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唐朝歲月!
回到縣衙之後,江縣令還是回味李銘的烤串,實在是回味無窮啊,縱然自己在長安的時候,和一些同僚也吃烤肉,但是的確沒有這個味道!那個廚子手藝確實好,不過自己也不好強取豪奪,是不是可以讓縣衙的廚子到李銘那裡去學習呢,江縣覺得這是一個好主意!
一個小廝,來到江縣旁邊,對他耳語一番,江縣立刻趕赴後堂,夫人有請!
來到後堂,夫人正等著江縣,一旁還有一個小娘子!
對於這個小娘子,江縣隻知道乃夫人至交,此次從長安一起出來遊玩的,估計不日就會返回!
“娘子,有何要事!”
“今日,清河畔,一起飲食之人姓甚名誰啊!”
“夫人有所不知,此人姓李名銘,是本縣一個財主!”江縣不知道如何介紹李銘,因無功名,也就隻好以財主相稱了!
“哦,知道他是哪裡人氏啊?”江縣心裡直犯嘀咕,怎麼夫人對這個李銘感興趣呢!
“他在鄉下陸家莊有處宅院,些許田產,聽聞是投奔叔父而來,原籍好像是在隴西!”
“隴西李家?“一旁的小娘子驚訝道!
“這個倒不曾考證,是前任縣令湯縣告訴本縣的!”
“這李銘可曾婚配?”
“不曾,按年齡,早已婚配,不知何故,耽誤至今,我上任不久,對其中原因不甚了解!”
“好了,沒你什麼事情了!”
江縣一腦門子官司,把自己招來就問這點事,出後堂之後,冷氣撲麵,不由的腦子一清,難道是那個小娘子對李銘這小子有意思?如果真的有可能,自己倒是可以玉成此事!
待江縣出門之後,縣令夫人對身邊小娘子說到“縣主可以對隴西如此驚詫?”
“夫人有所不知,當今聖上,祖籍便是隴西,而李銘也說自己來自隴西!”
“哦,那是否這個李銘與陛下乃是同宗?”
“不可說,此人隻是說自己從隴西而來,並無考證,陛下家族自隴西出來,已經經過幾代,其祖籍是否還有族人,也不好說啊!”
“縣主,是否可以打探一二,我差人問詢李銘?”
“暫時不用,待我回長安之後,奏報鄭宮之後再做打算!”
“哎,夫人知道,我的身份實為尷尬,若是陛下開恩,還可得個好的去處!”
“也好,奏報鄭宮之後,此事方可徐徐圖之“
“事關李銘之事,還有勞夫人了!”
“哪裡哪裡,為縣主分憂,是我的榮幸!”
“隻是希望我的身份,不要連累你家夫君的前程!”
“我夫承令尊照顧,隱忍這麼多年,終於外放,聽聞此間人風淳樸,最近幾年,多有發展,如能平安度過此生,實為幸事,何談前程!”
“夫人不必如此,我家確實連累你家夫君了!”
“縣主不必如此,隴西李氏,都乃俊傑啊!如能玉成縣主與李銘之事,也乃幸事!”
“隴西李氏,秦時有大將軍李信,漢時有飛將軍李廣,本朝太祖皇上,亦是隴西一脈,就連大將軍李靖,言談之中,也道自己出身隴西李家!如李銘真的出自隴西李家,此事倒是可以商討!”
“縣主,我在此間時刻注意李銘的動向,我夫君也可打聽其根底!”
“夫人知曉,我身份特殊,餘生不求顯赫,但求平安!李銘若是真的出身隴西李家,即使身無功名,下嫁也不委屈!”
“縣主嚴重了,此事若能玉成,乃李銘之福分!”
“回長安時候,我與鄭宮商議,如有機緣,麵見聖上,此事便有眉目了!”
“也好,縣主就在此間多多遊玩幾日!”
李銘根本不知道,自己嘴裡胡謅了一個自己來自隴西,為了是掩蓋自己尷尬的身份,因為那裡胡人甚多,魚龍混雜,自己可以瞞天過海!怎麼能牽涉到隴西李家,還和當今聖上是同宗?這個正是無心插柳柳成蔭了!
言歸正傳,胡家老二終於拿下了對麵的包子鋪,雖然這個是一個很小的事件,但是也是壟斷的開始,是現代資本的運作模式,運用技術手段,使對讓瀕臨破產,再進行收購,發展壯大!相信古人也有此類行為,但是那是不自覺的!像李銘這種,是由針對性和目的性的!
胡家老二,按照他爹的提法,給了李銘二成的乾股,李銘自己也沒有矯情,自己日常也有用度,不能坐吃山空!
老常和老王的油坊已經進入了正軌,前期的多有投入都是李銘出的,當李銘突出自己占三成的時候,二人堅決不肯,所以最後李銘提出四三三的分成之後,兩人才勉強接受,就這還覺得占了太大的便宜!
張廚子其實叫做張三,因在家中排名老三而得,李銘在和張廚子選定開酒樓的地方之後,就開始進入正題,準備收購!原是一個原是一家鄉紳所有,人家不願意出售,因為土豪,不缺錢,你有啥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