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魔人的私人日記!
琳姑娘突然蹦蹦跳跳地跑進了院內。
一點形象也不注意。我們可是專業的。
原來,兩個淘氣的書童剛剛用大網捕獲了兩隻蝴蝶。
裝在竹框裡,撲哧撲哧拍動著翅膀。
做標本是挺好的,琳姑娘建議道。
人家活的好好的,你卻要把它們做成標本?
看不出啊,琳姑娘。上次看你對著餓的嗷嗷叫的小貓流淚,覺得你挺善良的。
專業習慣,專業習慣。琳姑娘尷尬地笑了笑。
美院出生的孩子,確實有這樣的習慣。喜歡把美固定在那一刻。
蝴蝶和書童的無意闖入,並沒有太多影響梁山伯祝英台的深情幽會。
梁山伯還問書童討來了蝴蝶,並把它們送給了祝英台。
這份情,恰是裝進竹筐的蝴蝶。用儘全力,卻終究解脫不了封建的枷鎖。
卿卿我我,終究一彆。
眾人一直送到碼頭之上。
作揖告彆,依依不舍。
看著祝英台和馬公子登上客船,往東而去。梁山伯麵如死灰。
那頭,一席淡綠長衣的祝英台站在船頭,馬公子提著竹籃在一旁,無有言語。
直到相互望不見。
不見,再也不見。
琳姑娘終於忍不住,大哭起來。
她花了好久平複了自己的情緒。
她說梁山伯神情有異,怕是受不了打擊。
她猜的沒錯。
第二日,我們的客船和梁山伯的船一前一後到了鄞州。
鎮上馬家張燈結彩、門庭若市。梁家同樣是車水馬龍,客如雲集。
熱鬨的是世俗,沒人去關心可憐的兩個靈魂。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想卻成了梁山伯的催命符。
恰巧路過馬家的梁山伯,看到此景,胸痛不已,一病不起,溘然而逝。
原本熙來攘往的兩家,一下子門口羅雀。
馬家的紅事,梁家的白事,就這樣湊到了同一天。
按照梁山伯的遺言,他的墳建在邵家渡山麓,他要一睹祝英台出嫁時喜船路過的風采。
得知此事的祝英台堅持要在成婚之前,去專程祭拜梁山伯。
除了馬公子,沒有人支持她。
馬公子並不知道,此時的祝英台,已抱定了以身殉情的決心。她想過投江,自縊,最後決定親自到梁山伯的墳前撞碑。
不能生於一舍,那就死後同塋。何其剛烈。
祝英台偷偷地在喜船的座位下塞了兩塊梁山伯最愛的桂花糕。
還記得那年書院。八月的江南,金桂黃花分外香。
當船隊到邵家渡時,電閃雷鳴,狂風大作。
和曆史上描述的場景完全一致。
杭州萬鬆書院上空的奇點信號越來越強烈。
此處同樣如此。
正在測量的琳姑娘告訴我一個更為驚人的消息。
兩處的時空糾纏頻率完全一致。
這就是說,時空糾纏的同時,還出現了空間互擾。
在我們忙著分析的時候,祝英台撇下眾人,跑上了山,到了梁山伯墳前。
她拿出用手絹包裹好的桂花糕,仔細地擺放在墳前。
一聲哀號,傷心欲絕。
電閃雷鳴,怕是老天也看不下去了。
信號越來越強烈,奇點就要打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