧,研究這份文檔包含的內容甚至比王宇飛解題的時間還要長,這多少讓潘文悅汗顏。
但是看完之後卻又心癢難耐的想要立刻跟王宇飛進行溝通,新的算法很有想法,那種見獵心喜的感覺,不是正兒八經搞研究的,一般人真心很難體會。
隻是已經淩晨兩點了,這個時間打電話過去會不會打攪人家休息了?
潘文悅還是有些猶豫的。
不過很快潘文悅便說服了自己。
他一個老頭子都還沒睡,說不定王宇飛現在同樣沒睡呢?
年輕人刷什麼小視頻、看小說熬夜很正常嘛,他隻讓手機響三聲,響完三聲就掛掉,這樣就算王宇飛在睡覺也不會打攪什麼,但萬一沒睡覺,不正好可以談一談?
一念至此,潘文悅毫不猶豫的拿起電話撥了過去。
“1”潘文悅在心裡默念著,然而下一刻“潘教授您好,您還沒睡?”
果不其然,剛才說什麼來著,現在年輕人都喜歡熬夜來著。
“是啊,沒睡,剛才看完你的回信,題目答的很好,設計的算法更好,我有些疑問想跟你探討。有時間嗎?”
“好啊,距離我每天睡覺的時間還有一個小時,您儘管問。”
“好嘞!第一個問題啊,你這個量子算法用的開發工具是”
潘文悅跟王宇飛聊的很開心,甚至讓這位教授都已經快忘記了時間。
直到
“潘教授,還有五分鐘就到我平常休息的時間了,不如我們明天在聊吧?”
“嗯?”正探討在興頭上的潘文悅愣了,下意識的抬頭看了眼桌上電腦的時間,淩晨兩點五十五分。
“你每天都是淩晨三點睡覺?”潘文悅忍不住問道。
“是的,潘教授,如果您想聊的話,可以等我起床之後,早上六點以後隨時都行。”王宇飛將自己的作息習慣和盤托出。
不過多忙碌的時候他也不會熬夜,完全不休息。但不管多閒的時候,他也始終保持著這個作息習慣。
“你每天淩晨三點睡覺,早上六點就起床?”
“沒有,其實我早上五點二十就起床了,但每天要保證半小時左右的高強度運動,出門運動的時候我一般不帶手機。”王宇飛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