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隻是夫子!
孟海,趙宣和趙之禮三個人正在議論著方清國律法方麵的一些改動之時,一個小太監急匆匆地跑了過來。
那小太監跑過來之後,語氣就顯得格外急促,小太監並沒有進女巫,而是站在門外,用那尖細的聲音說道。
“殿下,外麵的那些大臣跪在青雲門外,說是如果太子殿下今日不去見他們,他們就長跪不起……”
房間當中的三個人聽到這話,臉上不僅沒有任何壓抑的神色,反而三人的臉上同時浮起了笑容。
趙宣正打算起身,孟海卻搖了搖頭。
“無妨,再晾一晾。”
趙宣那按捺不住的表演欲也隻得壓了下來,他衝著房外的太監喊道。
“你就說我身體不適,現在已經睡下了,如果外麵的那些文武官員還有什麼事,等到明日早朝再商議也不遲……”
小太監回了一聲“是”,隨後那太監的腳步聲越來越遠。
也就是在這小太監離開還不到兩刻鐘的時間,這小太監又急匆匆地跑了回來。
“殿下,那些文武官員嚷嚷著,如果太子殿下再不出去見他們,他們就在這裡長跪不起,而且有不少人揚言自己罷官不做以示決心……”
孟海和趙宣兩人互相對視一眼,隨後的兩人便心有靈犀般地站了起來。
趙宣開始在整個屋子裡麵翻箱倒櫃,最終他翻出來了一襲素色的長袍。
熊孩子脫去了身上那明黃色的外衣,露出了裡麵白色的內襯,隨後又披上了那一身素色的外衣,這身素色外衣有點類似於風衣長袍的感覺,是將整個人裹在衣服裡的。
趙宣這要營造出來的就是一種剛剛起床,聽到外麵有人鬨事,所以趕緊披了一件衣服往外衝的架勢。
等到熊孩子做好了這些準備,他這才在十幾個侍衛的帶領之下,朝著青雲門的方向走去。
孟海和趙之禮自然是陪同在熊孩子的兩側。
一路無話。
直到走到了青雲門,從那半敞開的大門間隙之中,果然看見了外麵黑壓壓跪著的一群朝堂當中的官員。
在場倒是有幾個拿著燈籠的小太監給周圍的官員證明,隻不過蠟燭的光芒並無法徹底地照亮整片場地。
趙宣左邊站著孟海,右邊站著趙之禮。
也就是在這三人踏出青雲門的時候,在場的文武官員轟動了。
隻不過他們看見了熊孩子的模樣……
太子殿下似乎顯得格外虛弱,尤其在太子殿下的左手邊,還有一個彎著腰的老太監,太子扶著老太監的手,似乎不這麼做,她的身子很有可能就此倒去。
趙宣來到了青雲門口,看見外麵許多朝臣,他一副虛弱的模樣說道。
“諸位愛卿,這麼晚前來,可是有事?”
聽到太子殿下這句話,在場的那些官員也顧不得先觀察太子的麵色,當時就有兩三個八九品的小官站了出來。
“下官禦史台禦史郭永珍,下官聽聞太子殿下似乎要讓方全榮進宮講學,方全榮乃是方清國的好友,這二人狼狽為奸。殿下,可千萬不要讓這麼一個心思不純的人進入皇宮而危及我大秦江山社稷的安危。”
這人話音落下,又有一人站了出來,照例也是一番自報家門之後才說道。
“現在,方清國已死,但是他的那些罪責可是確鑿無疑。尤其刑部還拿到了方清國的認罪書,這份認罪書上,有方清國的親自簽名,還有手印蓋章,這件事做不得假,所以下官請求太子殿下立刻捉拿方清國的門生好友,以防這些心思不軌之人,醞釀出更大的陰謀。”
此人的這番話,在得到了許多文武官員一致好評的同時,又有一人站了出來,照例還是先自報了姓名之後才說道。
“下官身為禦史,本就有勸諫之責。方清國本身心思就不單純,他所做的罪狀更是一樁樁一件件的都擺在那裡,這都不對他進行走訪,而且還招他的好友進宮講學,於情於理都不合適。如果太子殿下真的一意孤行,那在下這個官不做也罷。”
於是乎,青雲門外跪著的那黑壓壓的一群人,有不少都以辭官不作的名頭開始了威脅。
躁動逐漸地蔓延,一直到五六品的那些官員也紛紛出來說話。
在場的可有不少是文官,起初的那些八九品小官說得還比較直白,直接說出了自己的目的和想要皇帝做出的反應。
但是那些五六品的官員說起話來可就文縐縐了起來。
他們引經據典說起了前朝如何覆滅本朝,一些不聽大臣勸諫,直至國家陷入危難之中的例子。
最後含蓄地表達出了自己想要皇帝做的事情,最後的最後表示,如果皇帝不親自己這番言論,這個官不做也就罷了,與其看著國家在太子的手中日益衰亡,還不如就此離去,眼不見心不煩,一了百了。
伴隨著青雲門外的呼聲越來越高,站在青雲門口的太子卻一句話也沒說。
就見下方那些官員呼聲越來越激烈的時候,太子殿下忽然用手捂住了自己的胸口。
由於現在已經入夜了,整個青雲門兩邊的道路上也就隻有十幾個小太監舉著燈籠照明。
所以那些跪著的朝堂官員最初的時候並沒有察覺到太子的反應,直到距離太子較近的幾個官員最先閉嘴。
周圍的那些官員一見事情不對,又瞅見了捂著胸口似乎極為難受的太子,他們這才陸續閉嘴。
青雲門外在經過了鬨市場一般的喧鬨之後,最終安靜了下來。
看著熊孩子捂著胸口,身子微微有些彎曲的模樣,終於有一個跪著的大臣還是試探性地問了一句。
“太子殿下,可是身體不適?”
趙宣聽到這句話,瞬間來勁了。
就見熊孩子一手扶著那老太監的手,另一隻手在空中擺了擺說道“無妨,本太子沒……咳咳咳……”
最後一個“事”還沒說出來,熊孩子便捂著胸口,一陣激烈的咳嗽。
咳的那真的是人仰馬翻。
就見熊孩子咳得上氣不接下氣,我在下麵跪著的那些關於懷疑太子殿下會不會就這麼咳死過去的時候,太子殿下奇跡般的不可樂穩住了身軀。
就見熊孩子一字一頓地說道。
“諸位愛卿的訴求,本太子已經聽明白了,你們就是不想讓方侍講進宮講學,是這個意思嗎?”
有幾個大臣紛紛喊“是”。
熊孩子聽到這句話,長長地歎了一口氣,還似乎頗為無奈地說道“方侍講僅僅是一個翰林院的侍講,難不成你們這些私物品的官員還以為一個小小的侍講能夠翻出什麼浪花來嗎?”
於是下方跪著的就有一個官員說道。
“方全榮做賊子心思不良,他和方清國是結拜的兄弟,這二人本就狼狽為奸。據微臣調查,這方全榮年幼時在鄉中也是臭名昭著……”
於是這官員就將方清國如何的無賴,如何的臭名昭著,如何的欺男霸女,如何的無惡不作,全部都講了出來。
這完美地再次引用了孟海納嫁禍潑臟水的一招。
不管方清國是不是乾過這件事,先把他的名聲搞臭了再說。
堂堂一個翰林院的侍講一旦名聲被人搞臭了,那他自然無法再進攻,為太子講學,那有反對的口就不隻是他們了,到時候那可就是整個皇宮乃至全國的反對。
趙宣聽了那位官員的話,一副極有生氣的模樣,但是太子剛剛想要說話,似乎又牽動了身上的病情,引得熊孩子又是捂著胸口,一陣激烈的咳嗽。
就在眾人感覺太子殿下可能要把肺咳出來的時候,這熊孩子又奇跡般地好了。
趙宣挺直了腰板,他麵露執拗之詞說道“如果本殿下非要將人請到皇宮,給本殿下講學呢?”
下方的官員聽到這話,他們互相對視一眼,立刻就有人說道“如果太子殿下非要一意孤行,那下官願意辭官歸鄉,以示決心。”
趙宣聽到這個官員的這句話,就像是受到驚嚇一般,身子連連,向後倒退。
還好他身後的孟海眼疾手快,一把扶住了太子殿下,這才沒有讓太子殿下一頭撞下去。
“你你你……”
趙宣忽然用手指著剛剛說話的那個官員,語氣都在發抖,就像是被氣壞了一般。
剛剛說話的那個官員見到太子殿下這副模樣,一時之間也是有些心驚。
他剛剛那麼說,隻是有人暗中授意他們說的,如果太子真的免去他的官職,那這可就虧大了。
在大秦也發生過類似的事情,有關原句中抗議某件事,希望皇帝能夠按照他們的心思處理這件事。