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隻是夫子!
皇宮的外城很大,一走一過之間,沒有小半刻鐘是解決不了的。
甚至在外城還有不少騎馬的武士,還能看見一個個官兵來來往往。
他們穿梭在這皇城的外城,雖說時不時地就會被巡邏的侍衛攔下來核查身份,但是總的來說,仍然有不少騎馬或者坐著轎子的大臣官員往來於皇宮內外。
皇宮是不得騎馬坐轎的,但是這僅限於內城,畢竟大秦的皇宮占地麵積巨大,要從外城到內城,靠著雙腿走下去,沒有半刻鐘的時間解決不了。
而孟海這次來到此處,自然沒有人給他準備馬匹或者轎子,隻能靠著雙腿向前走。
趙宣作為太子,這個時候就不能與一個人保持太過於親近的相處,畢竟這麼做會冷落其他的人。
所以熊孩子時不時地跑到隊伍前方,與於文墨這些人小聲說上些話,然後跑到隊伍的末尾,又與馬高義等人小聲地說些話,大部分都是各種問候,各種官腔。
但是馬高義和賀顯仍然是受寵若驚。
穿過外城,一路向前走去。
穿過了左右兩邊高聳又厚重的城牆,踏入到了皇宮的內城。
內城與外城的分界線有一座青雲門。
跨入青雲門之中,就相當於從外城走進了內城。
在青雲門的左右,兩邊還有兩個高大的柱子,柱子上盤著兩隻栩栩如生的神龍,神龍盤在柱子上,腦袋俯視著青雲門,似乎在俯瞰著眾生。
在青雲門的正門口,停放著許多馬車馬匹,還有許多家丁打扮模樣的人牽著馬,或者站在馬車旁,等待著主人的回歸。
於文墨出示了文書和腰牌,在一個個侍衛依次檢查之下,一行眾人踏入到了青雲門中。
於文墨在前方講解著進入皇宮需要注意的禮節,比如見到有官員從前方走來,得要向左邊或右邊後退一步,躬身彎腰,等待著官員離開之後五秒左右才能夠離去。
如果遇到來往的太監,則是需要向旁邊跨出一步,可以與太監相蹴而過,但是要放慢腳步。
在皇宮當中不得大聲喧嘩,如果真的遇到了難事,可以尋找皇宮當中值守的小太監尋求幫助。
如果在皇宮當中瞧見有人坐著步輦,或者有人在皇宮內臣還敢騎馬,坐轎子,需要立刻退到一旁,並且跪下來磕頭。
因為能在皇宮內乘坐轎子的人,整個大秦也就那麼幾個,無疑是位高權重之人。
比如說大秦的兩個丞相,皇帝特意恩準,他們能夠在皇宮內臣騎馬、坐轎。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複雜的禮節。
於文墨說完,禮部左侍郎蕭雲說,之後再換成翰林院學士杜定傑。
這三人介紹著在皇宮需要注意的各個事項,孟海跟在這些人的後麵,隻感覺自己從外到內進行了一場心靈上的洗禮,如果日後他要進皇宮,需遵守這麼複雜的禮節,他寧可以後再不來皇宮了。
孟海剛剛進入皇宮的時候,還被這威嚴厚重的氛圍所震驚,但是漸漸地,他就覺得皇宮也就那樣,沒太大意思。
目光所及之處是各處高大的牆壁,所以說給人非常恢宏的氣勢,但是看多了,反而顯得有些單調,而且還給人一種極為壓抑的感覺。
路上倒是繞過一些小樹林,小池塘之類的地方。但是那裡的樹木也被修剪得整整齊齊,目光所及之處,給人的隻有萬分整齊之感。
倒還是看見了不少鏤空雕刻的壁畫,還有許多高大的石像之類的建築,同樣剛開始看的時候還會有些震驚,但是看多了也就沒太大的感覺了。
也就是跨過青雲門之後,在這路上巡邏的侍衛明顯變多了。
孟海大致的估算了一下,每隔兩分鐘的時間大概就有一支巡邏的隊伍經過,一支隊伍大概有二十人。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站崗的侍衛。
他們站立在皇宮的四麵八方,但凡肉眼可以看到的地方,全部都有侍衛的身影。
保英殿。
這是進士們參加殿試的地方,此處平常的時候不會對外開放,除非遇到殿試,或者皇宮要舉行某種大型考核的時候,才會開啟保英殿。
保英殿很大,而且有兩層。
保英殿的正上方豎著掛著一個黑漆金字的牌匾,保英殿。
牌匾的左右兩邊還掛著幾條大紅的絲帶。
兩個保英殿除了大門是朱紅色的以外,其他地方都呈現烏黑色和暗黃色。
於文墨開始給考生講述明天殿試的時候需要注意的細節,並且著重的介紹著保英殿。
保英殿在太祖皇帝時期便已經出現,當年的保英殿隻是一個極為破敗的小木房子,通過幾代皇帝的不懈努力,大秦出現越來越多的英才。
而且伴隨著大秦越來越富強,這保英殿經過多次的修整,最終呈現在的模樣。
踏入保英殿,正前方就能看見一條紅色的地毯直通頂端。
在紅色地毯的左右,兩邊則是一個個略顯金黃色的桌椅,桌椅上都已經備好了,筆墨紙硯,還有蠟燭之類的器具。
現在是下午。
陽光從窗外照射進大殿,將整個大殿照得極為敞亮。
殿試一共分為兩場。
第一場是在一樓舉行,第二場是在二樓舉行。
第一場是進行筆試,根據皇上給定的考題寫小論文,優勝者則會送到二樓,由皇帝出題,考生們根據皇帝的問題口述作答。
這第一項筆試仍然比拚著知識的儲備,但是這第二項大多數是比拚著膽量,知識儲備自然也是極為重要的一部分。
孟海踏入保英殿中,看見的是珠光寶氣,看見的是琳琅滿目的豪華裝飾,看到的是真金白銀。
於文墨讓考生在保英殿自由參觀,但是不得損害大殿當中的東西。
孟海在保英殿內內外外轉了兩三圈,也覺得沒意思了,他坐在保英殿外麵的台階,看著遠處秀美的風景發呆,忽然見到一個穿著紫色大褂的太監,在個小太監的簇擁之下,直奔著保英殿而來。
於文墨見到是太監,顯得有些驚訝,他來到了台階處,等待著太監到達近前,拱了拱手問道。
“不知掌事前來,所謂何事。”
太監當中有個五品官叫做掌事,雖然權力不是很大,但是畢竟能與皇帝時不時地見麵,所以掌事的權利不是很大但是卻有很多人都想巴結掌事。
太監掌事來到幾人近前,身上傳來了一陣過分的花香。
太監的臉上露出了一抹燦爛的笑容,尖細的聲音傳出“陛下在文鼎閣召見伯爺,老奴前來通傳。”
太監掌事是一個年約六旬的老者,腰背佝僂著,臉上笑眯眯的,似乎見到誰都是這麼一副表情。
“皇帝要見我?”
孟海重複了一遍。
太監掌事點了點頭“是的,隻不過此時陛下還在紫氣坊與幾個大臣商談國事,莫曰小半刻鐘的時間就能結束,所以讓老奴提前通傳一聲。”
孟海看了看旁邊的於文墨,於文墨微微點頭。
孟海又看向了熊孩子,這熊孩子也想跟著他的老孟去文鼎閣,但是被於文墨給攔了下來。
“太子殿下作為一國儲君,此時不宜離去。這一百二十一個進士此時還需沐浴在太子殿下的聖恩之中,如若太子殿下此時離去,恐怕會引來考生們的猜疑,而且太子殿下作為這些考生當中的主心骨,也能夠借此機會樹立威信,畢竟在場的這些進士都是未來朝堂當中的骨乾。太子殿下應當親力親為,與進士打好關係,至少留下好的印象。太子殿下應當勤勉……”
於文墨說著就開始了教育模式。
沒辦法,這是刻在他這個國師或者說這個時代,絕大多數文人骨子裡的東西在麵對未來儲君之時,自然得要樹立自己博學多識的形象,以及善諫的形象多建言,讓太子殿下向好的方麵發展。
趙宣新的一個頭兩個大,趕緊擺了擺手,表示自己不去了,於額沒這才住嘴。
孟海作為這一行人的副考官,其實也不宜離去,隻不過畢竟皇帝召見,而且現在是休息時間,所以他在不在場都無所謂。
告彆了於文墨,離開了保英殿,跟著太監掌事前往文鼎閣。
穿過了諸多殿宇,麵前出現了一處高大的樓閣,正中央豎著一塊黑底金字的大牌匾,寫著文鼎閣。
這裡是大秦皇子們學習的地方。
一些國公、大臣家的子嗣得到皇帝的青睞,也能夠破格允許在文鼎閣當中學習。
孟海看了一眼溫鼎哥,又看了一眼身旁的太監掌事,向他投去了疑問的目光。
太監掌事彎腰說道“老奴殘破之軀無法進入文鼎閣,老奴就在門口恭候伯爺差遣,我也可以先入文鼎閣內等候。”
以太監掌事的品級自然沒有辦法進入文鼎閣,這種隻供皇子或者貴人家子嗣學習的地方。
太監掌事帶著個小太監恭恭敬敬的站在文鼎閣旁邊,孟海也就一隻腳踏入了文鼎閣中。
相較於保英殿一腳踏入儘顯珠光寶氣之態,這文鼎閣就顯得古樸上許多,目光所及之處顏色也豐富了許多,至少不像之前在保英殿上看到的全都是烏黑色或者凸顯貴氣的金黃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